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考前期——慎重对待职位选择,不要急
根据历年来对报名期间每日数据变化的跟踪分析,可以看出,报名前期会迎来一阵报名高峰,反映出考生们积极迎接考试的迫切心情。但是中公教育专家则建议考生们,在报考前期不要过于心急,可以适当等待,以静制动、静观其变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考生可以首先登陆相关的报名网站,准确填写好相关信息。另外,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认真研读职位表,并且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满意、且条件基本符合的职位,保持持续关注。等到报考中期,能够看出一定趋势,且还有一定余地的时候,再进行报考。在选择职位时,如果对于自己的情况不够有把握,而且面对众多的职位信息,担心遗漏的话,那么也可以登录一些职位检索系统,或者通过别的途径进行一些准确咨询,听取参考意见。因此前期报考要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慎重选择,提高选择职位的准确度。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建议大家在前期不要投机选择一些过冷,或者门槛过低的职位,因为这样的职位往往在后期都会引来众多考生报名。因此,考生们要谨慎报名,不要仓促决定。
2、报考中期——精确匹配,差异化报考
结合多年公务员考试辅导教学实践,认为从第五天开始,是考生报考的最佳时机。在中期报考过程中,考生们要注意避开竞争对手,关键是要做到精确匹配,差异化报考,也就是说要找最适合自己的职位。中公教育专家的建议很明确,考生在选择职位时,要综合考量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和职位的各项要求,选择自己能达到的要求最苛刻的职位。职位的要求会限制你的竞争对手,你的条件就是优势。比如我是中共党员,我就选择中共党员的职位;我英语过了六级,我专门挑六级;我是硕士,我专门挑硕士的,本科的可以不去考虑。
3、报考后期——果断判断自身情况,适当地避热就冷,降低报名风险
在报名进入倒计时阶段时,报名的时间是越来越有限,建议广大考生应当立即停止观望,出手报名。要果断的判断自身情况,选择出一个适合自己报考的职位;同时要当机立断报名,不要犹豫不决。考生们要适当地给自己留出迎接资格审查的时间,也就是说,考生提交报名申请后,还要等待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才预示着报名结束。如果考生留在最后一天报名,那么报名的风险就会加大,如果一旦审查没通过,很可能就与此次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失之交臂。
在报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参照中公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数据研究中心的报考情况数据分析,可清楚得知哪些职位竞争最激烈、报名人数最多,哪些职位无人报考等,对于还在观望的考生来说,为了获得更高的录取机会,可以尽量避开竞争比较激烈的职位进行报考,可以适当考虑无人报考职位。
对于已经报名了的考生来说,要每天及时查看自己所报职位的资格审查结果,在不能通过审查时,还能利用余下的几天时间报考其他职位。如果考生第一次报名审核没有通过,就要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拒绝理由。如果是因为信息不完整就要及时补充信息;如果专业不符,要及时调整报考职位。
报名的后期,报名的人数是继续增加,那么给报名网站带来的浏览压力也会增加。如果考生在报名过程中,遇到提交报名信息时网页无效、没有提交成功的情况,那么还得重新填充报名资料,考生此时更应稳住心神。如果因为抢时间而将填写资料草草带过,一旦因此未通过审核,那考生一年的辛苦准备也白白浪费了。考生可在报名前可以先将自己的报名信息都记录在Word或者txt文本里,提高效率。
考生报名时应尽量避开报名高峰时段,选择系统不太繁忙的时间段进行报名,以保证自己的报名工作可以顺利完成。一般来说,每日上午8时——下午4时以及晚上10点之前都是报名高峰时段,而每日晚上10点以后至次日凌晨7点,以及下午5时左右都为报名系统不太繁忙的时段。
误区一:盲目跟风或热衷于报考“没有专业限制”职位
首先,中公教育专家针对“热门”职位这个给大家做一分析,我们很多同学,在报名的时候,没有仔细权衡自己的优、略势,谨慎报考,而是仓促的决定自己的报考职位,或者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放弃了对自己人生中谨慎的一次主动的把握,可能直接导致公务员考试失利。
【示例】2012年最热门的职位——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报考人数达到了4124人,而该职位计划招录人数只有1人。
以上就说明考生在仓促中盲目填报报考职位,没有意识到高度竞争的情况。
其次,关于专业的问题,要进行一个辩证的一个看法和思考,所谓“冷门”,一定相对“热门”而言,我们所谓的绝对的“冷门”,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职位需要和专业限制的,这个专业没有任何一个职位满足你,这肯定是不存在的,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你对自己的职位信息表没有进行通览和了解。或者是认为自己的专业比较冷僻而放弃,导致有的专业因为比较冷门未达到最后的录取比例人数而被撤销。
【示例】某个岗位录取人数是两个人,录取比例为1:5,那就意味着过线的话要有十个人进入面试,因为专业比较冷门,过线的人可能只有七八个人甚至只有五六个人,未能达到录取比例。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不要走一个极端,都去报名那些没有专业限制的专业,2011年国考报考大部门的热门职位都对专业、学历和基层工作经验方面要求较低,很多考生都填报这样的职位,这样就造成了职位填报的拥堵,大家看到的是大报考热门岗位,致使某些岗位无人问津,导致比例严重失调。
【示例】2012年气象局延续往年情况再度成为冷门,合肥市气象局、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等12个气象局无人问津。
同样的道理,你认为“热门”那么大家也同样会这么认为,势必造成血拼的局面,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报考时不要走极端。
关于应该怎样避免这种风险,考生应该怎么填报自己适合的职位?究其根本,广大考生应该先对自我进行全方位的定位,了解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可以清楚的在一张纸上写明自己的专业、学历、特长、适应能力等等情况,看起来一目了然,根据所分析的情况,在填报职位的变数中找到一个基准点,在填报过程中,考生应该在不同时段的关注你所报考的职位变数,竞争比例怎么变化,有什么样的趋向,对所填报的职位有一个规划。
最后,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要审时度势,不能盲从,更不能随便报考。
误区二:硕士可以报考学历要求为本科的职位
