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找工作,就业“钱景”和兴趣哪个更重要,“拼爹”和拼能力哪个更靠谱?实现就业期待,在校大学生是听父母亲友的意见还是学校就业指导老师的意见?且看本研究对当下在校大学生择业观的详细分析。
在期待的就业单位类型方面,本科在校生最期待进入“中外合资/外资/独资”(30%)和“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30%),高职高专在校生最期待进入“国有企业”(31%)。
超五成本科在校生最低期待薪资范围处于3000~5000元间
近七成高职高专在校生最低期待薪资范围处于2000~4000元间
在薪资方面,总体而言,超五成本科在校生最低期待薪资范围处于3000~5000元间,近七成高职高专在校生最低期待薪资范围处于2000~4000元间。23%的本科在校生和10%的高职高专在校生的最低期待薪资在5000元以上。
实现就业期待,“拼爹”or拼能力?
在校生认为“个人知识和能力”重于“家庭背景和人脉”
在校生想实现职业期待,主要靠哪些要素,是“拼爹”还是拼能力呢?腾讯教育-麦可思数据显示,在校生认为要想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最关键的要素是“个人知识和能力”(本科:80%;高职高专:75%),该比例明显高于“家庭背景和人脉”(本科:43%;高职高专:42%)。
在校大学生择业过程听取“父母和亲戚”意见的比例最高
学校就业指导人员和老师的“存在感”不强
腾讯教育-麦可思数据显示,“父母和亲戚”(本科:64%;高职高专:64%)、“有经验的职场人士”(本科:53%;高职高专:53%)、“朋友和同学”(本科:42%;高职高专:38%)是在校生择业过程中,听取意见的主要群体。
但需要引起高校注意的是,就业指导人员和老师在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存在感”并不强。在校生听取“就业指导人员”(本科:19%;高职高专:19%)和“老师(除就业指导老师外)”(本科:25%;高职高专:19%)意见的比例较低。高校或许需要思考,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否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就业指导工作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提升,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能否满足学生需求。
另外,从不同家庭阶层来看,来自“非农民与农民工”家庭的在校生,择业过程中听取“父母和亲戚”意见的比例(本科:68%,高职高专:70%),明显高于“农民与农民工”家庭的在校生(本科:60%,高职高专:60%)。这或许是与来自“非农民与农民工”和“农民与农民工”家庭的在校生父母亲友的受教育背景、工作与社会经历、人脉资源差异有关。
数据说明
“腾讯教育-麦可思-2016大学生择业观研究”以2016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择业看法进行跟踪研究,了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注重的方面。
本分析所用数据的研究时间从2016年2月26日开始,到2016年3月4日结束。收回2016年在校大学生有效答卷共5305份,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1225份,本科院校大学生4080份。研究方式是挂网研究,无抽样及其检验,研究结果仅代表被研究的2016年在校大学生人群的状态。数据收集由腾讯教育频道完成,问卷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由麦可思完成,数据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北理工与企业共建互联网金融研究所 下一篇:在隆中•谋天下——隆中追梦——湖北文理学...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