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新闻,可以对比着来看:一个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在职教师分批流动的刚性机制,让更多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另一个是广州市教育局公布《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做大做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基础教育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6年,广州南沙滨海新城、东部山水新城和增城、花都、从化新建、共建17所优质公办学校和6所幼儿园;并引进国内外名校,建设14所民办名校和8所幼儿园。
第一个《征求意见稿》是讲“名师流动”,第二个《征求意见稿》是讲“引进名校办名校”,乍一看,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有内在关联的,前一个通过区内名师流动,来实现区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后一个通过区域之间名校的新建、共建,或者从国内外引进名校资源,来促进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两者是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
先看“名师流动”。文件规定,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的专任教师按照每批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5%的比例进行交流,其中广州市骨干教师按照每批不低于本校骨干教师总数10%的比例进行交流。由于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和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以区、县级市为单位的,也就是说老师的工资由区、县财政发,所以,5%的教师流动主要是以区、县级市为单位,在区域内进行流动,至于怎么流动由区县教育局安排。这样做的好处是可操作,各区有动力推动“名师流动”,但美中不足的是,广州各区的教育资源原本就不均衡,越秀、荔湾等区较强,而周边各区较弱,“名师流动”只在区内进行,强者愈强,实际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现象。
如何解决区域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现象,广州在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做大做强基础教育,希望内外兼修引进名校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增城迎北师附、 南沙娶华附”的做法,我们姑且叫做“名校联动”吧。
无论是区内“名师流动”也好,还是区域之间“名校联动”也好,都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当然,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仅靠上述两者是不够的,还要从财政分配机制上入手,向薄弱学校倾斜,多管齐下,才能逐步使义务教育往均衡化方向靠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广州中学没停课遭吐槽:中学生比小学生更耐... 下一篇:广州:13个中职特教班摆摊引家长蜂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