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严格推选和公众投票,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汪秀丽等10名教师榜上有名,张其星等8名四川芦山抗震救灾优秀教师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今年5月,教育部会同有关中央新闻媒体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推荐64名候选人,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各方面。
四川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张其星等8名教师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安全和学校财产,充分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师德。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推选委员会专门设立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为8名教师群体颁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据悉,教育部联合有关媒体连续开展了3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的优势,广泛、深入地宣传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传递了正能量。
1.汪秀丽(女),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
2.谢小双,上海市辛灵中学、风帆初级职业学校
3.俞国平,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
4.杨小玲(女),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
5.胡遂(女),湖南大学文学院
6.刘开吉,重庆警察学院
7.刘占良,陕西省商洛中学
8.刘志(女),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
9.孔庆菊(女,藏族),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第二中学
10.丑武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分院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四川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优秀教师群体
1.陈萍(女),雅安市名山区第一中学教师
2.高玉华(女),雅安市名山区第一中学教师
3.马开志,雅安中学教师
4.张其星,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小校长
5.郭昭祥,雅安市名山区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
6.罗国锋,芦山县芦山中学副校长
7.陈德蓉(女),芦山县国张中学常务副校长
8.薛春智,雅安市天全中学副校长
“职业学校就要围着市场转”
“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汪秀丽始终认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就是研究市场,不断创新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办在职业技能的紧缺口上。
1997年,汪秀丽决心大力开发计算机专业。当时在张家口市,拥有计算机的单位还是凤毛麟角。但汪秀丽认准了信息技术必将飞速发展的前景。她在全校教工大会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此来鼓励自己,也激励大家。当年,计算机专业一跃成为全校最大的骨干专业群。随后,她与国内知名企业紧密联办,与国内著名高校不断合作,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了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毕业生迅速占领了全市各个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领域,法院、银行、商业系统、建筑系统各单位争相到该校聘用学生,创出了学校计算机专业品牌,还为首都近百家知名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生始终供不应求。200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专业;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0年的一个夜晚,汪秀丽随意地浏览报纸,一则短短的百字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个亿新建20个机场。一个想法迅速成形——开发航空乘务专业。汪秀丽派出四路人马,奔赴首都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随后在张家口市三家媒体历史性地连续打出招收空姐的广告,从航空公司请来专业人士面试。面试当天,学校门前车水马龙,30个名额,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两年后,学校打开了深圳、海南、厦门等五大航空公司的大门,56名“空姐”、“空少”飞上蓝天,成为了河北省第一代航空乘务员。
自1998年开办了首个对口高考班以来,汪秀丽就明确了“一手抓高考,一手抓就业,两个拳头都要硬”的办学思路,成为河北省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主要输送基地。16年来,汪秀丽先后拓展了计算机、建筑、财会等7个对口高考专业,还下大力开办了美术高考专业,与天津蓟县中专联办了天津春季高考班,在就业类专业增设了成人高考课程,努力延长学生受教育年限。2013年以来,学校又抢抓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机遇,大力推进与高职院校的融通,先后与北京及省内7所高职院校洽谈合作,努力为学生开通继续学习的绿色通道。
在汪秀丽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下,学校创新设置了22个分支专业,形成了信息技术、航空乘务、动漫游戏、学前教育和餐旅服务五大专业群,为学校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要为孩子们搭建成才立交桥”
