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公选课的教学原则之管见
陈国恩
摘 要: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文学类公选课,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审美实践,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正确的方法,不是把中文专业的相关课程简缩了来应付了事,而是根据非中文专业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原则。具体说,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文学类公选课不是降低课程的难度,而是要调整讲授的角度;要以问题为导向,展现文学欣赏和审美批评的思维过程;讲解中要超越专业界限,努力贴近学生的日常人生经验。这些都是为了适应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特点,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文学类公选课;非中文专业学生;教学原则和方法
作为加强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一项措施,现在高校普遍开设了数量可观的公选课。我承担的一门公选课是《文学欣赏与批评》,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迄今已经讲了多轮。期间碰到过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在提出来,意在抛砖引玉。
非中文专业学生,即理工科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其特点一般是长于逻辑思维,而在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方面相对有些欠缺,开设文学类的公选课就是为了提升其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一般的理解中,这种补缺性的公选课,无非是把面向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文学类专业课内容精简和缩减,降低标准,以迁就这些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水平。但我在实践中强烈地感到这样的指导思想不正确,按这样的指导思想来安排课程内容,确定讲授方式,肯定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主要原因,是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按中文专业学生的标准来看待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仅从文学修养这一方面来比较,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水平不如中文专业的学生,而没有认识到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其他方面完全可能超出中文专业的学生,他们来选修文学类的课程,其实并非要达到中文专业学生学习文学类专业课的目的。他们有自己的期待和需求,比如要体验一下文学的审美过程,未必想深入堂奥,成为一个批评家。又比如要了解一些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经历一番“批评”的过程,看专家如何从一部作品中阐释出他们不曾想到的意义或价值,享受这一过程的创造性乐趣。如果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非中文专业学生对文学类公选课的要求或期待,我们就会对文学类公选课的功能和讲法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非中文专业学生对文学类公选课有他们自己的追求和期待,这要求我们在确定这类公选课的内容和讲授方式时必须有一些特别的考虑。这些考虑,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下述三条原则。
一、不是降低难度,而是调整角度
考进重点大学的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很强的。他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有不少人语文好,文学方面的修养也不低。他们进高校后选修文学类的公选课,或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或是要弥补一下中学偏课所带来的遗憾,凭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接受文学的审美熏陶和基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的文学批评,并非难事。因此,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接受能力低,通过降低文学类公选课的难度来适应想象中的水平不高的这些学生,显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我在开设这门课的初期碰到过一件事:当我从“有意味的形式”来阐释文学经典的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等时,有一个学生递给了我一张纸条,说老师你这样讲,似乎在重复我们中学语文课的内容,她希望听到一些新的东西。我理解,所谓的新东西是:(1)讲授中使用的文学作品要超越中学语文课本的范围,有他们所不曾接触过的优秀作品入围;(2)讲解要有新意,能为他们提供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这两点,我认为其实就是一个调整角度的问题。
所谓调整角度,是指要与中文专业基础课的讲授方式区别开来,按照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兴趣和期待选择新的切入点,向他们呈现文学经典的美和意义。我在这门选修课的“文学欣赏”部分,选择了这样一些“角度”:(1)“有意味的形式”,主要联系诗歌、散文及小说的经典文本,剖析文学形式、风格、语言、节奏及其审美的意义。(2)“思想启迪人心”,通过学术史上对一些重要文学现象评价的变化,思考文学以外的一些问题,如社会思想发展变化的问题和人性的问题。(3)“触摸作家心灵”,主要是从文本透视作家的心灵,感受作家丰富、复杂乃至分裂的心灵所经历的痛苦,从中体验伟大而崇高的感情,引导学生去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了解自我。(4)“精神流浪之途”,让学生沿着经典文本的美所暗示的方向展开想象,体验艺术欣赏中的心灵自由的状态。在这样的审美自由状态中,一切皆有可能,你欣赏的其实就是欣赏者自我的智慧、信仰,心灵的律动。这些“角度”,都是从主体审美活动与文本的审美特点互动过程中提取出来,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的具体过程,让其体验美的文本所具有的魅力。这不是把课程的难度降低了,而是转而按照非中文专业学生更愿意关注和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内容,把那些适合于这些学生的内容分解到一些相互具有逻辑联系的专题中去,按照这些专题本身所包含的新的理解方式来展示文本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审美创造的乐趣。
二、以问题为导向,展现思维过程
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选修文学类公选课,目的不是全面掌握文学史知识,而只是一种“业余”的关注。因此在确定讲授重点时不必局限于中文专业某一基础课的范围,不必追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全可以横跨多学科,围绕审美和批评的焦点自由地组织讲授的内容。比如可以引入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气和活力。同时,这又意味着可以以问题为中心来设计不同的教学单元,各单元所依托的核心问题之间保持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组合起来就可以向学生展现思考问题的不同环节。这样的思考过程,是超越学科界限的,是贴近人生与社会的,可以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提供思考社会人生问题的某种方法,从而给他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前述“文学欣赏”的部分,我依据欣赏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设计若干专题,便是参照了“以问题为导向,展现思维过程”这样的思路。而在“文学批评”的部分,这一思路贯彻得更为自觉。很明显,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一般不是为了从事文学批评才来选修这门课,他们的目的大致是想一探批评的奥秘,看看老师如何从文学名著中阐释出有意义的“意义”,感受一下这一过程的思维形式。因此,我在“文学批评”的部分也设计了几个专题:
