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零排放”寝室啥模样?
今年新学期开始,走进复旦大学南区5号楼506室,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番景象:窗台、地上摆满植物,饮水机、电脑的插头垂挂地面,废纸、废电池统一放置回收,寝室门口摆放整齐的垃圾分类回收桶……这是复旦大学生活园区打造“低碳园区”的一间“零排放”寝室。
据了解,复旦大学从2013年开始推进“零排放”寝室创建活动,2014年建立校园低碳生活科学量表。上学期复旦大学共有81个寝室参加了“零排放”计划,仅用电量一项就比对照组下降了1/3。
“零排放”从随手关灯做起
复旦大学材料系大三学生小张告诉,自己和室友上学期参加了园区的“零排放寝室”计划,大家每周记录寝室的用电量明细,了解自己每天的“碳足迹”。“比如洗衣服,用洗衣机洗的碳排放是两公斤,手洗的碳排放则减少为0.72公斤;养一盆盆栽将减少两公斤碳排放,回收1公斤纸将节约碳排放0.5公斤……”
小张坦言,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以前可能饮水机的插头一整天都不拔掉,电脑也是24小时待机,出门也不一定记得随手关灯。”但是经过有意识训练,小张和室友现在基本养成了节电低碳的好习惯。
一些理工专业的男生,还为此发明了一些“节能神器”。如一名刚毕业的男生,就设计了一款可以控制热水器开关的手机软件,通过控制电路模块实现远程控制电器开关。由此,热水器就不用24小时开着,想要下课后洗个热水澡,即便在教室上课,提前一个小时用手机“打开”开关即可。
寝室用电量减少1/3
在试点的学生寝室可以看到,每个宿舍楼都在日常开展废旧报纸和饮料瓶的回收工作。一方面,让学生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的观念,另一方面,也让低碳实践的参与变得十分简单便捷。
对于每个寝室来说,“零排放”成为一个具体的目标。每位同学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等活动都会排放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但大部分同学对此并没有概念。为此,低碳公益站依托学校平台制作了个人碳排放计算器,让同学们简单地动动鼠标就能知道自己一天有多少“碳排放”,从而对低碳的生活方式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小张表示,如今,在自己的“碳汇存折”上写写画画也成为不少学生的新“功课”,而且,还会很享受“刷成就”的感觉。小张说,平时寝室成员都严格做到随手关闭台灯、空调控温、电脑关机后不接电源、适当调暗屏幕、开空调时不开窗、注意回收废物等。有意思的是,3个男生合住的寝室,还种植了大大小小数十盆植物,既美化了室内空间,更可吸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上学期共有81个寝室参加了‘零排放’计划,仅用电量一项就比对照组下降了1/3。”复旦大学学工部有关负责人告诉,第一期参与“零排放”寝室创建的学生只节电一项就比对照组下降了25%。在第二期活动开展时,学校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将寝室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具体化为一些“控制变量”,让学生自己选择生活方式,进而推广低碳理念。
经过对照实验,参与创建活动的寝室用电量经过自我约束,用电量平均下降1/3,全部低于对照组的寝室。同时,在学校总务处的支持下,所有“零排放寝室”原有的日光灯都被置换为节能灯。南区学生活动中心门前还建起“低碳花园”,学生们养护的绿色植物可以在这里展示、义卖。
据介绍,学校还设立了“低碳公益基金”。学生们在寝室楼里将垃圾分类回收后变卖所得的款项将悉数纳入基金,只要回收5000个饮料瓶就可以资助山区的孩子上学一年。学生为此深受鼓舞。目前,每个月复旦大学低碳公益站都能回收单面纸千余张,拿着单面纸前来打印的同学络绎不绝。
开学后,复旦大学还将征集更多的“零排放”寝室。学校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发布“低碳排行榜”,并希望结合大数据分析,做出一张复旦人均用电版图。“在这张版图上,能看到复旦每一幢楼的能耗。希望有一天,这张版图上红色越来越少,绿色越来越多。”复旦大学学工部有关负责人说。
低碳校园绿色生活
除了学生生活园区在推广“零排放”,复旦整个校园都在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据复旦大学电光源系张老师介绍,他们选取一段采用250W高压钠灯的道路,将10盏高压钠灯替换成本校研发的LED路灯。经比对,原来的高压钠灯灯光过于发散,不仅未能有效将光照到路面,而且容易造成光污染。新换的LED路灯不仅视觉效果更好,能保证光源照在路面,更可分时段调节功率,可节约63.1%电能。
此外,复旦大学光华楼外层更是涂上自主研发的透明隔热涂料。据悉,这种涂料可在不影响采光的前提下,阻挡大部分太阳光中的红外光进入室内,从而在炎热天气大大降低室内温度。据了解,使用隔热玻璃涂料后,相当于将空调设定增减2℃~4℃,平均全年能耗费用可以节省15%左右。
据悉,复旦低碳公益站曾获得“上海高校学生公寓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特色(亮点)”的称号,学校学生生活园区也成为第一批“上海市民低碳行动践行单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上海硕士研究生招考报考区域范围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上海开通举报电话23112912 监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