为了圆学生的就业梦、升学梦,这些年来,汪秀丽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坚持“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并重”的德育原则,全力推进“全纳教育”,使“我们的眼里没有差生”深植每一名教工心灵;创建了“课堂教学建构素质,文明养成规范素质,特色活动拓展素质,劳动训练强化素质,社会实践提升素质”的“五维”素质培养模式;组织开展的新生军训、技能大赛、成人仪式、为校服务、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积淀而成学校十大德育活动品牌,为学生留下终生难忘、受益一生的高中时代。
汪秀丽扭住教学中心、质量重心不放松,始终站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根据高考、就业的不同特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考核,依托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了育人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00名毕业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成就了孩子们成人成才的梦想,是职业教育为这些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把砝码投向工作那一端”
“因为有爱,才有激情;因为激情,才有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因为忠诚,才会有献身事业的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才会有不到黄河不回头的坚韧和执著。”在河北省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当中,汪秀丽这样解析自己。
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爬坡”年龄,身为女性,家庭和生活的担子也与日俱增。但职业学校办学,校长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了。1998年5月,因为全市职业教育现场会在学校召开,而家中3位亲人相继离世,汪秀丽却没有请假一天;2003年非典期间,当年学校对口高考首次冲刺天津大学单招考试,女儿在家备战高考,她却没有时间陪女儿,学校5名学生考入天津大学,女儿却落榜了;2004年,正当她奔波在寻求实训楼建设资金的路途中,90岁的公公独自在家摔伤了腿,她虽然心急如焚却赶不回来;2006年,原市第三中学(市艺术高中)并入学校,为了把艺术高考做大做强,她忍着腰椎病痛驱车1000多公里,远赴大连等地学校求取经验……
对亲人的愧疚,时常噬咬着汪秀丽的心,但她一次次地对自己说: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校长,应该知道,在个人和集体、在生活和工作的天平上,应该把砝码投向哪一端……
2000年,启动校园改扩建工程,汪秀丽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上,筹钱太难;不上,将错失发展的机遇,学校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最终,她还是大胆决策: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学校,要敢于用明天的资金来办今天的事业。
征地、拆迁,面对上千万的资金,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问她:“秀丽,行不行?”她立下了军令状:“只要我们几个班子成员还在,就一定将学校办好、建好。”
然而,一次开会当中,汪秀丽接了一个电话后,久久没有抬头,只见豆大的泪珠一颗颗落在桌面上,又是工程催款的电话。
看到校长为了学校建设如此为难,老师们纷纷要求把自己有限的薪水借给学校支援学校建设。就这样,在学校建设最困难的时期,大家三次慷慨解囊,共支援学校1850万元,许多教师甚至向亲朋好友借款支援学校。
崭新的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楼先后拔地而起,两个塑胶运动场相继落成,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6倍,建筑面积翻了4番,专业实训室逐步达到了85个。2013年6月16日,总投资约6000万元的综合实训大楼又破土动工,预计2015年底交付使用。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抢占了先机,也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17年的校长历程,大事难事数不胜数,每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与全体干部教工干在一起,冲在一线。清晨,她迎接全校师生的亲切笑容;夜晚,校长室经久不息的灯光,已经成为激励全校师生辛勤工作、刻苦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她的精神引领和感召下,学校人人都在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校园处处洋溢着奉献者奋斗者的激情,老师们虽然都很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组成了不平凡的团队,大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奉献,爆发出了职教人巨大的力量,为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家”
如今,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已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了国家重点、国家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2008年3月,汪秀丽光荣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抓住一切机遇宣传职业教育,连续五年提出的关于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严格就业准入制度等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几年来,汪秀丽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会议、论坛上介绍办学经验,成为了在全国职业教育系统享有较高声望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2012年6月28日和7月12日,她先后两次应邀参加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题座谈会,汇报了省市及学校办学情况,提出加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投入、尽快建立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等建议。