(1)“从问题开始”。这是结合我自己的科研实践,向学生展示文学批评如何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把审美感受转化为你所理解的意义,再对照学术史上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理解,确立起你自己的基本观点。比如丁玲的《在医院中》,在丁玲受到不公正批判时,有人把这篇小说读解成丁玲个人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大暴露的标本。粉碎“四人帮”后,严家炎先生借着思想解放的东风,以审美分析为基础,提出小说中的陆萍讲卫生、对伤病员充满同情,代表了先进的文化,断言陆萍与解放区环境的冲突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冲突,从而肯定了丁玲的创作。这是把一篇小说与时代的变迁联系起来,讨论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即由于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考虑问题的方法被时代所认可,对同一篇小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判断,提出了新的见解。
对一些重要文学现象的研究同样如此。比如,关于五四文学传统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任何进一步的研究都必须参照两个坐标,一是学术史的背景,二是现实的条件。从学术史背景看,五四其实有两个传统,一是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二是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对五四传统的理解,长期来就在这两个点上转来转去,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不同政治力量的现实诉求。即使同一个人,如毛泽东,他对五四的评价在不同时期也是有所侧重的,反映的是他基于对中国革命的理解而采取的不同政治策略。今天研究五四传统,就不能离开学术史上对这一问题的认知。那么,当下情势对五四传统的理解又有何影响呢?由于改革的深入,当下有一些学者对激进主义思潮提出了批评,有人进而质疑五四,认为中国后来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问题都与五四的激进主义有关,他们要回过头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其实,弘扬传统文化是对的,但把五四小传统与中国文化大传统完全对立起来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这其中涉及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关系。但可以明确的是,五四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变革,它在承接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把传统文化引向了现代化方向。面对学术史上的争论和当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我们再反思五四传统就有一个从什么立场出发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从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来质疑五四,否则就是倒退。也不应该从海外新儒家的立场上来质疑五四,因为海外新儒家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后现代的西方社会所具备的弥合社会矛盾、营造和谐关系的功能,而五四先驱则是痛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面对内忧外患时的无能为力,它对个性的压抑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思五四,就是要从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的结合上来推进,要有助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这样思考问题,是在与学术史的对话中进行的,又包含了对现实问题的回应。我通过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在与学术史对话和关注现实重大问题两相结合中来思考的习惯,强化问题意识。这种习惯的养成,其意义显然超越了文学研究的范围,对学生今后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乃至思考社会人生问题也是有帮助的(陈国恩:《反思五四必须坚持现代性的根本立场》,《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2)“寻找新角度”。从与学术史对话和关注现实的双重过程中发现真问题,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寻找新角度的过程。我同样是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向学生展示这一过程的。比如,众所周知,关于沈从文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再来研究沈从文该如何着手?我引导学生超越已有的沈从文研究成果,思考沈从文的独特风格与道家艺术精神的关系。这是因为沈从文的田园牧歌的风格已为大家所熟知,再从风格这个角度深入下去难有重要的新发现,因此需要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切入点。沈从文的田园牧歌风格与道家的人生信仰及处世态度联系十分紧密,这就是一个新的切入点。说它新,是因为从学术史看,这个问题还没有受到学界的重视。从对象的存在属性出发,通过与学术史的对话,发现这样的具有学术含量且对于推进沈从文研究又十分重要的新命题,既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进展,又是进一步推进研究、最终写出有分量学术论文的非常关键的条件。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问题意识在文学批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问题意识的具体落实途径,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陈国恩:《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12期转载)。
再如长篇小说《狼图腾》,它出版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今天如何看待这种争论和这部小说的意义,要取决于你从何种角度来读这部小说,是从生态和谐的角度还是从丛林法则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来阐释这部小说的意义,比如能不能思考《狼图腾》与中国形象的关系问题?能。《狼图腾》向世界展现的中国形象,实际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在生态问题上它的思考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前沿的现代“中国”形象。二是它倡导反抗和斗争的精神,从中国近代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背景上来反思民族性缺陷,因而占据了谈论狼性的道德高地,虽然这会向世界展现它难以抹去历史创伤记忆的一面。三是对《狼图腾》的批评或出于藏拙的策略考虑,或出于中国目前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但问题是中国还不是一个能够主导世界的强国,片面地顺应西方的价值观并不能减少或避免与西方的冲突。对这种和平主义的善良愿望,我认为《狼图腾》反倒有一点提醒的意义。这样来理解《狼图腾》,实际既回应了关于这部小说的争论,更重要的是你站在新的思想高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看法至少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陈国恩:《<狼图腾>与中国形象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3)“顶层设计”。当问题逐渐明晰起来后,被把握到的问题本身便会以其自身的逻辑引导思考者去探索表达的总体结构,而其真正的指向是使研究对象的意义更深刻、更完善、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在实际研究中,顶层设计往往是研究者经历了内容和形式相生相克的过程、最后达到其能力和学识所能保证的高度。比如研究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鉴于众说纷纭的状况,首先需要有一种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来把依据现有理论难以统一起来的现象统一起来,使之呈现为一种延续时间更长而又能找到历史依据证明其存在的文学思潮。