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人才 > 华南理工脑机接口团队:探寻“意念”的魔力

华南理工脑机接口团队:探寻“意念”的魔力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7-27

科幻电影、小说中有许多意念移物、隔空取物的镜头,这些日常被认为凭空想象无法实现的画面,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可将这些离奇场景,变为现实。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一种直接的交流通道,通过分析脑电波,并将其翻译成控制命令,来实现对外部机器设备的控制。

脑机接口是神经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学科交叉的一项创新技术,李远清教授带领的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中心团队在处理和解读神经信号方面已经有了八年多的研究,并取得了颇为显著成效。

兴趣是前行的动力

在脑机接口团队所在的实验室,当实验者戴上一顶特制的电极帽,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就可以通过大脑想象自己的肢体活动来控制轮椅运动,坐着的轮椅会随着他的意念向左转或右转、加速或减速。不同的想象运动,会在头部不同区域发出特定的脑电波,经电极帽采集后,就可输入计算机转化为指令。

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中心成立于2007年,研究团队目前有教师8名,博士生和硕士生40余名。在他们身上,充溢着务实、求真、充满责任感的现实情怀,也张扬着激情、自由、活力、创新的浪漫理想。团队成员本着对脑机接口这一前沿技术的莫大兴趣,积极主动钻研,热忱投入。眼前这300多平米的实验室,承载了他们太多的记忆。八载时光流转,八载日夜兼程,攻关进程中的举步维艰,实验取得进展的成功跨越,如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作为团队灵魂人物的李远清,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他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励,并于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华南理工脑机接口团队:探寻“意念”的魔力1

用意念操控电脑

李远清尤为注重挖掘成员的潜质,加强训练与指导,打造一支充满创造力、满怀热情的、水平与国际接轨的科研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初出茅庐的学生以及年轻的教师,在团队中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有的已成长为相关领域科研的中坚力量。李远清认为:年轻人就应该趁着大好时光,争分夺秒地投入到挚爱的科研工作中。博士生张瑞说:李老师还担着学院院长的工作,行政事务非常忙碌,但科研工作丝毫不放松,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围绕一个科研问题同我们进行反复深入地讨论,逐字逐句地指导我们修改论文,跟着李老师做研究,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做纯粹的科研。就是在对问题和研究不断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也使得大家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得更透彻,研究显得更有力道,整个团队在某一领域就具备了话语权,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

俞祝良是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李远清,两人便成为志同道合、并肩奋斗的战友。待李远清回国开展科研工作,俞祝良也毅然回国,一同加入团队的还有俞祝良的夫人顾正晖。顾正晖英文功底深厚,对于团队学术论文的英文写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夫妻二人在同一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不仅更容易相互理解,往往在研究思路上也可以给对方重要提点。对团队而言,当工作和生活交相辉映,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浪漫的事情。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公式:I+We=Fully I。这个公式想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和团队中,才有可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脑机接口的研究,靠一个人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重大进展,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每个人各司其职,为同伴创造机会,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华南理工脑机接口团队:探寻“意念”的魔力2

团队正在开展研究

在这个大家庭中,有的负责实验操作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有的负责编程序,有的研究具体的算法,有的负责数据分析。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难免出现一定的偏差和分歧。他们注重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能力,凭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协同激发活力攻克难题。有了团队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支撑,我不觉得科研过程很艰辛。我们鼓励学科交叉、协同合作,鼓励学术批判精神,注重建设研究平台,共同营造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科研氛围。李远清显得非常有信心。正是良好的协作创新,使脑机接口技术从无到有,从理论研究一步步向现实应用迈进。这也是李远清作为团队核心人物的魅力,他将这个小小的集体打造得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

教师余天佑是留校的博士生,他坦言:我能真切感受到自己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即将博士毕业的齐菲菲说:和余老师在一起,仍像和师兄待在一起的感觉,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做实验,很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共同探讨。俞祝良教授是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共同攻坚课题,推进项目的进度。他常常丢给学生一个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较为深奥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翻阅各种文献,去开展研究,会不断挖掘,有目标地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和思考,吃深吃透相关领域的内容。

对于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中心团队而言,仿若世间的一切美好都浓缩进了这一方实验室,做实验、写论文的过程涌动着无穷的趣味、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常常是夜阑人静之时,实验室灯光依旧,映衬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这里是梦想启程的小屋,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是实现梦想旅程中的最佳搭档。

让高科技服务于残疾人生活

每个人都想拥有超能力,没有人愿意身体不健全,但当命运的残酷不可避免时,再大的苦痛也只有全力承受。幸好残疾人还有科学这双翅膀,可以实现带着梦想飞翔的愿望。

脑机接口技术结合了神经科学、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可以帮助那些肢体残疾、中风,以及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病人,建立一个大脑与外界世界交互的新途径。这项技术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本身有重大意义,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必将给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带来福音。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2000多万全身瘫痪病人,其中包括脑瘫脑萎缩患者、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意识障碍患者、渐冻人症患者等。不久前,由于冰桶挑战,渐冻人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脑机接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渐冻人患者因自身活动受限所带来的困扰,在康复医学、军事、智能化等多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谈到项目的前景,教师余天佑充满信心。他认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实现让残疾人在轮椅上与外界交流、浏览网络、控制电视等,丰富他们的生活。

目前,团队正在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手段进行人脑信息处理机制的探索,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四川成都八一康复医院等合作,研究如何利用脑机接口技术辅助诊断、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或加速康复。这些研究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李远清说:这项技术一旦研究成熟,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会产生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不需要由肌肉支撑完成肢体动作,也不用接触外界的设备,只要借助仪器从人脑中获取命令,来控制外部设备。在脑机接口技术的帮助下,残疾人可以实现对外交流,这可以让他们的平常日子过得更有质量。

当然,大脑以及思维意识活动是极为细密而繁杂,研究中心目前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也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脑机接口的广泛应用,注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必将是一次持久而艰苦的科学征途,对于每一个团队成员而言,显得任重而道远。

他们期待着:有那么一天,当我们漫步在绿草如茵的操场,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快乐地踢球。在电脑上,可以让残疾人忘掉疾病的痛苦,开心地用意念操控对象,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快评】北清,请放开那些状元 下一篇:在重理工,让青春完美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