任校长17年来,汪秀丽先后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省管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杰出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现在,她正带领全校教职工全力冲刺国家中职示范校这一奋斗目标。在从未停歇的脚步中,一个新的职教梦正在她的心中回荡,那就是:办世界一流的中职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立业兴邦,最终用“职教梦”托起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二、谢小双
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好教师
——记上海市杨浦区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有一种爱,叫师爱;有一种关心,叫坚持。面对管教失败、自我放弃的孩子,他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们,以父爱般的真诚感染他们,一个都不放弃。他,就是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救火校长,用强烈使命感创造特殊教育奇迹
那一年,辛灵中学突发一起学生自杀事件,给学校和师生、家长带来极大冲击……谢小双临危受命,从包头中学调到辛灵中学,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当谢小双踏进辛灵的校园,眼前的一切让他震惊!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学生中来自离异、单亲、重组家庭的占63%,低保家庭的占1/3。学生绝大多数是行为不良、学习困难,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沉湎网络、小偷小摸的情况经常上演……
谢小双的震惊,不仅因为学生偏差的行为,更因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他知道,每一名成长困难学生的心灵,一定遭受过伤害;他们的经历,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苦辣。他更知道,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于是,谢小双立下了这样的目标——让人人成功,人人成才。他对教师们说,这个“成功”的定义是这些孩子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做一个好公民。
从此,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抚校园时,谢小双的身影便会出现;每周伊始,当学生照例到校开始一周的住校生活时,谢小双就会出现在某个学生家门前接他(她)上学;每月下旬,当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告一段落时,谢小双就会召开质量分析会,细致分析每个教师的教学、每个学生的状况,给出对策。
夏天,谢小双冒着高温,四处奔波,精心策划,建立起辛灵中学“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并不断完善。他说:“育德要育心,有了良好的环境,学生的成长就有了全面的支持系统。”
冬天,谢小双带领教师顶风冒雪走访每个学生家庭。这让家长感动:好多年没有老师来家访了,何况还是校长?这也让学生踏实:原来家访不是告状,而是一股寒冬里的暖流。
为了系统了解特殊教育的特点,谢小双主动去华东师大进修特殊教育学。为了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果,他携手杨浦区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布置法制教育展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他请求区心理教研活动中心组配合,组织有心理辅导、咨询资质的志愿者举办“我的明天如此美丽”心理咨询活动;他联合社区,合作召开了“杨浦区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座谈会”,为推进青少年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确保杨浦平安而积极探索……
在谢小双不懈的努力下,辛灵中学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学生从刚进校时不愿意来发展到初三毕业时不愿意走,每年初三告别会,毕业班的学生都会满含热泪拥抱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开,甚至有的学生毕业了还要求再回学校住一宿!
这一切,都源自谢小双的“一个都不放弃”!
司机校长,用深沉师爱拨正失足少年的脚步
学生晓黎,因为抽烟、逃学、沉迷网游、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被家长送到了辛灵中学。那年,她升初二,进校时染着黄发,穿着奇装,走起路来耳环、挂饰叮当响。
九月进校,“十一”长假后,晓黎就逃学了。当谢小双踏进她家,眼前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母女俩蜗居在一间小屋,家徒四壁,一片凄凉。原来,晓黎自幼父母离异,她随母亲生活,可母亲没有正当工作,靠低保生活,对这个不听话的女儿更是无力管教。谢小双心里很沉重:“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如果我们不拉她一把,再滑一步,她很可能一辈子无法回头。”于是,谢小双将她“请”回了学校。
可是两周后,晓黎故态复萌,再次逃学。谢小双再次家访,晓黎的母亲过意不去,劝谢小双“算了吧”。但谢小双不放弃,反而决定每周一早上,自己开车到晓黎家把她接到学校。
一次、两次、三次……从此,每周一的早上,晓黎都会享受“公主待遇”,校长开车接她上学。由于成绩不好、行为偏差而经常遭人白眼的晓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爱和呵护。这是校长对一个学生的爱,对一个学生的不放弃。终于有一天,这个叛逆、执拗的女孩提出不需要接了,她能按时到校。之后,她再也没有逃学。
校长谢小双的深沉师爱为晓黎筑起一座坚固的堤坝,抵挡住所有不良的诱惑。初三毕业,晓黎考进了理想中专,而两年前刚进校时,她5门课总共才100多分。
信使校长,用如山父爱解开失亲少女心结
《诗经》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学生莎莎就是这样一个弃婴,不知亲生父母是谁。独自抚养她的养父多次违法犯罪,并染上毒瘾。为此,少年莎莎饱受歧视和欺辱,不得不用拳头维护自己仅剩下的尊严,于是她被送到了辛灵中学。
进校后,莎莎依然孤僻、不合群,总是沉默地呆在角落里。家长的过错怎能让一个年幼的孩子承担呢?谢小双常常找莎莎谈心、聊天,节假日,谢小双也会带上水果、礼物上门看望他,给她父亲般的关爱,并告诉她,家庭不能选择,但前途可以靠自己创造。
