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上海 > 上海大学打造通识教育课程 开启“外面世界”大门

上海大学打造通识教育课程 开启“外面世界”大门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文学与艺术、市场经济、哲学、历史……上海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可以通览“外面世界”的大门。

近日,由上海大学教务处主办的“上海大学通识课授课教师交流会”通报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以来的情况。据了解,目前上海大学已开设通识课234门,分为人文—社科、经管、理工三大门类,通识课程琳琅满目,可供上大学生充分选择。

校长挂帅 师资雄厚

为了保障通识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上海大学专门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工作组,由副校长叶志明担任组长,教务处、各大类课程有关专家出任组员。上大通识教育课有着严格的申报流程和评审机制,学校多次召开研讨会,通过教师互动沙龙、“通识教育教与学”征文、学生感受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教与学”相生相长的教学氛围。此外,为鼓励教师开设通识新课,学校还给予每门课一定的课程建设资金。

上海大学通识课师资配置具有“老中青”三代有效结合的特点,年龄在35岁~55岁的教师占近70%。除了54位任课老师为讲师外,其余均为教授和副教授,此外还有三十多位院级领导承担了通识课教学任务。

创意频出 效果显著

上海大学通识课已经进入第三个学期,涌现出了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通识课。通识课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新平台,同时也是教师发挥创意的新舞台。一些教师结合自身优势,将优质资源引入通识课,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互动氛围良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影视学院陶建杰结合上大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在他的课中让学生拟就几十个问题,让学生大呼过瘾。艺术中心的还国志老师则从“通识”、“惊奇”、“有趣”、“有情”等教会学生有品位地欣赏舞蹈文化。

据了解,秋季学期和冬季学期结束后,上大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从中遴选出一批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和教师,邀请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师在交流会上展示风采。学校还将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力量集中解答。

转换思路 教学相长

通过两个多学期的实践,通识课授课教师普遍感到,通识课其实很难“教”,对于一些习惯了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短时间内难以迅速领悟通识教育理念。因此,不少教师表示,教师首先要理解通识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通识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上好通识课。

学生对通识课的看法不一,喜忧参半。有的课异常火爆,选课者众多,课程结束后,学生仍觉得不过瘾,连连呼吁增加课时,开设“续集”。而有的课却因课程内容不契合大类学生需求或教学方法不当不“招人喜欢”,甚至被学生戏称“太水”。

上海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旨在通过改革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由于通识课面向人文、经管、理工三大类的学生,课程覆盖面广,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如何转换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将通识课教育理念有效传递给学生,也是摆在不少授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需要解决的难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来渝预招7人 下一篇: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召开 杜玉波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