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华理学区”贯通大中小学资源
五、六年级的教师可以定期互换授课,而高校博士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也会走进中学,为学生教授数、理、化及英语等主干课程。“小升初”、“高中升大学”如此亲密地“有效衔接”,在新学期刚刚成立的徐汇区“华理学区”变成现实。利用大中小学贯通的优势,打破学段壁垒,实现共同发展的“学区制”成为上海新学期开学的新气象。
左半边是蓝色齿轮,代表工科见长的华东理工大学;右半边从上到下依次是由大到小的三片叶子,最大的蓝色叶子代表华东理大,较小的红色叶子和最小的黄色叶子分别代表华东理工附中和附小——这是近日上线的公众微信号“华理学区”的新标识,融合了同一地区三所系出同门的大中小学的整体设计,形象地诠释了“华理学区”未来发展的蓝图。
据了解,徐汇区教育局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共同开展了“学区制”的试点建设,力求通过三校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打破学段壁垒,实现共同发展。
在“华理学区”有一批特殊的成员,他们既是华东理工的教师、科研人员,同时又有一个特殊身份——华东理工附中或附小的学生家长,因而他们也就成了学区内的独特优势。每年,由他们组成的“家长志愿者”团队都会深入附中和附小,开展科普讲座、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等。
“小升初”和高考向来是家长最为关心的两个阶段,而“华理学区”就利用了大中小学贯通的优势,在附小的五年级和附中的六年级,以及高三阶段做足了“有效衔接”的文章。五、六年级的教师会定期互换授课,而华理博士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也会走进附中,为学生教授数、理、化及英语等主干课程。
华东理工大学附中和附小的学生还会在学校组织下参观华东理工的校园及实验室。从2009年开始,附中每年还约有30名学生参与华东理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在高二、高三阶段获得提前进入大学体验课题研究的机会。这样结合了课程衔接及区域文化熏陶的“学区化”发展模式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在理工特色学科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热情以及对“华理”这一学区品牌的认同度。
徐汇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说,‘华理学区’还是一个‘大学区’的概念,不仅有校际互动,各个学校还与社区交流,师生们在课余时间作为‘学区志愿者’深入社区,为周边居民提供科普讲座、互动小实验等一系列的服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上海市三女中夺欧洲青少年艺术节金奖 下一篇:上海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正抓紧修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