中考前,谢小双得知莎莎因想念正在服刑的养父变得很忧郁。为了解开莎莎的“心结”,谢小双决定做一回“信使”。那天,他带着几位老师去青浦监狱看望莎莎的养父,将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一一告知。看到心爱女儿的照片,莎莎的养父流下了眼泪。“我在大墙里几年,都不知道孩子已经初三了!”他对谢小双说,“孩子跟着我没出息,我也没有能力照顾她,就托给你们学校吧。”由于担心女儿毕业后没人照管,养父甚至想让她留级,继续待在辛灵中学。
回到学校,谢小双将养父的话转告莎莎。心结解开了,莎莎的脸上露出了花季少女应有的笑容。谢小双又买了好多书送给她,让她和好书交朋友。校长的如山父爱支撑着莎莎考入了一所中专,彻底走出了生活阴影,迈向了人生新的旅途。
终身老师,用无疆大爱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有一份爱,不会因毕业而消散,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在辛灵中学,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对毕业生要继续跟踪回访至少一年。这个惯例,让学生们在走出校园后还能够继续得到老师的关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谢小双和老师们也因此继续资助和帮助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学生。对家庭困难、单亲甚至失亲的学生,谢小双会在每年春节请他们回到学校吃年夜饭,还给他们压岁钱。
直到现在,谢小双每月还给晓黎和莎莎充手机费。“我要和她们保持联系,万一她们的手机因为欠费而停机,我就找不到她们了。”谢小双说。因此,谢小双第一时间知道了晓黎的母亲因违法行为被判刑,没有人给她付学费。得知消息的谢小双立刻前往晓黎的学校说明情况,为她争取到学费减半,剩下的学费则由辛灵中学和谢小双共同承担。
谢小双给学生们的又何止是手机费、学费?没有父母呵护,没有经济来源,柔弱的小鸟如何抵御外界的风雨和诱惑?而每次接到母校校长的电话,都让这些学生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她们说:“谢校长,您放心,不管多苦多累,我们永不会再走歪路!”
辛灵中学的毕业生们都记得谢小双说过:“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那年,毕业一年的学生们回母校看望老师并要求回校住几天,重温在教师百般呵护下的集体生活并参加新一届毕业生的离别仪式,谢小双一一答应。在毕业离别仪式上,其中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眼含热泪对谢小双和全体老师说:“谢谢你们,我的再生父母,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那一刻,全场动容。
成功校长,用科学发展观培养整个教师团队
谢小双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团结合作,才能促成“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满园”的美好局面。所以,他很重视学校教师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他让教师们坚定两个信念。
“一个都不放弃”。谢小双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学生太差”、“教不会”的说法以及畏难情绪,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正视现实,抛弃“等、靠、要”的做法,激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带领全体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学校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上达成共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练兵活动,针对每位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与每一个学生“手拉手,结对行”,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学生增强自尊,提升自信。
“人人都会成功”。谢小双利用各种场合宣讲,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转变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消除一个社会隐患,引导教师培养和发扬“爱心、耐心、信心、尽心、恒心”,倾注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精雕细刻,通过赏识教育,发现学生优点,促进学生转变,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谢小双让教师发扬三种精神:吃大苦、耐大劳、献大爱。这三种精神似乎与崇尚个性自由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特殊教育的教师却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
在辛灵,学生住宿在学校,教师是24小时和学生一起生活、学习。谢小双要求教师把关于学生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印刻在心里,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学习上还有哪些不足,随时给予关心与帮助,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生活、主动学习。
在辛灵,教师的节假日也属于学生。节假日,谢小双会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全情投入“结对、帮困、助学”活动,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总是满怀挚诚地走进困难学生家庭,送上慰问品,开展家访活动。此外,学校还成立关护小组专程陪学生到监狱探望服刑的家长,为家长的改造及学生的成长献出一份爱心。
在辛灵,学校的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不仅属于辛灵的学生,还会整合区域内各教育部门举办各种活动,送教上门、开设讲座,促进更多的学生健康成长。杨浦区检察院、团市委先后在辛灵中学揭牌成立杨浦区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和杨浦区“青苹果”课堂,使辛灵中学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对全区的教育辐射功能更为强大,惠及了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谢小双让教师们转变四种观念。
