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新编了一本作文书《文学少年追逐青春梦想》。昨天下午在向明中学举行的该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却变成了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次集体反省。然而,母语的式微究竟是来自课堂、来自教师还是来自社会,与会者的观点仍分歧较大。
博士论文错别字多
这几天时值高三模拟考。有基层教师向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反映说,某区的语文卷在进行网上评分时,发现许多学生的字写得惨不忍睹,电脑上根本无法清晰显现。而在阅作文卷时也令人不安。题目是要求学生分析“儒家的进取与老庄的淡泊”,但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审视和思辨力,文字表达极为肤浅。
于漪老师说,当今青少年语文素养不够,对语文学习不重视,责任到底在谁?“现在一些名牌学校招聘语文老师时都十分看重学历,但语文教师队伍不能‘唯学历论’,还要看他们的语文基本功是不是扎实。”于老师感慨地说,她读到了一位博士生论语文教学的论文,洋洋洒洒30万字,错别字从头贯穿到尾。“一说到语文,大家都觉得它是工具,其实,语文的表、情、达、意四项功能里,‘表’和‘达’才是工具性,而‘情’和‘意’则是有着浓厚的人文性,可惜大家忽视了学语文的人文价值。”
答题无需个人见解
王厥轩的新书汇编的是2013年度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海赛区的佳作。但轮到黄浦区的初中获奖者张逸文发言时,小女孩却毫不客气地当着在场的语文专家的面,鄙视语文课“没人要听”。她说,他们班上过一节语文公开课,事先排演了几遍,待到正式上课老师提问时,她很想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但不仅一旁的同桌拉着她不要发言,而且在她高高举手要求发表不同看法时,老师也视而不见,只是照“排练”的进程指定其他同学起立发言。
“做过语文阅读理解的人都知道,所有的题目都有标准答案,不需要个人见解,只要把标准答案背出来套上去就行。这是对我们思维的禁锢,对我们人文情怀的扼杀啊。”小张同学说。
作文不写真实生活
学语文有啥用?正当专家们对这一重要的问题慷慨陈词时,会场上传出的一个数据却让大家一下子变沉默了。沪上某顶尖名牌高中截至目前的最新统计,高三300名学生中,已经有约90人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母语学得再好,人家认的只是外语能力和数理化成绩啊。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又往往是以培养了多少留学尖子生为荣的。于漪老师当即表示,我们的语文教育已经到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语文的“惨淡”势必影响到学生的作文。虽说是从30万份参赛作文中淘出的佳作,但在王厥轩看来仍有相当的缺憾。比如,最终得奖的150篇作文,竟没有一篇是写课业负担的,没有一篇是写早恋的,也没有一篇是写网络对他们的影响的。“所以,单从学生的作文中,是很难看出现在‘90后’‘00后’们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判断的。这个责任谁来负?”王厥轩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姜锋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下一篇:上海大学微调自招方案招百人 今年接受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