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为期三天的“澜沧江-湄公河之约”2015国际大学生玉树夏令营落下帷幕。这个被大学生营员普遍认为“苦得不能再苦”的夏令营究竟收获了什么呢?
“从来没有坐过这么久的车,单程就近10个小时的颠簸山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苦的夏令营。”复旦大学大三学生陈辉艳一连说了两个想不到。
从克服高原反应到乘坐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近10个小时,甚至一路颠簸导致呕吐,在她看来,这个夏令营有点“苦”。不过,也有不同于以往夏令营的收获。“在这里,挑战了自己的能力极限,原来自己还可以做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如今的90后大学生很难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大家普遍都是来自城市,很少有去挑战高原反应,亲近自然的经历。其实你会发现,你坚持一下,前方的风景会很美,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自己的忍耐力就会得到提升。”
三天行程几乎都与氧气瓶形影不离的营员、同济大学哲学系学生黄自耘说,自己的身体情况还是蛮好的,完全没有想到如今会有这么强烈的高原反应。坚持参加各项活动源于对三江源、玉树藏族文化与生态的好奇与兴趣,还有就是营员们对自己的帮助。
这次的夏令营对黄自耘来说,收获的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来夏令营之前,时常心情不能平静,有时候比较浮躁、容易焦虑,来到这里体验到了在城市里无法体验到的事情,比如说感悟到高原上的生命及他们生命的厚度,这些体验让我的心情平和,特别是一路上看到高原上成群结队的羊群、虔诚的藏民都会让我内心感到宁静。我也会试着做一个虔诚的好人。”
作为本次夏令营的赞助方代表,复旦大学校友、华王集团董事长陈庐一表示,夏令营比想象中的要成功,玉树州政府非常重视此次夏令营,为了确保夏令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交通、住宿等诸多服务。
“幸福有时候需要对比的,这次参加夏令营的大学生们条件都不错,通过考察对比当地的生活,相信会激发他们对生活有一种新的思考。同时,可以深度了解玉树人对于环保的重视情况与生态文明发展,玉树的环保理念一定能给国际大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陈庐一说。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方明告诉记者,在玉树国际大学生夏令营,大学生们收获了专业能力的实践,了解玉树重建的情况,还有就是通过对玉树当地的考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打破程式化的模式,摆脱现有教育评价体系的束缚。“我们希望学生不仅仅只是拥有一份华丽的履历表,比如成绩如何,获得过什么奖项,做过那些学生干部工作等等,完全程式化。事实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履历表与学生的实际能力根本不相符合。”
“学习不是课堂上拿个好成绩就是学习了,学习应该是一种体验的过程。大学生的培养应该着眼于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去锻炼,那么这些事情就值得去做。”
方明坦言,虽然带上40多名大学生,在高原草地上睡寒冷的帐篷,乘坐越野车近10个小时一路颠簸到4800米的澜沧江源头,凌晨3点营员大巴还行驶在海波4000米左右的盘山公路,任何一方面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最终,我们还是去做了,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不让学生去体验、收获成长。事实上,在做好风险评估的前提下,高校有责任为大学生创造更多体验锻炼的平台。”方明说。
原标题:玉树国际大学生夏令营收获了什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5辽宁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收费标准 下一篇:2015广东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