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称,中国大陆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也存在各种就业歧视。据大陆媒体报道,大龄女子常被逼问何时结婚、生子。还有企业要看星座,魔羯、水瓶、处女、双鱼等优先录取。
据台湾“中央社”8月15日报道,毕业生小董表示,这是个“颜值当道”的社会,有次去应征宣传人员,参加面试的有七八个人,最后选了个头最高、最漂亮的女孩。面试官对旁边的人说,以后要是开个新媒体、直播,都可让这女孩主持。
报道称,除了看脸,有些业者对星座也有偏好。有所学校招聘幼教老师,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有爱心、喜欢孩子、善于和小朋友打成一片。但后面又加注:“摩羯座、水瓶座、处女座、双鱼座、白羊座优先录取”,明显存在就业歧视。
报道称,让求职者更受伤的还有企业对“大龄女员工”的歧视,其中以女硕士、女博士居多。有求职者说,人家一听是硕士,就会问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
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员工对此表示,企业培养一个优秀的员工很不容易,如果女员工长时间休假会对公司运转造成很大影响,这也是企业在招聘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延伸阅读】台媒看海外华人就业:老一辈靠“三把刀”新移民当“三师”
台媒称,海外移民经常要面对许多困难,在当地就业求生存就是其中最严酷的一项挑战。根据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最新发表的一项《定居新西兰:移民经历感想》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中国大陆移民在当地面临就业困难的处境,这份调查一时之间成为海外华人圈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中国大陆移民在海外处境的一个缩影。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19日报道,针对海外华人就业问题,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伟浓指出,据统计,目前分布在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大约有6000万,华人在海外的就业问题非常复杂,不同地区差异很大。
报道称,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每一代华侨的谋生技能也在转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称,“海外华侨华人的整体专业形象正在转变。”早期移居海外的“老侨”主要靠“三把刀”——菜刀、剃头刀、泥瓦刀谋生,意指华人移民最擅长的餐馆、理发和建筑这三种职业。而年轻一代的“新侨”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三师”——律师、医师、工程师成为他们新的职业追求。
报道称,不过,海外华侨要融入当地社会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上述新西兰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中国大陆移民就业困难。专家指出,新变化带来新挑战,年轻一代的“新华侨华人”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他们必须打破文化隔阂,融入当地社会,才有可能在海外的就业市场更游刃有余。
【延伸阅读】95后就业有点不靠谱:面试不到 一言不合就闪辞
毕业季,也正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企业求贤若渴,可很多人力资源专员却在吐槽——通知8个人,能来3个,95后毕业生真是让人觉得有点不靠谱。
与前几年的求职难不同,如今企业招人难、留人难已经成为常态,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最犯愁的事情就是如何才能招到足够数量的人才。在几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聚集的微信群中,隔三差五就有人吐槽——今天又被“放鸽子”了。
小巩是一家出版社的人事部职员,他告诉记者,单位要招聘3名编辑,网络招聘、现场招聘、微信招聘等各种招数都用上了,总共也才20多人报名,经过简历初筛,发现符合条件的还不到一半,所以就通知了那几个人全部到公司面试。“一共8个人,我挨个打电话通知的,有的还算礼貌,有的就很不客气地说: 我记不住,你能给我发个短信吗?把面试的时间、地点发给我。 ”对于这样的要求,小巩可不敢怠慢,放下电话赶紧编辑好短信发过去,细心地把怎么坐车都详细标注好。面试的前一天,小巩还是不放心,因为做这一行常常有被爽约的经历,所以小巩又给这8个应聘者发了一遍短信提醒。到了第二天,小巩满怀信心地等待着求职者前来,“心里可担心了,面试官是我们大领导,要是有不来的,我没法跟领导交代。”结果,怕什么来什么,最终8个人里只来了3个,另外5个人全都没有来,而且只有一个人在距离面试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给他发了条短信说不来了,其余的4人连声招呼都没打。“毕业生天天嚷嚷就业难、求职难,可是我们搞招聘,怎么还这么难招人呢?”小巩很是费解。
招人费劲,招到了也不意味着就高枕无忧了,接下来还要绞尽脑汁地不让应聘者“闪辞”,因为实习期没满就想走、一言不合就辞职的现象实在是太常见了。
经常逛招聘会的人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企业都是各大招聘会的“常客”,每次招聘会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而且都是一样的招聘简章,一样的招聘职位,这甚至会让人觉得他们有骗子之嫌。“是真的太难招人,招来干了没几天就走了,只好不停地招人。”一家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的招聘专员告诉记者,很多应届毕业生都以还没有毕业为由,不愿跟公司签订三方协议,而是先以实习或试用的名义来工作,但他们并不是把这里当做最后的落脚处,这期间还会“骑驴找马”,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薪酬更高、发展前景更好的工作,一旦发现公司哪里不如意,比如离家远了点、工作累了点,甚至是附近吃饭的地方少等,都会干脆辞职走人。
58同城招聘针对职场“闪辞”现象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34.2%的应届毕业生在入职两个月后辞职,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生“闪辞”占比超五成。其中,餐饮、文娱、医药、销售等入职门槛低、工作量大的行业是“闪辞”重灾区,而“期望”与“所得”不匹配成为“闪辞”的主要原因。
【延伸阅读】中职学生就业前景好为啥招生难?社会轻视冷热不均
大国工匠,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占据高中教育半壁江山的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将面临新的考验。
记者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调研发现,这里的中职学生就业前景很好,可学校招生仍有困难。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请看记者调查。
还没毕业,便已就业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技能优势较为明显
还有俩月才毕业,云南曲靖应用技术学校餐饮专业的学生就已被预订一空。“3个年级1000多名餐饮专业学生,仍然供不应求。现在我们专业基本上都是 订单式 培养,不早预定肯定没戏。”曲靖应用技术学校餐饮教研室主任侯邦云坦言,自己的毕业生还“挺挑剔”。
实际上,曲靖应用技术学校餐饮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并非个例。据统计,曲靖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不少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往往将“专业对口就业率”作为卖点,动辄七八成的专业对口就业率远超大学毕业生。即便是顶岗实习,侯邦云的学生们月工资也不会低于3000元。“相对于短期社会化培训,职业教育既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也会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综合素质。”侯邦云说。