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区别于普通学校和以往的工读学校,谢小双强调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准军事化管理,从内务整理、生活自理、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等德育系列校本教育入手,把每天早晨15分钟的内务整理作为学校拓展性德育系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变“单纯的教师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育人教书的氛围中,谢小双引导学生参与楼梯文化、走廊文化、墙面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的布置,营造和谐、高雅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探究社会热点问题,并将探究成果用绘画形式渲染在墙面上;谢小双将《弟子规》作为拓展型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自发领悟,绘制成画,张贴在楼道,创设出适合两校学生特点的育人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不开口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人尽其才,增强了自尊、提升了自信。
变“老师爱学生、学校爱学生”为“学生爱老师、学生爱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营造多彩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学在校园、乐在校园、爱在校园,谢小双主持建设了健身形体房、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满足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对业余生活的需求。谢小双还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仪式教育,利用各个契机寓教于乐。这些举措,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和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激发起他们对老师和学校由衷的挚爱。学生们不仅在毕业离别仪式上泪眼婆娑与老师难舍难分,毕业之后更是难忘母校生活,渴望返校住上几晚,重温辛灵美好时光。
变“单一强调文化学科质量的提升”为“以开设适合学生的拓展型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来带动文化学科质量的提升”。为此,谢小双在学校特设剪纸刻画、形体瑜珈、素描绘画、电子阅览、心理导航、影视欣赏等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先静心,后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谢小双的努力给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近五年,《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上海分社内参、《环球时报英文版》、《青年报》、上海市党建文化研究中心刊物《东方社区》杂志、上海中学生导报《学生导报》、《东方教育时报》、《杨浦教育党建》以及上海教育电视台、中共新闻网、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多次报道辛灵中学创造的奇迹……
就这样,谢小双校长执著地坚守着“一个都不放弃”的教育理念,用“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挽救着一个又一个迷途的孩子。就这样,谢小双带领着辛灵中学的教师团队,坚守着“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的信念,坚守着“对社会负责”的使命,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风雨兼程,让生命与使命同行。2 3 4 5 6 7 8
三、俞国平
在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浙江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校长俞国平
俞国平,一个农民的孩子,一个从山沟里走出的特级教师,从事民办教育近20年,成为民办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典型。忆及20余年的教育生涯,俞国平感慨地说:“事在人为,如果不是艰难求索,如果不是在育英这片热土,如果没有温州、浙江良好的发展环境,恐怕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选择:留下与出走
1990年,俞国平从乐清师范毕业后选择回乡任教。当时,校舍建在一间祠堂里,条件很差,学生辍学严重,俞国平接过四年级的一个班级时,该班平均分数仅有37.2分。面对这样的情况,俞国平凭着青年人的热情,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为他们补习功课。
为劝说辍学的小鲍入学,俞国平5次进行家访,终于感动了孩子和家长;为了照顾孤儿小西,俞国平数次垫钱给他买学习用品;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每个周六周日俞国平都免费为学生辅导。那时候没有好的设备,所有的资料都是他自己刻板,油印起来给学生做……一年下来,学校五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在当时的统考中名列大荆区前三,被大荆教办领导誉为“智仁小奇迹”。
在山区的几年,俞国平始终不忘学习。资源少,他就自己找;经费难,他就自己干……教学第三年,21岁时就获得“温州市教坛新秀”的称号,成为当时温州历史上最年轻的地市级教坛新秀,被称为“山沟里飞出的小凤凰”。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荣誉,俞国平在乐清教学界有了一点小名气。适逢育英学校初创,想到民办学校灵活的机制以及专业的发展的前景,在董事长黄纪云先生的盛邀之下,俞国平选择来到了极富挑战的育英学校。
困境:坚守与突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民办学校在乐清乃至温州还是新生事物,饱受社会的质疑。各种言论铺天盖地而来:“老师工作就是牛一样苦”;“老师的待遇是得不到保障的”;“学生很差的,是在公办学校读不下去的”……
的确,由于是新生事物,当时的学校运作没有样本可以参照,管理上完全是“摸着石子过河”,教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同样艰难。作为温州市教坛新秀,一些人觉得俞国平来民办学校工作不值,会贻误前程,有人向他投来惊异甚至是不屑的目光……面对社会的质疑,俞国平觉得,“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自己的选择。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还有谁会认同呢?”
