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学生干部才能培养领导力吗?”在前不久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郑州市教育局主办的第一届亚太青年领袖大会上,美国青少年领导力开发的创新专家、互动式示范教学实践的培训大师凯瑟琳·科对此给出了否定答案。
在这场会聚了17个国家,近百所国内外知名中学400余名学生和教师参与的国际交流平台上,承办方郑州九中的学生会成员负责了会议的一些组织工作,但这些学生加在一起也不过数十人,和该校上千的学生数量比起来不过是“一小撮”。而这就是不少人眼中所谓的中学生“领导力”。
凯瑟琳·科建议大家转变思路来看待这个问题。领导力可以和更多的学生有关。凯瑟琳·科说,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以服务作为培养学生领导力的一种方式”,再通俗一点说,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变成实际行动来服务社会,那么,非学生干部的那些绝大多数学生也有了培养自己领导力的机会。
郑州九中校长田宝宏则以一个更为形象的说法来解读领导力开发对于普通中学生的意义。田宝宏发现,国外学生个性张扬,但国内师生在交往中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交往逻辑:一般情况下,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并不多,而那些主动和老师交流的通常是一些犯了错误和成绩退步的学生;而在学生之间的交往中,也存在着把学业成绩放大为一个人全部的现象,“他学习好我们瞧得起他,他成绩不好,我便不愿和他说话”。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社团引起了田宝宏的注意,“你喜欢跳舞,她喜欢唱歌,他喜欢跆拳道,而他可能喜欢足球或书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某项特长,我们有20多个社团,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特长加入到社团工作当中。”
别看这个中学里的常规做法,在田宝宏眼里却有着“改变原有人际交往逻辑”的作用,“当社团与社团之间交往时,不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吗?当指导老师进入社团后,老师与学生也开始沟通了,而这样就产生另一种交往逻辑——一个人,用自己的特长,并带着一份自信和你交流、和你交往、和你沟通、和你成为朋友。”在此基础上,田宝宏总结出来一套课程,成为该校选修课中的必修课。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的领导力课程也已被该国列入中学生的必修课。在大会上,澳大利亚中学校长协会会长Sheree Vertigan向中国教育界人士分享了这一信息,她还说,“之所以我们要开展中学生领导力课程,是因为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仅在学术方面,在课外活动方面也是这样。”
事实上,就连中国家长普遍关心的学习成绩问题,也能得益于领导力的培养。用凯瑟琳·科的话说,“领导力和学生学习就像两个焊接在一起的东西,不可分割。”
原因很简单,学习和领导力都需要有创造力的思考过程,学生如果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和身体健康等,那么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重视,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教育部也在积极拓展领导力的课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领导力开发正是培养学生们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而这和中国教育界当下推崇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十分契合。
凯瑟琳·科举了个例子,比如科学课的老师,他希望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学术知识和现实的应用结合在一起。老师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怎样把社区的地沟油变成有机燃料”。这要求学生既懂得严密的方程式,能够把地沟油变成有机的燃烧用油,又懂得和社区里的人去打交道,前者需要学生去学化学,后者则要求他们去实地调研,并和普通民众沟通。
在实验室里,学生们运用化学知识把地沟油变成燃烧用油,但实验室的高成本操作如何应用到社区里呢?“社区里有的人很穷,他没有钱去烧暖气取暖呀?”于是,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找到了一家公司,并利用自己的口才说服了这家公司提供免费的服务,承诺无偿地把地沟油转变成燃烧用油,然后向贫困家庭提供暖气、取暖用品。
这还没完,老师出了新的难题,他希望社区里所有的人都能了解“废弃的地沟油可以变成燃烧用油”这个原理。于是,学生们又要主动地去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有的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学着怎样在民众面前去讲话,推介自己的想法,有的把自己打扮成燃油桶的样子到社区里以及餐馆里,向大家发一些宣传材料。
两年后,这门课程收到的成效是,这个社区一年可以节约3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学生还迈出了更为大胆的一步,他们把这个建议——把地沟油变成燃烧用油带到了州议会。又用了两年时间,州议会通过了议案,于是,全州所有社区都必须把地沟油变成燃烧用油,不能废弃。
“开发领导力项目就是用服务社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凯瑟琳·科说,相应地,学校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领导力,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练手去参与,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西藏2013年成人高考9月17日报名截止 下一篇:西藏2013年成人高考录取照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