华东师大“人才学院”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11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简称“人才学院”)迎来20岁生日。在当日举行的“人才学院”开放日活动中了解到,二十年来,人才学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二十年前,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在国内高校率先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总结和思考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育人经验、筹划未来发展方向,华东师大举行“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开放日活动。当天,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华东师大党委原副书记、“人才学院”首任院长张止静,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刘刚,以及华东师大校领导、“人才学院”历任院长、班主任和近200余位人才学院院友参加了当天活动。
在活动中,“人才学院”首任院长张止静回忆说,21世纪的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了当时国内众多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命题。为给党和国家发掘、培养、输送符合新世纪、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华东师大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整合全校优质资源,在1994年成立了“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
尽管时隔20年,如今的青浦区委副书记、人才学院第1期学员房剑森对20年前首期人才学院面试的盛况依然记忆犹新;并对学校提供的跨学科交流平台表示感谢,人才学院所提供的各种主题讲座、实践活动、学习机会等都让他受益匪浅。
“驴妈妈”创始人、景域国际旅游运营集团董事长、人才学院第2期学员洪清华回忆了当年在人才学院求学、社会实践的诸多趣事。在他眼中,人才学院历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并为学员搭建了多学科、跨专业交流平台;正是得益于在人才学院所获得的跨界融合理念、实践锻炼机会,以及在人才学院所结识的朋友,才促成了当初创业的成功。
不少院友们都表示人才学院的“通”“博”型人才培养理念、应用型课程设置,以及实践锻炼机会,不仅为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开拓了自己学习与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帮助自己顺利实现人生的一个个梦想。
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刘刚看来,20年来,华东师大“人才学院”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共青团与学校共同领导、跨学科教育为依托、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精英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英才,成为现代大学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
他指出,随着时代变迁,今天与20年前的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希望人才学院能够进一步思考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和培养载体,更好地发挥“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在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延伸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
1994年11月11日,华东师范大学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成立“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在全国首创性地建立了大学跨学科、多领域的精英、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二十年来,人才学院直面新时代新要求,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追求卓越,创建一流”的办学理念,坚持“高、精、广”的办学方针,立足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以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多样化课程为载体,着力培育新世纪“通”“博”型尖子人才,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为上海市、国家输送了大批素质精良、发展全面的优秀人才。1995年,第1期人才学院被团中央、教育部授予“全国先进班级体”称号;自成立以来,人才学院荣获了上海市共青团工作“首创奖”等奖项,有关工作做法和成效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5年上海杉达学院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下一篇:201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录取最低分数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