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性考试考14门,等级性考试6选3
作为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政策文件,《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9月14日由四川省教育厅正式下发,涉及到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今后的学业选择、考试办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重大变化: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参加14门课的合格性考试以及六选三的等级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成绩将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
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张正华透露,省教育厅将成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领导小组,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研制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为学校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及用人单位提供服务;教育厅将选取部分市(州)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试点。接下来,我省将根据国家和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制定一系列细则。
考试科目有哪些?合格性考试考14门等级性考试六选三
四川省从2010年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10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而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两部分。
合格性考试科目共14门: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等级性考试科目自选3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考试采用啥方式?两科采用无纸化机考4科另设实验操作测试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等级性考试采用书面笔试方式,各科目考试满分均为100分,其中外语含听力考试。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采用无纸化机考方式,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学科另设实验(实践)操作测试。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门科目的考试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3门科目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
●解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什么要分类?
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在科目要求、内容要求和难度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设置合格性考试,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避免过度偏科。设置等级性考试,主要是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和特长,为高校选拔学生提供依据。
赋予学生考试科目的选择权,是本次改革的重大突破。等级性考试科目,可由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3门学习。为了便于选考,高校要在学生选择考试科目前,公布对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具体要求,保证信息透明、对称,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安排。
考试时间是何时?
合格性考试学完即考等级性考试安排在高三下学期高考前
在考试时间安排上,合格性考试各科目分别在高中阶段相应课程教学任务结束后进行,学完即考。普通高中在籍学生均有一次合格性考试机会,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可参加补考。等级性考试科目统一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进行。等级性考试每门科目只提供一次考试机会。
●解读/具体考试时间何时确定?如何参加考试?
考生关注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考试时间,将根据国家和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统一确定,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将就具体考务工作出台相应细则。
考试成绩咋呈现?合格性考试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级性考试成绩分为五个等级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获得当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总数相应比例划分等级,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约占15%,B等级约占30%,C等级约占30%,D等级20%左右,E等级不高于5%。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学生根据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的3个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折算成相应分数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学生等级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具体办法将另行制定。
●解读/考试成绩不再以百分制呈现,有何意义?
长期以来,考试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呈现成绩,打破了只用百分制评价学生、评价教育质量的做法,淡化了分分计较,学生可以利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新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实施办法》规定,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合格即可,避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分为五等,规定了每个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保证成绩的区分度和可比性,便于评价和招生录取使用。
素质评价怎么变?
注重责任感、创新和实践能力取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方式
在配套出台的《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附件《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里,学生的成长结果记录修改成了五个部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每一项都有明确的指标,力求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解读/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与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张正华解读说,与之前我省实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相比,新的评价方法更注重客观记录。学生只负责自身行为表现的客观写实记录,学校只负责对学生记录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招生院校结合本校和相关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进行综合评议,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新方法取消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主观性评价方式,只在毕业学期由班主任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简要给出评语。除此之外,学校、教师不再对学生给予主观性评价;改革了高中学校对学生给出评价结论、高校直接使用评价结果的工作模式,把对学生的综合评议、选择权留给招生院校,而高中学校只对学生记录事实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强化了诚信监管,学生可自主选择记录的内容,凸显个性化,但要为其真实性负责,学校和相关教师对其审核的学生记录的真实性负责。
各界反响
14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川内学校校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深度解析。
学校/
硬件需求成刚需
等级性考试“六选三”带来的挑战,首先是学生的20种选课方式,不同的学生将有属于自己的课表,其积极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学生认真学好国家规定的每一门课,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促进高中和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和选拔水平。
成都市教育科学院院长罗清红表示,原有学校行政班体制被打破,对学校来说,亟需做好空间场地的配置、学科教师的弹性伸缩机制、校本化的软件开发以及校本化的课程开发等。当前不少学校的功能教室远远不足,更难以支撑20种模式对学科学习的支持,这会成为学校未来的刚需。
教师/
可能有人无书可教
张正华认为,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学生选择权进一步加大,学校按学生的选择实行走班教学,这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对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一门学科,有可能部分老师堂堂课爆满,另一些则门可罗雀。如何对教师资源进行调配,对学校管理者和老师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