很多考生研究生已经毕业,并取得了硕士学位,但是在报考过程中看到报考要求为本科学历,就直接报考,结果审核没有通过,惨痛收场。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广大考生在报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报考条件选择职位,如要求学历为本科,那么硕士是不能报考的;如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那么硕士是可以报考的。
我们同学报考时应该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学历、政治面貌及基层工作经验,就近选择自己的相应追平的职位,例如硕士学位的考生尽量选择符合自己的学历要求的职位,这样竞争率会相对低一些。
【示例】有一个考生的最高学历是硕士,所学专业是产业经济学,他在报考中拟定了8个职位,有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行政学院等等,其中以国家发改委的这个职位为主,职位的要求是:基层工作经验两年、大学英语六级(2009年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在425分以上)、具有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较好的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同时必须是法学经济学方向,本科以上学士学历、中共党员。这些条件考生都符合。
在以上这种情况下,考生就应该考虑一下,他的情况是学历相对比较高的,那么在这个职位的要求下,他的优势是否可以体现,还要考虑到,他本身是学经济学的,而要求是法学经济法方向,并要求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这样,就应该再仔细地选择一下。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在看到供选职位的时候,不要马上给自己定位,因为在同等条件下,有很多考生关注这个职位,那么,考生就一定要衡量,在众多考生报名的同时,自己的优势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上一页[1][2][3]下一页
误区三:报考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成功率高
【示例】2012年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边检站科员职位,它招录的人数不是1个或2个,而是110个。
这样的招考职位对于考生来说概率会不会大一些呢?这样我们得看相对的比例,招考的人数多,但是报考的人数同样也会很多,报考的人数平均到招考的人数比例,它实际上跟几百个考生竞争一个岗位是一样的。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不要单一的考虑报考人数,还要综合全面的考虑报考的职位。
误区四:报考只因就业压力,因此只要考上公务员即可,其他无所谓
首先,我们从这位考生思想上来进行分析,这种不考虑各种因素,只是一味的为了就业压力、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简单的就把考公务员作为救命稻草一样仅仅抓住不放,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有误的。
其次,众所周知,中国人“家庭观念”是非常强,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身边工作,好照顾他们,成了家的更是不能离开自己组建的小家庭。所以中 公教育专家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在选报时要慎重考虑,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进行选择。
在纷繁的职位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职位,如同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不是靠几条原则能大彻大悟,一通百通的,大家要灵活运用,仔细抉择。在众多经验和案例中,领悟到自己的职位规划真谛。
希望大家在理性的思考和规划中,找到真正才尽其用,并且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自己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的理想职位!
最后,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在职人员一定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去选择适合的职位,什么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误区五: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中央国家公务员优势较应届生更大一些
中央关于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力度的精神,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多数职位将录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这是否意味着应届生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特别是县级直属机构将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时也招录一定数量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从而积极引导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
首先,在职人员有一定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有很多职位是要求有相关几层经验的,有的甚至需要3年或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就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平台,但是也不能忽视在职人员自身的劣势。中.公教育专家分析劣势有两点,一是内在原因,年龄、心里和各种生活压力都相对来说比较大;二是外在阻力,如工作,家庭等琐碎事情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双重因素导致在职人员信心受挫,备考失利。
其次,应届毕业生应该认识到自己优、劣势。劣势就在于工作经验缺乏,优势是他们拥有的知识都比较新、更新能力较强、适应能力强、应对变化的能力比较活跃、精力和体力也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所以应届毕业生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些优势,打好这次战役。分析优、劣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广大考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公务员考试通关技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下一篇: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