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教龄最长的化学教授、中科院院士申泮文,到南开最年轻的特聘教授周军,从年近古稀的历史学院教授南炳文到中年学术骨干经济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周立群,在日前举行的南开大学“育经世之才,做良师益友”论坛上,他们不约而同成了座上嘉宾。此时,暂不论谁著作等身,谁名声显赫,研究生导师成了他们的共同身份。
“一个梦,让我思考怎样为他们换一张永不过时的毕业证”
周立群说,多年前一个关于自己学生的梦,一直刺激着自己。“我梦见一个我教过的学生,毕业很多年后却拿着毕业证书回学校来,还对我抱怨说,那就是一张过了时的纸,他们根本不能在社会上施展才华。”周立群向大家讲述。
“教给学生什么样的东西,创造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让他们用几年所学换取一张真正永用不过时的毕业证?”周立群从此思考,怎样才能才算为学生做长远打算,怎样才算培养了对社会发展切实有用的人。
经济学院的一个勤工助学岗位,每年都有不少同学竞相争取,可谓炙手可热。“同学们都希望自己能在在周老师办公室做助管,这样便可以参与到他的团队中,学到的东西非常多。”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魏占玲道出原委。
“我的博士们毕业了,论文答谢词里除了感谢爸爸、妈妈、老师、兄弟姐妹、同学,就别无他人,他们生活和交际范围太窄了,由此我想到许多同学的学术视野也恰恰如此。”周立群说,由于一篇答谢词,成了他不遗余力联系讲座、邀请海外学者、推荐学生的原动力。他的学生们说,从老师那里获益远多于此。
“为人导师,得懂点心理学”
范孙楼442,历史学院同学们“不用预约、来即敲门”,据说八年来一直如此。历史学院南炳文教授说:“因为同学们知道我每天都在办公室,所以喜欢随时来找我。”
来找南先生的多半为学问而来。“做学问、教书,我们都得时刻想着给学生多些尊重。”南炳文说,“先说他的优点,哪些地方做得扎实、哪些地方有了新意,然后再委婉地指出,你看这个地方是不是还可以商量商量……”老先生的谦和与巧妙赢得观众一篇掌声。
“我的学生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来和我倾诉,我连给学生两口子劝架的故事也有过。一次,我刚把听筒拿到耳边,那边你一句我一句的吵架声就传来了,我在这边就见缝插针地劝,劝一会就好了。”为人导师,还要懂点心理学。南先生对此表示赞同。
“与导师无话不谈很重要”
生命科学院党委书记冯小品给大家讲了周军与南开结缘的故事。经南开校友从中牵线,遗传学界的新锐周军,实现了自己回国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也成了南开最年轻的特聘教授。
几年来,他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先后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周军的实验室被学生们叫做“家”,他说即使自己不在实验室的时候,学生们也会泡在那,没有人的时候极少。从他的实验室里,连续两位学生获得了“南开十杰”的荣誉称号。
实验室中有个佤族的学生,来自偏远地方,由于性格内向,甚至不敢和自己的导师交流。“他科研能力强,但就是不自信。我对他说无论生活上学习上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周军说,与导师无话不谈、亦师亦友的交流令自己获得很大教益,因此他要让学生们了解到向导师敞开心胸的重要性。
“我希望自己的博士也能成为教育家”
93岁耄耋老人的第27位博士于近日圆满完成学业。这位博士是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副院长粟智教授。2003年学校给粟智一个访问学者的指标,几经周折,他硬着头皮联系了申先生,竟然奇迹般地得到了应允。当电话拨通,传入粟智耳中的第一句话竟是申先生说的“粟老师你来啦,我去接您吧!”一年的访问学者生活结束时,当时已经88岁高龄的申先生欣然应允去新疆做一次讲座。 2004年,新疆师范大学首次出现了中科院院士的身影。
后来,粟智考取了申泮文院士的博士生。申泮文认为自己培养博士的一个独到之处,就是“我把他放到所里去”,在集体里练就团队合作精神,是为人与科研都必须具备的素质。
“粟老师临走的时候,我联系院里、所里的同事们给他开欢送会。我还送给他两本书,一本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另一本讲‘张伯苓教育风采’。我祝愿他也能成为一位教育家。”申先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好好领会张伯苓先生的精神和教育要义,践行他的教育理念。
申先生说:“严密的逻辑、精准的测算在化学研究中,已经日益变得必不可少。”因此他80多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给研究生布置与此相关的研究课题,如今耄耋之年,他又“玩”起了博客,在那里写下自己对中国教育执着的热爱与始终不减的关注。
“我建议大家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要懂得运用计算机,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精准与严密,可以把我们的思维锻炼得更加聪明,而如果只懂得用电脑打游戏、聊天,就让我们的脑子变笨了。”申先生提出希望,风趣幽默赢得全场喝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天津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覆盖全部中职学生 下一篇:至2009年底重庆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