学校教科研底子薄,俞国平带领教师研磨课堂,探讨语文活动课程,研究得有声有色。1995年,俞国平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以及教务处、质管处职务,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任务重,面对挑战,俞国平全身心投入,事无巨细,严格要求,兢兢业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俞国平深知这一道理。如何发展专业,真正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深入,带动团队建设?他从自己做起,一是积累,向录像学习。俞国平从乐清电教馆借来大量全国名师课堂录像带观看,多少个夜晚,当学生睡下后,他还在观看着录像,琢磨着教学设计。二是请教,向名师请教。乐清当年的名师他几乎全部请教过,甚至登门拜访温州特级教师缪笑竹、周望潮。三是尝试,不断讨论改进。他带领团队总结出“滚雪球”教研范式,即一个课例不断研讨改进,就像把雪球越滚越大,由此辐射取得“这一类”文本的教学,这在当时是相当有先见的。
令人欣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的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浙江省人民政府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事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及民办教育改革的措施。从教学评比到专业技术职术职务评聘,从教师身份的确认到教师进修,从人事关系到后续保障,温州的民办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俞国平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发展和变化带来的民办学校教师生态的改变。
得益于政策的助推,俞国平开始了坚守后的突围。1999年上半年,他参加了浙江教育学院举行的“新秀培训班”。两个月的脱产学习让他在专业上重新梳理、建构,从语文主动学习的理念到论文案例的选题写作,从科研研究的思路到课堂观课的视角,俞国平如饮甘露。那一年温州市首届双高课评比,他以《白杨》一课技惊温州,获得第一名,被称为“俞白杨”。同年,他的论文《小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获得温州市一等奖,温州市教研成果一等奖,在温州小学语文界刮起了“俞国平旋风”。
1999年,俞国平担任学校小学部的业务副主任,同时兼任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忙碌之余,他仍不忘专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然灵动”的课堂风格。2000至2005年间,俞国平以出色的业务被评上了浙江省教坛新秀,省青年科研标兵,省名师培养对象;课题《小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获温州市一等奖,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司优秀成果奖;课题《小学学科“互补”的探索与实践》获浙江省教育厅二等奖;优质课《我的名片》获浙江省二等奖。
蜕变:教书与育人
2006年,浙江省开展了第九批特级教师评选活动,俞国平凭着出色的课堂教学和厚实的科研水平,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成为浙江省民办学校土生土长的特级教师第一人,年仅35岁的他也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之一。
作为特级教师,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努力实现自己从“教书,教课文”到“育人,教一生”的转变。为此,俞国平不断思考、实践。在经历了从“骆驼”到“狮子”的精神变化之后,俞国平把自己的育人理念复归于“婴儿”思想——“大道至简,复归于婴儿。”即把一切放下,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遵循儿童的发展来教学育人,回归教书育人的本真。
近几年,俞国平一直以“成人小孩”的身份,致力于“儿童语文”的育人研究,为此他广泛阅读陶行知、晏阳初等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向大师借智慧。他在论文《“儿童语文”应有的价值追求》开头即阐明:“回归生活、回归语文、回归儿童,还儿童自己的语文生活既是传统精神的烛照,也是语文教学的力点。”
民办寄宿学校的孩子是比较特殊的,俞国平担任一线教学数十年,见过太多的特殊孩子。由于家长长期在外经商或是忙于事业,往往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只知道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而缺少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沟通。许多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孤僻、暴力、浪费……如何站在孩子需要的角度,真正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除了对孩子嘘寒问暖之外,俞国平觉得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理品性,真正还孩子以童年。他不断研究课例,研发经典诵读、儿童阅读等课程,将儿童语文的理念融入课堂之中。
