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毛”零食标注了10种添加剂。
9月23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辽宁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条例》规定幼儿园、中小学周边200米范围内不能有食品摊贩。昨日,记者对多所学校周边的食品小店进行了走访,发现屡被曝光的添加剂超标的“五毛”零食依旧盛行,其中不乏过期食品。
小学生青睐烧烤油炸食品
9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辽宁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小饭桌内容分成三节分别作出规定,成为最大亮点。《草案》提出,幼儿园、中小学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划为食品摊贩经营区域,不得占用道路、桥梁、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及其他不宜设摊经营的场所。
昨日,记者对市内部分中小学周边进行了走访。中午时分,记者来到石道街小学门前,路两边挤满了前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路边出售烤豆皮、炸串、棉花糖等食品的小贩正等待着即将来临的生意。
放学后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在小摊前等着摊贩烤炸零食。烤豆皮、烤肠、炸串……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记者观察发现,小学生对于各种油炸、烧烤食品尤为偏爱。专家称,油炸食品中的油反复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对人体伤害较大。
香辣口味零食受追捧
记者随后走进学校旁的一家杂货店,小店深处的货架上堆着五颜六色的小零食,现场混杂着多种零食的气味。2名背着书包的学生钻入店铺,拿起“面筋”“辣条”两包小零食,付给店主1元钱,撕开包装便啃起来。“好辣! ”“不辣不过瘾! ”两学生边吃边说。
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小店里的零食香辣过瘾,关键是便宜,5角钱一袋,所以每天放学都会来转转。“销量很好,香辣口味的零食最好卖。 ”店主告诉记者。记者又到市内多所学校附近调查,发现都有卖这种廉价小零食的小店。
记者问正在吃辣条的小学生彤彤,这个东西好吃吗?“辣得非常过瘾。 ”彤彤说,“现在辣条在学校非常流行,是放学后必买的东西,我的零花钱,大多数买辣条了。 ”记者又问老师和家长让吃吗?彤彤表示,放学以后买的,老师不知道。妈妈也不让吃,但是都赶在回家之前吃完了。
专家建议
低价零食暗藏隐患一大堆
记者就此采访了大连市体检中心营养部主任、首席营养专家孙承芝,她表示,一些非法生产小作坊为降低成本,提高口感,延长保质期,往往在食品中添加过量添加剂。这对于肝肾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很容易造成损害。为了在口感上更吸引人,这些五毛小食品生产企业往往使用过量的油、盐、辣椒、味精等调味品。儿童的味觉尚未发育完善,长期食用这类辛辣和味道重的食品,会导致味觉发生不良变化,容易出现厌食、挑食、不爱吃饭等现象。
“过低的成本很难保障产品质量。生产此类小食品的厂家多为小型食品厂或家庭作坊,为降低成本,往往在原辅料和包装上抠成本。 ”孙主任说,很多零食采用普通包装,而不是真空包装。在不是真空包装的情况下,食品里面的油脂会发生氧化,一方面导致口感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食品的营养成分也会丧失。因此,一些生产企业为防止油脂氧化,会在食品里加入大量抗氧化剂。
执法者说
发现问题食品可举报
昨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自开学起,该局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学校周边小摊贩、小商店的整顿,加大对学生零食的监督抽检力度,对发现的过期食品、劣质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食品和其经营者坚决依法查处。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市民一旦发现假劣、过期或 “三无”食品,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
触目惊心
“五毛”零食含多种添加剂
记者选购了多种“五毛”零食,这些小零食全都来自小厂家,包装简陋,记者翻看时手上沾满了油。记者注意到,仔细看这些食品,其中有的竟然已经过期,如一种生产厂家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的“过桥米线”,生产日期为4月12日,保质期为4个月,已然过期,但仍然摆在货架上出售。
记者拆开一包“辣条”,一口咬下去辣中带甜,口味较重。记者发现,虽然这些“辣条”的名字不一样,但味道却差不多。而且,这些零食无一例外地沾满油和辣椒,残留在空气中的味道更是历久不散。
为什么这些小食品如此吸引人,又存在哪些问题呢?在采访中,一些学生表示,小食品比较甜,味道比较浓郁,自己总是吃不够。记者通过对比这些“五毛”零食的配料表和食品添加剂目录发现,这些零食都是面粉、食用油、辣椒、味精等食材和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一袋净含量约30g的零食中,包含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少则八九种,多则近20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阿斯巴甜、丙酸钙、脱氢醋酸钠、甜蜜素、山梨酸钾、色素、防腐剂等。
一种备受学生青睐的重庆风味面筋,生产厂家是河南省漯河市的一家食品厂,配料一栏写着小麦粉等。记者注意到,这种净含量仅为28g的零食,添加剂一栏却写着甜蜜素、防腐剂等近20种成分,令人咋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事业单位“萝卜招聘”将整治 违规招聘者将... 下一篇:高校老师收2万元帮往届生改为应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