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相对有形围墙,无形围墙更让大学与社会之间形成了隔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感慨。他说的无形围墙,是指高校用各种规章制度,阻止社会人员甚至其他高校的师生使用本校的学术资源。
无形围墙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各高校图书馆的规定:只对本校师生开放。
为了让市民共享高校丰富的图书资源,去年4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武汉地区5所高校发起“图书馆联盟”,计划逐步向社会开放图书资源,并动员更多高校向社会敞开图书馆大门。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图书馆联盟”运行情况如何?
记者体验:
高校图书馆门难进
昨天下午,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来到武汉某部属高校图书馆。刚进图书馆一楼大厅,就被一道门禁系统拦住。
“你好,我想到图书馆借一本书,请问应该怎么进去?”记者向一名保安询问,保安斩钉截铁地回答:“去刷卡,否则进不去。”
保安所说的“卡”,是高校教职工或学生持有的“校园一卡通”。
得知记者是校外人员,保安立即警觉起来,盘问一阵后表示无论是谁,没有“校园一卡通”肯定不能进入,而且没有听说图书馆出台了市民可以进馆看书、借书的政策。
记者找该校学生借来一张“校园一卡通”,在门禁前刷卡进入图书馆。然而,问遍了馆内多个部门,却得到一致的答复:“图书馆不对非本校人员开放,市民也无法办理借阅证。”
图书馆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虽然学校加入了武汉高校“图书馆联盟”,但将馆藏图书向市民开放的时机尚不成熟,目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武汉地区高校中,仅湖北大学等极少数的图书馆面向市民办理借书卡。
市民回忆:
到高校借书的感觉真好
家住武昌南湖,目前任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胡先生回忆,早在2000年,自己还曾享受过一段在高校图书馆借书看书的“幸福时光”。
当时,武汉某著名大学图书馆还允许普通市民进馆借书。市民凭身份证、工作证等证件,并向图书馆交纳一定的押金后,就可以办理一张“市民借阅证”进入馆内借书,每人每次可以外借两本图书。虽然“市民借阅证”的单次借书册数比在校学生要少,借阅周期也比在校学生短,但热爱读书的胡先生还是连续办了三年,几乎每个月都跑到学校去借书还书。
然而到了2003年,图书馆却告知胡先生,校外人员的“市民借阅证”不能再续办。
“得知不能再到图书馆去借书看书,我遗憾了好一阵子,很长时间都没有再迈进大学一步了。”胡先生说。
前段时间,胡先生再次进入大学校园,看到的是各个校门前森严的栏杆,图书馆入口处冰冷的门禁,他不禁感叹,为何十多年前对市民还算热情相迎的高校,如今却慢慢关上曾经敞开的大门?
国外高校:
开放资源回报社区
2005年,美国高校图书馆协会起草了一份文件,要求大学图书馆要像对待本校师生一样,为社会人士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文件称,只有这样,大学图书馆才能通过这些用户与整个社会融合。校外人员只要以捐赠的形式交付一定的年费(2.5美元起)就可以享受一定范围之内的免费服务。像蒙大拿理工学院图书馆就明确规定,图书馆要向蒙大拿州所有居民无歧视地提供服务。
耶鲁大学甚至树立起这样一种理念,即帮助其所在地纽黑文成为“人人读书的城市”,使其图书馆成为社会化的图书馆。
其他像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均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除此之外,这些高校还依托自身资源,分担着社区发展的责任,为公众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促进社会发展。
像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田纳西大学等均开展了针对18岁以下青年发展的活动,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邀请家长及社会志愿者加入专题模块,内容涉及机器人模型、网页设计等等。
挪威则在主要大学和26所地方性学校中建立“国家增值信息专家网络”,大学与当地的研发机构合作,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提供信息资源。
与国外高校相比,在社会服务、回报社区等方面,国内高校还处于空白或萌芽状态。
无形围墙:
道道都堵人
记者采访发现,高校的无形围墙几乎无处不在。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有一道“墙”堵得人心烦,那就是各高校间就业信息不共享的“就业壁垒”。
去年,一则新闻引起诸多大学生的共鸣和不满:当年12月,成都一所全国知名的电子类高校召开一个大型的人才交流会,明文规定“外校学生不得进入”,附近西南交通大学的许多毕业生只好四处找熟人借学生证,才得以混进该校参加招聘会。
其实,早在几年前,武汉不少高校的招聘会,同样不让外校学生参加。如今,仍有不少高校官网上的就业信息只对本校学生开放。昨天,记者登录武汉某部属高校的就业网站,网站提醒:要想查看招聘信息,须先注册。而只有该校的学生和教师才有资格注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