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中小学校首次出国招生
当国内对留学低龄化争议颇多的时候,北京的中小学生也开始主动出击国外生源市场。今年2月份北京私立汇佳学校面向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招生,该校校长王家骏还亲赴韩国,面试韩国小留学生。
尽管此举不乏争议,不少人认为这是在做秀,但不可否认的是,瞄准国际生源的不只汇佳一所学校,北京市汇文中学等学校已获准接收外国学生。北京市教委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丁红宇告诉记者,北京的小留学生目前已超过两千多人。
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汇文中学和五十五中学就迎来了几十名“洋娃娃”。汇佳则已拥有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巴西、泰国等国的学生100多人,其中韩国学生就多达60多人,如同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越来越多的小老外来到中国是否意味着教育国际化已经来临?是否意味着教育背后的国际间人才竞争也更加白热化?
■交锋一:
当国外对小留学生说“No”时,北京为何敞开大门?
在每年北京举办的国际教育展上,不少北京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初中毕业后,能够到国外去读高中,但是不少国家都对这样的小留学生说“No。”
对此,中国出国留学服务中心留学业务部的王建梅女士介绍,现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反对小留学生留学,比如英国规定,不接受16周岁以下的留学生,加拿大也要求只有高中毕业的学生才能申请到加拿大留学,德国更是要求严格,必须是高考进入大专以上学校的学生才能申请。
对于为什么不欢迎小留学生,加拿大的非移民签证主管ALLAN MARTIN先生解释说,加拿大是移民国家,欢迎各国符合条件的人士前往移民、工作或读书,但留学是短期学生签证,学习结束必须离开加拿大。如果高中未毕业的中学生拿学生签证到加拿大读中学,直至完成大学甚至研究生教育,在加滞留时间过长,加拿大政府管理上很不方便。同时,加拿大管理部门也担心,如果学生在中国不能高中毕业,不能进入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学生,到了加拿大,也同样可能进入不了加拿大高等教育系统。而且如果这些学生在加拿大读完了高中因为学习成绩或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学,就可能滞留加国并带来很多问题。正是以上原因加拿大对小留学生说“NO”。
对于北京为何要对国外小留学生敞开大门,北京市教委对外交流合作处丁红宇处长谈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教育发展的程度,北京学校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进,有能力接纳外籍学生来我们的中小学就读。教育的国际交流有来有往,有进有出,我们有学生出国留学,就应该有国外的孩子来我们这里学习。同时,国外也有中小学生来我国求学的需求。
丁处长介绍说,中小学校招收外籍中小学生应当具备如下资格:有相应规模的生源和办学需求; 有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以及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据悉,这种趋势在国内各大城市成了一种趋势。目前,上海有31所供外国人就读的学校,涉及幼儿园、初中、高中和补习中心,有些中学还设立了国际部。而1995年,这样的学校在上海只有5所,最多只能容纳600个外籍学生。今年仅上海各中学,就有500多名外籍学生,分别来自10个国家: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巴西、泰国……简直成了个小联合国。外国孩子的家长认为,中国以后是他们的贸易伙伴,上海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孩子现在在中国学习,是在结识日后的合作伙伴。
对此,北京汇佳学校的王家骏校长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一直都特别重视汇佳的学生与国际间的交流,因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和交流也越来越多,我们是要等到那时才走出去,还是现在就走出去、请进来更好呢?显然后者是更加明智的选择。王校长还介绍说,在出国招生之前,汇佳就有不少学生已经作为交换生到国外学习,国外也有不少中小学生来到汇佳,这些国外的孩子来到汇佳之后,对于中国孩子了解世界非常有好处,而且他们有不少还成了好朋友。
■交锋二:
教育国际化是否意味人才争夺渐“早”?
以前,人们认为国际间的竞争在于资源、市场方面的争夺,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的人认识到,国际间的竞争在于人才之间的竞争,这也是教育国际化的深层原因所在,那么,越来越深入的教育国际化是否意味着人才争夺越来越早呢?
