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的新思维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的新思维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01-17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实质性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实现的总体目标与建设改革任务要求,也提出了到2049年我国要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新蓝图。如何通过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推动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牢牢把握反映高等教育与人和经济社会协进关系的三个关键点。

一、改革完善基于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内部激励机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关键靠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教师而言,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来自于学术责任、学术声誉和与职业收入,这与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密切相关。如果高校的内部激励制度在这些机制建设方面,不能形成对绝大多数教师的有效激励,就会压制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更难以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激励保健理论,发挥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在激励机制建设中认真研究哪些属于保健性因素,哪些属于真正的激励因素。就全球视野看,高校教师的人事制度变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健全体现教师职业发展特点的学术职称及基本工资制度,这主要是构成高校教师职业稳定发展的保健性因素,也是与其他各行各业可做客观比较的基本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是建立健全依据一流学术标准的教师工作绩效奖励制度,破除职称工资和绩效工资混淆不清的弊端,这是切实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激励因素。《方案》在改革任务中提出要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特别提到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等,这的确是抓住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点,期待这些制度改革突破的核心是能有效激励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建立健全社会有效参与的高等教育评价机制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是政府、高校、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高等教育最终是面向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没有社会各行业代表参与的评价制度很难谈得上有很高的评价效度和公平竞争环境。针对“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这次国务院出台的《方案》提出“总体规划,分级支持”,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不但支持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也支持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还要支持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这就意味着目前已经具有明显国内外比较优势的那些大学和学科,有机会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究竟哪些大学或者学科能进入世界一流目标建设队伍?对此,《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如果《方案》在支持措施中提出的这种评价思想与评价机制,能够统帅或者主导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任务要求,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简明清晰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体系,那必将极大的激励和推动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避免大学内部封闭的学术评价制度压制师生的创新积极性,避免政府部门单一主体的评价影响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

三、努力构建政府和社会的长效支持机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意味着大学有世界一流的财政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应该看到,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部分高校的学科实力已进入或接近世界百强。有人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是钱堆出来的,这种说话虽然有点夸张,但研究显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投入相比,我国政府和社会的投入还很不够,我国年度收入超过80亿人民币的大学只有4所,超过60亿人民币的只有11所,而这还不如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年度捐赠收入多。单以教师平均工资为例,扣除各种因素后的国际比较,也显示最低相差5-10倍左右。如果考察我国刚进高校工作的博士待遇,他们要安居乐业无疑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这种局面,长期来看显然难以吸引和留住具有一流竞争力的后备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为此,《方案》提出了“分级支持、动态支持、合力支持”等三个方面的重要支持举措,特别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为了统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落实这种共建机制,《方案》还提出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与教育部分别责权的总体组织管理。

我们期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后续配套措施,能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历史的检验,能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标准出发,切实改革完善激发教师学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而公平的学术绩效评价制度,努力构建政府和社会的长效支持机制,切实推进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岗位不少 高校毕业生仍感觉就业难 下一篇:2015年下半年吉林四平公务员考试体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