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晚间,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驶出一辆辆蓝色电动车,骑行者也身着蓝衣——这些90后的“泰笛小哥”正去“包干小区”上门收送衣物,用APP客户端10元钱洗一件衬衫。在电动车停放区的楼上,就是公司创始人姚宗场的办公室,墙上一幅中国地图,大中小城市被贴满好几十枚标签,标签上的数字正是这座城市加盟“泰笛”的洗涤供应商数量。凭借50万元科技创业基金起步,姚宗场3年内已连获800万元A轮融资和1000万美元B轮融资,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在线洗涤品牌。
这个带点长发的美院大学生,正在发展出送洗服务行业的“饿了么”。从“洗了吗”到“饿了么”,“衣食住行”线下搬到线上,上海日益成为大学生的“创业者乐园”。记者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获悉,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基金已受理646个创业项目,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相当于“十二五”最初两年——2011年、2012年受理量的总和。目前,已批准通过228个“好苗子”,其中信息技术类企业占比高达36.52%,基金会月均资助创业项目达数百万元。
与许多创业者“滚雪球”似的发展轨迹一样,姚宗场的企业也发生了“孟母三迁”故事。2012年,他们几个在“星巴克”点一杯咖啡、办一天公;
2013年,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孵化器的70平方米小间,享受首年免租金;2014年,搬入校内“科创楼”4楼,400平方米面积自己来装修;2015年,大学科技园主楼的整个二楼归他,还在校外8处开设分公司。科技园产业发展部经理安贞灿告诉记者,全园总面积2.6万平方米的五分之一留给了大学生创业,至本月已累计孵化出260余家大学生创业企业。
工程大分基金是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21个分会及专项基金之一,这些高校及相关机构包括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松江大学城、市创业中心、香港理工大学等,几年来已建立覆盖全市的“天使基金”大学生及青年创业项目申请与资助网络。截至上月底,各分基金会累计受理创业项目4779项,共资助1217家企业,资助金额约2.3亿元,带动约1万人就业,并引导各路社会资本滚动投入。
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国家教育部将“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列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六大事项之首。按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去年到明年的3年内,促进全国80万名大学生创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