对此,教育专家认为,小留学生的流入,可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将来也会有更多较高的知识层次的人留在中国工作,有助于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这也是为什么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将人口迁移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捷径的原因所在。比如美国,高等教育每年为美国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而且最终会带来几十万的人才流入,现在美国各高校里,研究生一半来自国外。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将来会留在美国工作,他们在成才以后的各种创新能力首先给美国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美国的科技发展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国科技精英的引进。可以说,高等教育已成为美国最为有利可图的产业,这也是美国在高技术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的根本原因。因此,引进小留学生也是教育国际化在人才竞争方面的必然反映。
现在北京的不少中小学校出击国外教育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这种的需求。汇佳的王校长说他自己去韩国招生时感受特别深刻。在韩国,汉语非常流行,人们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有不少父母对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如数家珍,因此,他们也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到中国更加系统地学习汉文化。而且他们也非常看好中国的教育,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好。王校长说,他们在招生调查中还发现,甚至许多欧洲的华语区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到中国读书,这都表明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认同。
正是由于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国家在小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方面也出台了更加宽松的政策。从2月1日起,教育部、公安部、外交部做出规定,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全日制学生短期出国参加政府间交流项目或者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访问考察、培训以及国际比赛等对外交往活动,原则上均可以持因私护照。规定还明确,持有因私护照的在校学生出国签证由所在学校或者学生本人直接向外国驻华使、领馆申请办理。
对此,北京市教委对外交流与合作处丁红宇处长说,招收小留学生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参照国际通常做法。同时,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这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对外交往能力的人才,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声誉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北京接收小留学生的方针,丁红宇处长说,我们一直在放开,至于说放开速度,一方面要根据外籍中小学生来华求学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决定于我们的接纳能力,他还表示对于北京市中小学校接纳外籍学生还将继续放开。
■反思:
小留学生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
国外的孩子来到了中国,再次对为何中国小留学生出国存在的问题引起反思。
教育专家认为这和某些家长的放任思想有关,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好比像一根橡皮筋,适应性很强,想拉多长就拉多长。将孩子送到澳大利亚去读高中的杜女士说,以前她的孩子各方面生活能力很差,现在她把孩子送出国之后,他很快就适应了那边的生活,生活自理得很好,杜女士委托的亲戚都说,感觉他和以前判若两人,周末去姨妈家吃饭,再也不是像以前那样自己先找个位置坐下来,而是为所有的人搬好椅子,待大家都坐定后,自己才坐下。以前他哪里会这样呢?杜女士说,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她以前想都难想的事情。
但是,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研究所的戴凡老师认为,家长可以考虑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锻炼,使其更有独立能力,更能适应社会,但是也要考虑到他毕竟是个孩子。橡皮筋拉得太狠是会断的。让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像大人一样去生活,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将是很不利的。戴凡老师认为,让小孩子出国留学,使他在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就要去很独立地学习生活,会使他没有依靠感和依赖感,很容易感受到挫折,对成年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人的态度都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戴凡认为孩子要出国留学至少应当在度过青春期之后。
王家骏校长认为,孩子出国教育问题的关键是留学的学校能否真正有效地将孩子管理起来。孩子远离父母出国留学,学校就必须对未成年的孩子负起监护的责任和义务。王校长介绍说,在汇佳没有出国招生之前,汇佳每年也有不少孩子出国留学,但都是在老师的陪同之下。陪同的老师主要在孩子的心理上做好工作,使他们尽量减少不适应和孤独感。
现在汇佳自己也开始招学生进来,他们就更加注重自身的管理。王校长说,他们对这些来到中国的小留学生实行温馨管理和假日管理,使孩子们在群体中生活,没有孤独感。
王校长总结汇佳的管理和教育提醒家长,大撒把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危险的。他说怎么克服心理的孤独,怎样同时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都是家长在孩子出国之前要仔细和反复考虑的,本着对孩子的负责,家长甚至要做一番详细的调查之后才能做出选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在日留学生就职依旧艰难 下一篇:出国留学合作办学热 专家提醒提防"克莱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