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中考 > “互联网+教育”下教育人的变革与坚守

“互联网+教育”下教育人的变革与坚守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1-17

导语:11月9日,清华棹雪而来,一场教育盛宴——2015年全国基础教育发展论坛如期在清华园举行。围绕"互联网+背景下校长成长之路"主题,来自全国超过130名教育界专家学者、知名校长参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互联网+教育”下教育人的变革与坚守1

“互联网+教育”下教育人的变革与坚守2

传递教育好声音 责无旁贷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类的知识和信息带来爆炸性的增长和分享,但是它本身不可能带来伟大的思想,它的作用在于更方便地传播伟大的思想。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认为,互联网想要颠覆教育,尤其是全面颠覆教育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但是互联网能够对教育进行补充、对教育的手段进行革新,到最后,互联网变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毫无疑问的。

在面向全球视角谈教育时,总编辑陈志文则对“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再认识与中国的教育治理”这一主题阐述了见解。陈志文通过举出大量的实例,验证了西方的教育是两个体系,两条道路,精英必须是付出和严格的约束、惩戒,不可能没有惩戒。 “西方有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一定要理解其中的精髓,要结合他的文化制度去理解,而不能只是照搬,理解表面文章,比如说尊重,比如说他的社会制度,” 陈志文认为,“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过度的娇宠是我们的问题,是做家长需要解决的。”

互联网使得教育资源大大扩展,这也意味着禁锢校园的围墙将会被推倒。因此,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夏谷鸣副校长发表了《从课堂教育当中来看互联网对人的影响》的主题演讲。通过讲述学校开设的三门选修课这个故事,夏谷鸣认为,互联网课堂教育中,资源不再局限于老师、课本、图书馆,全世界都是学校的资源,只要有了互联网,便可以实现零距离的交往、沟通和学习。

夏谷鸣指出,无围墙的学校要求校长跟教师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文化领导力和创新精神。“一个人生来就具备创新能力,但是我们后天被抑制了,我们还是要重新发扬我们的创新精神。”

学校平台化、教师创造化以及学生个性化同样也是学校教育面对互联网时代的重新定义。“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表现出了跨界融合、大数据和游戏化三个特征。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校长孙先亮发表的《互联网+教育,学校发展的新景观》主题报告中,重点探讨了进入新时代以后,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孙先亮说:“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个性发展。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潜力,对于每个孩子而言,他要做的事情要高于我们的估价,学生是可以设计规划自己的未来,学生可以去不断完善自我,这是我们做教育一个基本的判断,也是个前提。”

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邓晓红结合学校应对互联网时代所开创的一系列实践案例指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作为教育者,必须融入到洪流当中,当我们自己能够打开我们的思想,拥有很多创造和创新的时候,学校、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创造和创新。

谈到互联网,必然会谈到互联网思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双语幼儿园校长王国平对互联网思维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谈到,互联网的思维无非表现为三点。一是把我们周边所有的人和事都当做可利用的资源;二是把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包括学生和老师。三是互联网将世界容纳在一个数据库中,这个数据库将是互联网的一个资源核心。

变革中创新 教育人在路上

变革与创新成为本次论坛的聚焦关键词。在“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各行各业之时,传统教育面临的变革也势在必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发表了《未来铺面而来:“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坚守》主题报告。

翟小宁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对象形象地称作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可能要重新定义教学时间,比如碎片化学习与整体学习、学习和游戏之间的界限、学习旧知识和探索新问题之间的界限,要重新定义学习的空间教室、工作室,实体的空间、虚拟的空间,班组的学习空间,集体的学习空间。有时候我们是很难控制的,这种变化扑面而来。” 翟小宁说道。

“互联网+”对教师自身的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校长孙先亮在报告中提到,学校开设了在线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他介绍道,学校基于教师发展而建立了教师发展的电子档案,所有老师都可以自己去了解自己的发展成果。学校建立了凤凰计划的分层评价,通过和专家交流进行一种严格的培训,再对老师进行评价,这些都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评价以老师的贡献和业绩为标准。

