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印度医学院学生不当专业外科医生

印度医学院学生不当专业外科医生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印度医学院学生不当专业外科医生 2012年09月14日 12时讯

印度南部Tamil Nadu州的公立医学院教师缺额几达一半,有些课程因为没有教授讲解,学生只能自己死背课本。各医院也面临专科医生不足的现象,其中又以外科医生最严重,而在医学院深造的研究生,大多没有意愿参加培训成为专科医师。其中最严重的为心脏手术科,教授不足额高达80 %、神经外科及血管外科各有50%,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法医学及解剖学的老师。

早在两年前,有鉴于专科医生的不足,该州政府就向中央政府极力争取扩增外科专门医生的名额,但是医学院的研究生,显然对当外科医生的兴趣不高。因为在医学院毕业获得全科医学学士学位(MBBS)后,如果继续深造,需再花3年的时间学习专业手术课程,大部份的研究生都已经具有医生资格,也有不错的工作,因此大都满足于现况,认为没有必要再花长时间的训练来成专业外科医生。

公立医学院学生们认为,乡下地区缺乏专科医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不合理的规定,以前公立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如果不在公立医院服务3年,依规定政府要罚缓50万卢比(5 lakh),现行规定则要服务5年,否则将罚以250万卢比的罚款,他们认为,当受完专科医生的训练,就快要30岁了,在都市的大医院会有许多的医生缺额等着他们,相较之下,为何要去选择一个在偏远乡下且收入不如城市的公立医院服务?,

一位医院的高级行政主管说,现在年轻的医生选择当专业医生,不是以兴趣作为考量,而是以将来有更好的前景来选择。早期选择以心脏手术科和麻醉科的人最多,今天则是以放射科较热门,因为放射科的医生工作较轻鬆,同时收入也更多。对于目前专科医生不足的问题,他们将与教育当局就法令鬆绑、增加医学院研究生及准许受过专科训练的一般外科医生,来教授一些目前仍无教师上课的课程等方向进行磋商。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印度医学院学生不当专业外科医生

驻印度文化组综合摘译自 2012.8.3 the Times of India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英国拨款为学习成效不佳小孩加强课业辅导 下一篇:越南推动2012-2015年教育培训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