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大幅“瘦身”的情况下,近日中午,三大自主招生考试联盟“北约”、“华约”(清华等7所高校)、“卓越联盟”(北理工等9所高校)自主招生初试,半天即收官。
三大联盟囊括全国27所高校,今年首次出现考试时间“撞车”,考生只能“从一而终”。
前有复旦大学考题问出“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这次“北约”的语文试题也不落人后,不仅挑战了编笑话、对对联等形式,内容涉及莫言、雾霾等社会热点,试题一出,即在网络上形成话题。
新颖考题
本次“大考”中,语文虽失去往年的必考科目地位,但“北约”的试题频爆亮点。
今天上午,记者搜集了部分被考生奉为“神题”的题目,及部分考生的答案。
培训机构学而思自主招生语文学科首席专家刘纯,给出了“参考答案”,还一一对题目进行了点评分析。
1.北大、清华成了“笑话”
题目
请写一则笑话,必须包括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
考生答案:
甲:听说在北京考400分就可以进清华北大了。
乙:何止,听说400分就是高考状元了!(出自北师大二附中一考生)
老师练手:
一个北大毕业的白领,请了一个水管工来修下水道。事后白领看账单大叫:“你收的钱是我月薪三分之一了!”水管工说:“你也可以干啊。不过你得说是小学毕业,公司不喜欢学历太高的人。”
于是白领就去当了水管工,收入一下翻了三倍。几年后,公司决定把水管工文化水平提高到初中,白领在课上被抽中写圆面积公式。
不过他已经忘了,只好从头推导:把圆无限分割后积分。但他得出的结果是负的,他非常尴尬。忽然一人说:“把积分上下限交换一下。”白领感激不尽,那个同事小声说:“我当年是清华的高考状元。”
老师点评:要把笑话完整地讲出来,还要把笑点设计好,考的是考生逻辑和说故事的能力,在这方面高中教学要求比较少。
这两年,关于北大清华高考招生掐尖的新闻很多,同时,状元毕业后的去向也有相关报道,似乎没有达到社会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北大、清华、高考、状元”这四个主题词就有自我嘲讽的意思在里头了。
另外,来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都铆着劲儿,有一些也希望自己是高考状元。看到这样的题,考生如何自我调整心态,运用情商答题很重要。
2.北京雾霾 进了对联
题目
结合北京雾霾天气对对联,上联是“北京雾锁车迷路”,写出下联。
考生下联:1.济南沙扬人徘徊 2.大理云开蝶恋花
老师练手:天津雨涝人悠闲
老师点评:熟悉北大自主招生历年考题的学生,不会对这种考题惊讶。在2009年,北大也考了对对联。
上联是:博雅塔前人博雅。这个对联出自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他自己也给出了标准答案:未名湖畔我未名。
今年这个对联结合时事,未必有标准答案。上联关于北京雾霾,整个基调不够昂扬向上,下联怎么对,其实不容易。
首先,下联跟时事结合,会更好一点。
另外,如果考生能结合自己所在省的特点来对,也是可以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落到平声(第一声和第二声)上,就可以。
3.红人莫言 怎能放过
题目
谈谈对“莫言空前 莫言绝后”的看法。
老师点评:这道题相信大部分考生都有心理准备,即使没想到出在笔试里,面试也肯定会谈到,莫言是2012年的最大热点之一。
这道题大概可以分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只要对莫言有一些了解的,都可以答出来。
另外,如果对当代文学史比较了解,考生还可以谈一谈莫言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得奖是否“空前绝后”。
第三,是考题的文本层面。这句话最早作为新闻标题出现,引起了媒体界的讨论。莫言二字到底是说莫言本人的人名,还是意为“不要说”,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此句一语双关,考生可点评。
同时,还有人就“莫言绝后”一句的歧义做过探讨,“绝后”有不好的意思,放在这里,是否妥当,看懂这句话文字游戏的考生也可一并探讨。
其他考题
爱情故事类
《刘三姐·世上哪有树缠藤(藤与树)》:山中只见藤缠树,世间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据此写一篇500字之内的小故事。(“北约”考题)
时事评论类
1.写一篇300字短文,谈谈对南北供暖的看法。(“华约”考题)
2.写一篇400到500字短文。是否认可煎饼人,煎饼人是指掌握多个领域的技能和知识的人,有人说煎饼人“面面会,面面松”,有人说煎饼人是复合型人才,谈谈对此的观点。(“卓越”考题)
综合点评
试题“出挑”很惊喜
刘纯认为,今年“北约”语文试题带来惊喜,出题风格和难度一下回归到2010年甚至以前的“高”水平。但“华约”和“卓越”的题目难度不高。
她表示,在2010年乃至以前,北大自主招生有自己的风格特点,都是高考见不到的题型,告诉学生语文不是干巴巴的,不是靠条条框框背出来的。北大自主招生在2011年加入“北约”后,试题难度下降。第一年考鲁迅“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有情怀和视野。第二年考“暖”,毫无审题难度。
“华约”和“卓越”的题目都是非常典型的高考新课标卷的题目,难度不高。
学校反应
新风格或影响教学
针对自主招生考题的新颖风格,今天上午,101中学高中语文教学组组长周曼云表示,她比较喜欢今年“北约”的考题。今年更灵活,但变化的是外在形式,内在对语文能力的考察没有改变。
比如说对联,高中的教材中有很多对联的例子,比如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名胜古迹挂的匾,纪念馆里对某一个作家的形容,都用对联这个形式。考生不了解,是因为这不是考点,但绝对又是他们学过的内容。再说笑话,这个形式确实陌生,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少,但高中生爱看小故事、漫画,他们对此并不陌生。
今年复旦大学的“西游记有多少妖怪”题目,其实出题者也不一定期望学生答出来,而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真的阅读过。如果认真读过原著的学生,他知道的妖怪肯定多于课本上节选的白骨精等。
这样的考试对日后高中教学会产生影响,学生会更严肃对待原著,而不仅仅为了拿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