如果说,中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点,而小学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萌芽地。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四小学校长徐艳红在分论坛《“互联网+”背景下校长成长的机遇与挑战》中介绍了学校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在我们学校三四年级孩子中,他们在微信群里经常用英语魔方秀,还有APP来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现在掀动了一股热潮,他们为经典影视剧进行配音,而且从最初的不太熟,或者说不太地道到现在的比较着迷,非常地道,有纯正英语的这种味道,我们全体的老师看了这些微信以后,每个老师都很期待看到学生的这种变化,这个就能说明互联网+这个技术促进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徐艳红说道。

“发现课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校长高晓杰在《解放教育,智领未来》主题报告中分享的创新教育模式。她介绍道,通过学习,学生排课本剧,在学校的生态园养蚕,用ipad、用他们手中的笔去观察、记录。“我们解放了小孩子的头脑让他想,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做,解放孩子双眼让他看,解放孩子的嘴让他发表意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到大自然中去,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在分论坛《“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副校长朱华指出,作为基础教育要涉及到为创新人才所做的准备问题,这个准备又是属于“互联网+”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到来之后,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未来的准备可能是自我意识的唤醒和创新精神的唤醒。“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高中,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都会涉及,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对于未来创新人才的准备。”

让初心回归 坚守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还是教育人,是生命与灵魂的教育,我们该如何使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去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育,从而回归教育的本真呢?

河北省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在发表其主题报告时强调,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三个负责,那便是办负责任的学校、当负责任的教师、做负责任的学生。他认为,办负责任的学校,就要靠先进的理念来引领。当负责任老师,就要用和谐生态滋养教师生命成长。让老师有尊严、要有良心、有道德、有信心。做负责任的学生,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兴亡是“我”的责任,学校兴亡是“我”的责任,学科班级兴亡都是“我”的责任。

在“互联网+”时代,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俞敏洪指出,以人格平等、独立思考、自由精神为内涵来培养真正的积极阳光、自律自强、坚毅果断的学生精神,这是要素。他认为,取得了最终成就的学生,恰恰是拥有坚毅的个性,就是面对失败、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永不言败,能够自力自强,不管是班里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都能够保持积极阳光个性的学生,反而能取得长久的成就。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校长何石明认为,一个学校应该有一种宽广的胸怀接纳互联网+时代下的变化,比如说微课,慕课,还有各种传递的现代化的方式,如果我们的校长以及管理干部都是固步自封,盲目地排斥,盲目地以坚守教育本质为名,拒绝信息化的冲击,不去拥抱,实际上是让学校错过了良机,我们要大胆接受现代化时代给孩子带来的挑战,它实际上是认知儿童的一种方式,你进去他的生活才可以教育他,如果拒绝这种方式,事实上是对教育一种漠视。

在互联网+的时代德育教育,特别是孩子的成长还是回归到生命的教育,比如我们到山区的农村,我们可能通过网络通过信息了解当地的状况,或者把我们的消息发出去,但事实上当我们孩子接触当地农村孩子的时候,他那种冲击远远大于我们,我们一方面要拥抱互联网这个时代,要去充分利用一个工具,但同时我们让学生成长的时候,是用老师的力量去激活他们,不是北京孩子给农村孩子带来多少知识,多少书,多少工具,更多是他接触了不同的人,享受了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故事,它是一个矛盾体,是一个辩证统一体。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小学校长马骏则对教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对于教育挑战和冲击的时代,我们每个教育人应该坚守些什么?我们都是一线的校长,教育应该是做的哲学,在这样一个时代,带着我们的老师要给我们的学生怎样的一个教育,是我们不仅要思考,更要在实践当中去践行的。”

马骏介绍道,呼家楼小学是以三礼教育为特色,学校研发了全国第一套三礼教材,走过了十几年的探索改革之路,面向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学校也充分利用信息化这种手段,让思想道德建设更加深入、让学校办学特色介入互联网更加持久,因此也建立了三礼教育网站。“所以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我们更多的利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手段,为教育服务,让我们更好的为孩子成长服务。”

论坛还就农村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进行了相关探讨。朱华认为,现代化的进程越快,我们更应该追根溯源,寻找我们的文化基因、乡土基因在哪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能真的是在农村,在广大的农村,在部落里边,那些东西弥足珍贵,传承好乡村教育,才能使得教育的未来更为厚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当文艺女青年做了城管 下一篇: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