这个定义可以从先驱者的探索中得到启示,并加以发挥。比如可以认为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历史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要归功于启蒙主义思潮的推动,但同时又要超越启蒙主义的思想自由的水平,达到情感解放的高度。以这样的关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就可以划分出它的萌芽阶段、成熟阶段、衰落阶段、转型阶段、发展阶段和消亡阶段。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探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中的具体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具体问题的探讨,又要经历一次顶层设计。比如,探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转型,就会涉及转型的背景、转型的过程、转型的机制、转型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这样的顶层设计,只能是遵循问题本身的内在逻辑来展开,而又要把相关的思考与文学史自身统一起来,既是一个思维的逻辑自恰的过程,又是一个历史求证的过程。如果逻辑与历史不相协调,就要修改现有的观点,或者去发掘新的材料,对历史材料进行新的解释。对历史做出新的解释是完全可能的,并且往往是学术研究取得突破的一条重要途径(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文学批评的课题还有“批评的方法”、“语言的表达”等内容。在选修课中探讨这些问题,目的不是要求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真正进入文学批评的领域,而是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过程,感受到怎样从常见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从而来分析它,解决它,使他们经历一番思维形式的操练,从而有可能举一反三,去面对和解决他们以后工作和人生中会面临的挑战。
三、超越专业界限,贴近日常人生
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讲解这些文学研究中的专题性成果,学生能不能接受,或者说有没有兴趣呢?有,而且我在实践中强烈地感受到这样做的效果很好。这里的关键,是如何选择讲授的内容。太专业的内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缺乏兴趣,或者不容易接受,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我的体会是,选择的标准应该是在校大学生一般都比较关注甚至喜欢。要一般大学生都比较关注或者喜欢,那就只能是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文化问题,或者是拥有广大读者、在大学生中很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前述五四文化传统,属于在校大学生都会关心的文化问题,因为五四所确立的价值观念,对于今天的大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传统和中西文化的关系、确定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换言之,这一问题已经跨越了专业的界限,被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所共同关注。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而又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未来命运的人,都不会漠视五四的意义,所以提出从什么立场来反思五四传统这样一个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对他们会有吸引力。
前述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的关系,之所以对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是因为沈从文在大学生中影响很大。许多学生,不分文理专业,都欣赏沈从文小说浪漫抒情的田园牧歌风格,欣赏他的小说对人性美、人情美、风俗美的如诗如画的描写,欣赏他小说语言的那种诗性意味。虽然这一论题中的道家艺术精神专业性很强,但道家的观念其实早就渗透到了普通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只要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他或多或少都会在其文化意识中带点道家的因素,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反映到意识层面,对其思想和行动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授课时只要把握住沈从文小说对一般大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审美方面,把握住他小说风格中的道家艺术精神在日常人生中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在分析时想方设法地靠近这些学生的个人日常经验,借助通俗生动的语言把这些美的意味和思想的精粹传达给学生,要唤起他们的共鸣并非难事。学生,哪怕是理工科的学生,都是能够理解并有兴趣进一步思考的。通过这样的思考,他们可以把个人的审美实践和人生经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向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开设文学类公选课,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一项重要措施。不过这一举措如何落实得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使学生喜欢听,而且让学生听后受益,既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又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课题。我的上述想法,仅是一得之见,而之所以在设计中侧重于依凭我个人的科研成果来讲授,主要是考虑到这样讲起来比较生动,也更具体,学生容易受到感染和启发。
[本文为湖北省和武汉大学教研项目“文学类公选课体验式教学法研究及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上接第72页)由上述分析可见,当爱玛遇上查理,因彼此大异其趣而似乎是一个错误,并由此而必然导致一场悲剧,但只要他们不坚执于己端而积极思考并努力实施相互融合之道,应当完全有可能获得爱情及婚姻的幸福。若推而广之,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每个人都完全有可能遭遇与自己不那么志趣相投的同伴,不理不睬抑或针锋相对很有可能两败俱伤;反之,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却能相反而相成,收获意想不到的幸福。于是,当爱玛遇上查理,可能因其相异而更富情趣,也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禺. 曹禺选集[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M]. 周克希译.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3] 王永慧,彭倍编. 中外文学作品选读[C]. 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2007.
[4] 萨特. 存在与虚无[M]. 陈宣良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5] 叶启绩,林滨,程金生编. 20世纪西方人生哲学[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西蒙娜·德·波伏瓦. 第二性II[M]. 郑克鲁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7] 李健吾. 咀华与杂忆:李健吾散文随笔选集[C].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历史主义视域下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研究”(AHSK11- 12136)的成果]
(本文原载于《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2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