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北京 > “学历查三代”另一种形式的“出身决定论”“学历查三代”另一种形式的“出身决定论”

“学历查三代”另一种形式的“出身决定论”“学历查三代”另一种形式的“出身决定论”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顶着北京名校硕士、博士和系学生会主席的头衔,韩琳不仅没有在北京找到一份心仪工作,甚至也没有在省会城市找到一个理想的落脚点。在接受记者采访前,她刚和一家县级市的师范学校签约:“谁让自己本科没有在‘211’、‘985’学校就读?不是名校出身,博士也难找到好单位。”

本科、硕士、博士必须全部是“211”或“985”院校毕业,这是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的限定条件,被毕业生们称为“学历查三代”,而这又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有人评价,“学历查三代”是另一种形式的“出身决定论”。一些用人单位却认为,这是遴选人才的有效手段。

教育部禁令被一些招聘单位“忽视”

4月16日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规定: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学历的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生邹羽洁(化名)说:“在北京,我看到的就至少有两家单位规定:只接收‘985’或者‘211’院校毕业生投送的简历,而且要求本科也必须是这类院校毕业。”她所说的两家用人单位都属于“国字头”下设的事业单位。

据了解,“985”高校、“211”高校是指国家推进“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目前,“211”高校共有110多所,“985”高校共有39所。据估算,“211”工程院校只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毕业生人数不到高校毕业生的10%。

记者登陆一些求职网站发现,许多高校、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信息中,不仅规定了获得最终学历的院校为“985”或者“211”,而且明确要求本科、硕士毕业院校也需符合此类要求。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拨通了北京一家著名高校附属中学的求职电话,负责招聘的老师明言:本科毕业院校非在京“211”或“985”,不建议投简历。

采访中,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此并不惊讶。他们告诉记者,招聘信息中含有限定毕业院校的条件,不仅常见,而且多年通行。

多年奋斗抵不过“出身”?

韩琳对自己当年辛苦奋斗考上研究生的往事历历在目:早上天不亮去图书馆排队占座,夜深时回寝室,寒来暑往准备了两年多。以为考上北京这座著名学校的研究生之后,她就摆脱了自己本科既不是“985”,又不是“211”的尴尬,为自己创造一个获取更好的职业平台的机会。

现实很残酷,她还是没有摆脱自己的“出身”,“很多高校,一听说你的本科出身,根本连机会都不给。”

本、硕都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李圆圆(化名)觉得自己更冤。因为学校既非“985”,又非“211”,这让他连考地方政府选调生的机会都变得少了。

“很多优秀的毕业生都被卡在了‘出身’上,让人感叹奋斗付诸东流。”邹羽洁说,一个硕博都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老乡,只因本科“出身”不好,至今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我承认,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力有高低。但是既然有人能通过自身奋斗进入另外一所学校就读,就说明他自身能力并不比这所学校的学生差,为什么还要纠结他过去的成绩如何?”韩琳对“学历查三代”耿耿于怀,“这不是变相的出身决定论吗?”

“不这样,该怎么有效选择人才?”

韦芬两年前从北京一所“985”院校毕业后,通过选调生考试回到了老家广西某地方政府部门工作。她告诉记者:“今年的选调生考试也限定了“985”院校毕业,竞争仍然激烈。”

虽然她承认仅以毕业院校来区别考生能力高低,“肯定不够科学”,但她仍然以为,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其水平能力与学校有一定关联性。对于招聘工作来说,从毕业院校方面设限,是选择人才的有效手段。

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的王女士认同这种看法。她说,一次招聘四五千人应聘,用人单位当然要优中选优,而优秀人才,总得有些可操作的评判标准,毕业院校当然是一条。“国家都给学校分层次了,为什么招聘的时候就不能体现区别?不这样,该怎么有效选择人才?”

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则认为,在就业领域,名牌大学不应成为求职者的准入限制,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非“211”高校毕业生不能胜任哪些工作,用“院校门槛”来区别对待“211”和非“211”高校毕业生过于简单粗暴,实际上剥夺了绝大多数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也指出,我国农村大学生很多集中于非“211”工程高校,如果他们上升通道受阻造成代际传递,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开设衔接国外大学专业课... 下一篇: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提前招生报名及专业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