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全国模范教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童庆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6月14日18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童庆炳先生1936年12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连城县莒溪乡莒溪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艰难的生存环境和贫困的乡村生活造就了他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性格,美丽的家乡山水孕育了他的灵心慧性和诗意情怀,慈爱的祖母和刚强的母亲在他的心田里播下了仁爱正直的种子。
童庆炳先生于1949年从莒溪小学升入连城县第一中学初中部,1952年考入龙岩师范学校,1955年被选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58年留校工作,此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任教。1963至1965年被派往越南河内师范大学任教,1967至1970年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任教,1980至1983年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1985至1990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96年被派往韩国高丽大学任教,2000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2000至2009年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童庆炳先生从教60载,一直奋斗在文艺理论教学和研究的第一线。他是北师大文艺学博士点的主要创建者,也是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的领路人。在我国文艺理论界,他是新时期以来的重要领军人物,在文学审美论、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文化诗学、中国古代美学、《文心雕龙》研究等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他主编的多种文学理论教材被全国高校广泛使用。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和文艺理论建设,献给了他所挚爱的讲台和深爱的学生。童庆炳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1984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并被任命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
童庆炳先生一生命运坎坷,经历过多种多样的时代风潮,也由此磨砺出他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鲜明的学术人格。在特殊的历史关头,他都坚持说真话,吐真言,把原则问题放在首位,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操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童庆炳先生又是性情中人,他童心永驻,朴素真淳,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包容豁达,不走极端。这种生活审美化的人生志趣和外柔内刚的学术人格是他安身立命、教书育人和著书立说的重要支点。
童庆炳先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文艺理论家。新时期以来,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领域勤奋耕耘,锐意进取,取得了众多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意义的科研成果,先后出版了《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文学审美特征论》《童庆炳文学五说》《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现代诗学问题十讲》《童庆炳谈文心雕龙》等多部文艺理论著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在这些论著中,童庆炳先生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文艺理论思想,如审美特征说、内容与形式相互征服说、社会心理与艺术文体二重中介说、文学文体三层次说、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张力说、文化诗学说等。童庆炳先生的文艺理论研究体现了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审美感受、高度的语境意识、强烈的现实关怀和辩证的思维方法。
童庆炳先生是一位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文艺学学科带头人。20世纪80年代初,童庆炳先生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协助其业师黄药眠先生于1983年成功申请了全国高校第一个文艺学博士点,并于1985年招收了全国第一批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而使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站在了全国文艺学学科的最前列。在当时文艺理论界新旧理论相互激荡、热烈对话的历史氛围中,童庆炳先生大力倡导并带头实践“桥梁”说,甘做沟通中国与西方、保守与激进、旧说与新说之间的“桥梁”。正是由于这种“桥梁”式的宽阔胸襟和开放姿态,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在黄药眠先生去世之后,能继续释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其时全国文艺理论界英才云集、开放创新的一个中心。童庆炳先生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一方面精心培养本学科的青年才俊,一方面又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有效地改善了文艺学学科的队伍结构,加强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文艺学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中,童庆炳先生一直践行着“和而不同”的团队精神,既承认、尊重不同成员的个性和志趣,又鼓励中心成员相互尊重,相互协作,能够一起共事、谋事和做事。正是依靠这种团队精神,十多年来,文艺学研究中心在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完成一系列重大课题和攻关项目的同时,每个成员又在自己感兴趣和有专长的领域大展身手,以高品质的学术研究建立了各自的“学术根据地”。