在教学《爱心树》绘本读写课时,当课堂推进到最后一个环节“创作漫画,推想故事的结局”时,学生小卢创编了这样一段结尾:“最后的树桩也被这个贪婪的家伙挖走了。正当他要走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他站立不稳,一个跟头摔进了树坑,死了。树坑成了他的坟墓!”显然,小卢创作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似乎有些“暴力”的味道,尽管看似符合文本的逻辑。俞国平是了解小卢的,因为父母长期远在云南,一年才见一次面,进入五年级之后他显得非常急躁,也惹事不少,于是,俞国平和他结成了帮助对子。面对小卢的“报复”色彩的观点,俞国平首先肯定了小卢想法奇特,而后进行延迟评价,组织讨论:同学们,你们对小卢创作的故事结尾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好,有的则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的结尾似乎太残忍了,更有孩子认为,虽然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我们给他这样的结果反而显示了“以恶制恶,以暴制暴”,这样总不太舒服。最后俞国平请小卢自己再来谈谈,小卢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俞国平揭示了文本中原有的故事结尾,两相对照,同学们对做人就更有一些理性的认识了。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绝不仅仅是生活呵护,知识传授这么简单。真正的教育是唤醒灵魂的教育,是着眼于国家、民族的公民教育。
责任:小我与大家
俞国平自1999年担任学校主管教科研的领导以来,正是浙江尤其是温州民办教育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民办学校往往师资良莠不齐。怎样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让孩子真正得到优质的教育?俞国平开展了多元建设。
俞国平担任小学部主任后,就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倡导老师们开教学博客,进行教学反思,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俞国平担任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后,每学期都要制定全面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校举办“教研周”、“学术月”,他总要提出总的研讨目标,形成了“聚焦问题、策划活动、行动实践、深度反思、再次实践、形成观点、后续思考”的研讨思路,做到开展一次,攻克一个难点。
每逢有青年教师要上公开课,俞国平总要同他们的一起备课、设计教案,对他们进行全程指导。几位年轻教师参加温州市的优质课竞赛,从校内试讲、到市里比赛,俞国平全程跟踪,最终,参赛教师全都获得一等奖。
逐一帮助青年教师设计个人职业计划也是俞国平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2001年,陈传敏从泰顺来乐清育英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书法教师。实践中,俞国平发现他综合素养非常全面,便用其所长,大胆让其担任语文学科教师,帮他制定了一个三年目标,并督促他朝着这个目标发展。2005年,陈传敏实现了目标,被评为乐清市和温州市教学骨干,并获得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此后又获得了“温州市名师”、“浙江省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类似陈传敏这样的青年教师在团队中迅速成长,十多年来,共有50余位育英小学老师获得乐清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以上荣誉。2011年一年,小学分校有近十位老师获得“温州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成为了“育英现象”,在温州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特级教师之后,俞国平深知特级教师自身水平要对得起这个称号,为此,他研究不止,几年来,发表论文案例百余篇,多次赴山东、江苏、上海、天津等地讲学,执教国家、省、地县级公开课、讲座百余场次,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俞国平还利用育英学校以及温州市俞国平名师工作室这些平台,经常组织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老师的发展。
俞国平结对乐清农村学校柳市七小、白石中心小学近十年,结对瑞安红旗小学等近六年,还被聘为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城南小学等名校的教学顾问。他利用晚上或双休日时间,不遗余力地辅导一个个“大龄学生”——青年教师,无论校内校外,只要有人求教,他都满腔热情地接待。几年来,俞国平所指导的外校青年教师不下百余人,不少人都成为温州小语界的青年新锐。
将责任带向更远的地方也是他的想法。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俞国平积极捐款献爱心,并且发动全校师生为灾区捐款40余万元。为支援青川灾区教学研究,他主动接受省教育厅支教任务,2010年到青川支教一周。青川老师、学生的坚强让他深受感染,他写下万余字手记,利用《浙江育英教育集团报》平台进行宣传。
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是5点多第一个到校,晚上迟迟离开。同事们总是这样说:“他太忙了,每天第一个到校的总是他,如果6点多收到短信,准是俞校长发的。”尽管累,但俞国平却乐此不疲,孩子每天亲热喊着,他就开心;学校老师获奖,他就高兴;家长满意,他就欣慰;存在问题,他也直面……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就要有大批的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能做些事,也是很有意义的,怎么能偷懒呢?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不忙反而觉得空落落的呢!忙,是一种责任,也是生活的充实。”