“从企业角度来说,用工量最大的生产一线岗位恰恰由具备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担任。” 曲靖大地电气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胡涛告诉记者,相较于大学毕业生,中职学生在生产一线员工的比例更高,也更能留得下、待得久。
“上手快、工作效率高,也遵守相关制度规章。”而相比普通农民工群体,中职学生在生产线上优势相对较大,如今胡涛所在公司生产线上的10位班组长中,职业学校毕业生占了6人。
“培养一个中职学生不敢说致富,但至少让一家人脱贫没问题。”曲靖市马龙县教育局副局长高建权表示,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往往倾向于赴一线城市就业,而中职学生留在县城就业创业的比例会更高。
曲靖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兴华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整个产业的转型。“最早的低端制造业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只需要会简单的重复劳动就行;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必然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在这方面职业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钱省时,个性培养
学生凭兴趣选择专业,“校企合作”解决学校办学资金难题
“文化课实在听不进去。”在普通高中“熬”了不到一年,浦同瑞决定转校。
如今的浦同瑞,是曲靖应用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学生,不仅不必缴纳择校费、学费,每年还能拿到2000元的生活补贴,这对家境并不宽裕的浦同瑞来说,经济上很“合算”。
同样是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指导老师费昌哲,毕业后选择了留校,21岁就当起了班主任。“中职学校相比大学能提前3到4年就业,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费昌哲说。
在曲靖应用技术学校,学生入学后有一次自主调整专业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文化课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学生个人素质差,他们往往在动手实践方面更有潜力可挖,职业教育就是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成技能特长。”张兴华说。
但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成本远高于普通高中。“培养一位中职学生的投入,至少可以培养3个普高学生。”张兴华介绍,动辄上百万的实训设备和数十万的年耗材,对职业教育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如今不少职业学校在探索“校企合作”。曲靖应用技术学校校长吕庆芬介绍说:“对企业来说,将技能人才培养招募过程前置,可以使培养更为精准;对学校来说,则解决了培养投入过大的难题,学生就业也多了一层保障。”
曲靖农业学校2010级毕业生王佳的很多经验便是积累于职校阶段的学习,“就比如对火腿的加工,虽然机器生产效率高,但我还是坚持用手工切割。”王佳解释说,“手工切割时遇到硬的火腿我们会挑出来,但机械切割没法识别,生产出的火腿有不少会是肉末。”如今,她又把这些技能知识传授给了来公司实习的师弟师妹。
除此以外,随着近年来“机器代人”生产线的发展,技工需求总量必然减少——职业教育会不会受到冲击?“冲击肯定有,但这何尝不是机遇?机器人需要由专业技能人才操作、维护,未来机器人维护专业人才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我们在机电专业培养过程中专门招收一部分机器人方向学生。”吕庆芬说。
社会轻视,冷热不均
打消入学顾虑,多措并举为中职学生升学搭建平台
截至2016年度,云南省曲靖市共有职业院校37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13.5万人,中职与普高在校生规模之比达1.08 1,尽管中职在校生人数已超过普高在校生人数,政府对市属职业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也由过去的每人每年2500元提高至3100元,但“上不了普高才上职高”却依然是常态,这也成为近年来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难点。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民办高中的不断发展,对中职学校的招生也形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并非中考失败就无缘高考,无法就读大学。”张兴华介绍说,如今的中职教育已经打通了升学的“天花板”。除了直接就业,也有不少职校生选择升学深造,通过“三校生”(技校、中专、职高)高考考取本科的职校生并不在少数。曲靖也正在努力通过云南唯一的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以及曲靖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等路径,为中职学生升学搭建平台。
“现如今真正关心职业教育的人还是不够多。”高建权告诉记者,相较于学生挤破了脑袋想进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却需要上门招生。
职业教育内部也有冷热之分。相对于汽修、机电等专业技能人才招生的火热,农业类专业招生却日益困难。“就业很好,可不少学生就是不愿报考。”曲靖农业学校校长任绍坤说。
“不少农村家庭觉得好不容易走出农村,还学涉农专业有点不甘心。”任绍坤认为,传统农民无法适应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农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师宗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曹富文介绍说,由于生源稀缺,曲靖市师宗职业技术学校的畜牧兽医、园艺花卉专业也已停止了招生。
“政府重视,社会轻视,家长歧视,学生蔑视。”张兴华认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观念层面。“当时不少好学生会优先选择职业教育。”从事职业教育30多年的任绍坤曾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职教热,他说:“培养大国工匠、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仍然大有可为。”
破解招生难重在转观念
“即便混三年大专,也坚决不让孩子读职专。”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几乎成了成绩差甚至坏学生的代名词。于是,“政府重视,社会轻视,家长歧视,学生蔑视”,不愁就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始终面临招生难。
但是,社会需求终将决定观念变革。随着低端劳动力被机器取代,未来一线劳动者将主要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因此,主动营造社会舆论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观念的变革。当大国工匠、工匠精神越来越被社会认可,职业教育也应迎来正名时刻。因为重视大国工匠,就不该轻视工匠的培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8考研:考研英语考什么 下一篇:就业歧视花样可别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