童庆炳先生是一位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文艺学学科开拓者。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创始人黄药眠先生去世,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到了兴废盛衰的紧要关头。危难之中,童庆炳先生毅然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与程正民老师一起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砥砺奋发,在10年中发起并完成了“四大战役”:1986至1992年,组织以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主体的20人团队,完成了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西比较文论研究”,其成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卷)。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中西比较诗学著作,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1990至1994年,再次以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为主要力量,完成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五年间出版了“心理美学”丛书共15本。这套丛书把我国文艺心理学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国内学界好评如潮,并于1995年荣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3至1994年组织出版了“文体学丛书”5种和“文艺新视角丛书”5种,这些著作多次重印,影响巨大。1990至1997年编著出版了两部高校教材《文学理论教程》和《文学理论要略》,前者修订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已被500多所高校选作基础课教材,后者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使用。这两套教材广泛吸收、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论成果,被誉为文艺理论学科真正的“换代”教材。新世纪以来,童庆炳先生又提出“回归原典”的教材编写理念,并带领学科全体成员编写了以《文学理论新编》为龙头的“文艺学系列教材”共10本。这“四大战役”成为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谷、重振辉煌的转折点,一个濒临崩溃的学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并跻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
童庆炳先生是一位用全部生命广育天下英才的教育家。童庆炳先生的一生为讲台而生,为学生而生,为教育而生。他60年如一日,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转化为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他把每一次上课都当做“人生的节日”,总是以最细致的准备、最深刻的思考、最独特的感悟、最充沛的热情、最饱满的精神、最明朗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多年来,他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10多门新课,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准备,从不重复使用讲义。他的讲授内容观点清晰,逻辑性强,情理交融;他的教学方式循循善诱,平等交流,春风化雨;他的课堂语言发自肺腑,抑扬有致,入耳入心。童庆炳先生是一位严师,他严格教导学生的故事在一届届弟子中口耳相传;他又是一位可亲的长者,真正能够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质疑辩难,教学相长。他辛勤培养的一大批人才已成长为学界的重要力量,如罗钢、王一川、孙津、丁宁、陶东风、黄卓越、周小仪、李春青、蒋原伦、杨乃乔、邹红、唐晓敏、赵炎秋、陶水平、王柯平、李建盛、裴亚莉、赵勇、郭宝亮、王珂、吴子林等。
童庆炳先生是中国当代最知名的硕士作家团队的导师,同时他自己也是一位作家。20世纪80年代,他曾身体力行,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与其夫人曾恬合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80年代后期,一大批青年作家涌现出来,他们求知若渴,提高自身人文知识水平和文学理论修养的呼声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实要求,童庆炳先生积极与鲁迅文学院何镇邦先生合作,在1988年开设了“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这个研究生班汇聚了当时已崭露头角而日后成为当代文坛主力的优秀作家,如莫言、余华、刘震云、毕淑敏、迟子建、严歌苓、刘恪等。童庆炳先生在这个作家研究生班上讲授了《创作美学》课程。在这些作家的感受和评价中,讲台上的童庆炳先生“认真、洁净、儒雅、温和”,“闪烁着温润高贵的人性光芒”,学识渊博而又深入浅出,讲述流畅而不急切,精细而不繁琐,理性而不艰涩,充分展现了文学的美丽和魅力。其后童庆炳先生又担任莫言等多位作家的硕士论文导师,指导他们写出了创作经验与文艺理论相结合的硕士学位论文。这次作家研究生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缘于童庆炳先生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也是他将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这次实践促进了新时期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文艺理论有力助推着创作艺术的提升,创作实践又不断丰富着文艺理论的内涵。童庆炳先生从此与中国当代作家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一直关注、关心着这批作家的创作和成长,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已成为文坛佳话。近年来,童庆炳先生又大力支持建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并担任了国际写作中心的学术委员会主任。
在这一切背后,是童庆炳先生终生奉行的用生命教学、以生命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他曾经说过:“真正的教师应该是用全部的生命书写自己职业的人。他的感觉中要有学生,他的感情中要有学生,他的想象中要有学生,他的理解中要有学生,他的思想中要有学生。必要的时候,他的装束、他的仪表、他的手势、他的微笑,他的生命活动中的一切,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为依归。教师的生命是宝贵的。他的工作,不仅仅是用话语,是用全部心灵,是用全部生命,是整个生命的投入。他的生命永远属于他的学生。”
童庆炳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相信,一个把全部生命献给学生的师者,他的精神必将会在学生的生命中发扬光大。
薪火相传,师魂不灭!
童庆炳先生永垂不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党委书记刘树琪赴沾化看望“第一书记” 下一篇:淡如秋水 纯如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