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二个孩子真的到来时,你的育儿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眼下“二孩”是一大热门话题,学堂君也找了一位有两个孩子的父亲来谈一谈,当第二次到来时,他究竟是如何做的。
如何从多如牛毛的兴趣班里找到孩子真正想要的那一个?
在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三(6)班里,有一个被同学和老师称作“小学霸”的女生叫舒新,是家里的“二孩”,才读三年级的她,已经开始看六年级学生看的课外书,语文成绩优秀,其他功课也样样不落,工整的卷面书写被老师当做班级范本,更弹得一手柳琴,在今年8月参加了全国民乐柳琴专业小学A组拿了总分第一……
舒新的爸爸叫舒原,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舒原也经常被拉上讲台给其他家长“讲讲经”。舒爸爸说,女儿能够这样优秀,其实是她自己默默付出了许多。比如,每天放学后雷打不动的一小时柳琴练习;能够阅读高年级的书籍也是源于她从小培养的每日45分钟阅读习惯。让舒爸爸感到欣慰的是,这些都是女儿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的。而能够让女儿爱上学习,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则源于全家人共同商讨的一个教育理念,叫“同谋”。
要不要参加兴趣班,哪个班不想读了,不论做出什么决定,在舒家的圆桌会议上,女儿和所有人一样持有关键性的一票。如今外面的兴趣班多如牛毛,如何找到舒新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舒爸爸说,起初他们也完全摸不着头脑,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只要是女儿说想学的,那就报个兴趣班,逐个去试,“但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也有技巧,首先是方便自己,就近选择,然后就是不要去报太昂贵的班,要舍得放弃。”舒爸爸说,舒新在接触柳琴前学的是钢琴,老师建议家里买一台钢琴,但舒爸爸没有同意,而是租了一台给女儿练习,第二年女儿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柳琴上,而且颇具天赋。
同样是兴趣班,舒新以前还报过跆拳道,结果去了第一天回来就告诉爸爸,不感兴趣,舒爸爸也就不让女儿继续去练了,不感兴趣的东西强按着孩子去学,并不会有好效果,而家长还要付出昂贵的学费暗自伤神。舒爸爸说,想要找到孩子的天赋,还有一个诀窍就是基因上的“同谋”,家长们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事物,也许也会随着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前提是家长要了解自己,对孩子有要求,对自己也要有要求。”
哥哥与妹妹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舒爸爸说,在女儿的教育上,大人也付出了很多心血。有时候考虑到太太陪女儿去这个培训班试试,那个兴趣班玩玩也很辛苦,彼时在外地工作的舒爸爸就经常坐火车赶回来,只为陪伴女儿几个小时。
舒新还有一个哥哥,叫舒洋,按舒爸爸的话说,哥哥舒洋才是第一次为人父母的“试验品”。妹妹舒新有了充分尝试兴趣班的机会,就是建立在哥哥的“惨痛教训”基础上的。舒洋小时候什么兴趣班都没去过,放养式“快乐童年”是不少家长崇尚的教育理念。但凡休息天,舒爸爸就带着儿子到处去玩,在附近玩,出国玩。
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舒爸爸说,其实两种教育方式不能简单地比较好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无非是选择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的问题。相比女儿在学校的如鱼得水,如果一定要拿成绩说话的话,舒洋在传统家长的眼中就不算“优秀”。
但实际上,哥哥舒洋心里又有另一番抱负,高考结束后舒洋自认为成绩不理想,而他在语言上很有天赋,于是花了半年时间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西班牙文,顺利考入了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在出国求学的这段日子里,舒洋花了不少时间去“弥补”小时候的“放养”,发奋图强吃了不少苦。
舒爸爸说,其实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选择在哪里起跑,家长不能少的就是陪伴,但这种陪伴不是简单地陪孩子学、陪孩子玩,而是一种“同谋”,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光家长说,不算,孩子应有自己的主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人事档案不可轻视 三个去向务必查清 下一篇:35所学校申报首批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