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北京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15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

京教研〔2012〕9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教育优势,完善杰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科技与教育、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加快国家和北京创新体系建设,现就进一步提高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作为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北京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担负的使命愈发重要。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当今世界各国都将科技作为战略性投资的大背景下,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高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对构建率先实现高校科技现代化、服务国家和北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各高校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以推动高校与社会创新力量协同创新为纽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有机结合,推动北京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导方针

北京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要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国家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此,市教委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多措并举,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氛围,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今后一段时期,提高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工作的指导方针是:科学定位、需求导向、协同创新、人才优先、重点突破。

(一)科学定位。充分认识高校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学定位,全面发挥高校在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的有机统一。

(二)需求导向。紧扣国家和北京的重大战略需求,突出高校科技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深入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协同创新。有效整合高校创新资源,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高等学校之间的广泛合作与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四)人才优先。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一大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见其效的良好局面。

(五)重点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具有相当基础和优势、涉及国计民生和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组织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跨越式发展。

三、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为核心,坚持把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传承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通过协同创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关键环节,坚持把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本质要求,着力提高高校自主创新成果质量和水平,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科技创新人才,全面推进北京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有力支撑、服务国家和北京整体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

四、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

(一)深化学科建设,建成一批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科技和学术高地

学科群建设。紧密围绕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打破学科之间、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界限,重点开展学科群“软环境”建设,鼓励学科群依托单位进行高水平学科建设,开展国际前沿学术问题研究,探索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本着“优化结构,健全体系,择优选择,服务北京”的指导思想,继续开展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加强北京地区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建设,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逐步在北京高校中形成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特色和优势更加明显的重点学科体系。

北京市交叉学科建设。在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减排、生物医药、新材料、纳米技术、先进制造、环境、生产性服务业、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继续开展北京市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凝练特色学科方向,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建设。围绕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进一步加强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国际或国内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学科团队,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二)整合各方协同创新力量,提升服务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

北京实验室建设。面向科学技术前沿,结合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促进以高校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重点、有步骤地在环境保护、新材料、能源、交通、现代通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北京实验室,形成一批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协同高效的创新基地,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三)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

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建设。依托学科建设,发挥人才聚集等方面的优势,整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资源,建立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繁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强化科学研究,培育高水平科研力量

科研计划项目。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突破重大技术瓶颈,提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继续在国家和北京市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内实施重点项目,提升市属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继续通过面上项目的实施,加大对中青年学术骨干科学研究的支持,资助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开展自由探索、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启动“新起点计划”项目,鼓励青年教师围绕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研学术活动,夯实学术基础,进行科技攻坚,为高校学术持续发展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

科技领军人才培育项目。紧密围绕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需求以及人才项目,整合资源,重点培养一批在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研领域内,具有国际、国内和首都科技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军人才,提升首都高校的人才竞争优势。

(五)加强科研基础条件与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对已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促进高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根据北京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继续加强对应用研究的支持,通过“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搭建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

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围绕“三个北京”和“北京精神”建设,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建设力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布局,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及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向交叉、综合和整体化方向发展,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支持市属高校整合学校学科及科技资源优势,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形成开放的科研环境,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支撑和引领

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和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进一步推动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大学科技园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联合攻关,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为构建北京工业发展智力支撑平台,加强引导北京高校资源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促进北京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与北京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结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五、提高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管理,完善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障科技创新的机制,加强制度规范建设,组织好各项工作的实施。学校要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宏观规划、组织协调、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估工作,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

(二)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立足学校、学科实际情况,分类别、多模式加强指导,引导各类别高校科学定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整合集成在建项目,开展分类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效益;加强统筹新增建设项目,注重建设成效和水平。

(三)加大支持,强化监督。确保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切实保障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创新经费投入管理机制,注重经费的投入与产出的评估,建立完善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和科技创新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引导作用。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倡导艰苦奋斗、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忠于真理的科学精神,健全学术不端行为惩治制度,形成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和谐氛围。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六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关于2013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 下一篇:2013年天津市小学、初中招生工作指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