俞国平说:“在民办学校工作是要比公办学校更辛苦些,但吃苦的背后有个人的发展,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3 4 5 6 7 8 9
四、杨小玲
点亮聋哑孩子的人生
——记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
在热爱的讲台上,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生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
在她的引领下,8名学生登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璀璨耀眼的舞台,更多的残疾孩子或上大学继续深造,或走入社会,正常就业。
她就是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23年,从青春到不惑,杨小玲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默默的付出也赢得了认可。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回望来路,杨小玲认为自己最大的骄傲,是没有辜负聋哑孩子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含糊却动人的“妈妈”。
一眼结缘,青春岁月挥洒在特教讲台
1990年,杨小玲和3名同学一起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跳傣族舞。
整个舞蹈跳下来,谈不上姿态,也谈不上美感,孩子们的动作很僵硬,但他们眼睛里透出的一股子认真劲,让杨小玲动容,她的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这个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尖子没有想到,就是这段无声的舞蹈,让18岁的自己从此跟聋哑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在拿到毕业分配志愿表时,杨小玲只郑重地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校。
“是孩子们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我要帮他们做点什么。”杨小玲坚定而充满热情地说。
上班以后,杨小玲协助舞蹈老师文洁负责文艺队的工作。不懂手语的杨小玲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刚开始,给学生排练舞蹈,她不知道怎么讲解节奏、动作要领,更不用说怎样表达音乐的内涵,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可学生还是没能掌握好动作要领。回到办公室,她难过地趴在桌上,眼泪流了下来。
擦干眼泪,工作还得继续。为了尽快学会与学生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学生们在用手语私下“聊天”。只要是自己看不懂的,杨小玲就主动向学生请教。学生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就这样,杨小玲一步步走进无声的世界,成了手语活字典。
鼓声传震,让聋哑孩子“听”到节奏
在聋校,语言交流障碍还只是第一道门槛。困难比杨小玲想象的大许多:音乐再悠扬,学生们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学生们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她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所有的节拍和口令,她只能用手势传达。杨小玲站在这群孩子中间,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
怎样让聋哑学生感受到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学生们的脚心:他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学生们从此喜欢上这鼓声,喜欢上舞蹈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舞蹈情绪,杨小玲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在《千手观音》的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为尊重残疾学生的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
杨小玲的热情投入,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路。
在学校舞蹈室外,一名男生经常躲在窗外偷学。杨小玲走出教室,用微笑迎向他怯怯的眼光。这个名叫王志刚的孩子说:“老师,我想学跳舞。”于是,杨小玲答应了。他成了队里最刻苦的队员,每次排练下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从不叫苦。
训练一年多后,杨小玲为王志刚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这支舞让王志钢赢得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奖——全省一等奖。
2001年,王志刚冲击全国比赛,产假还没休完的杨小玲,回到舞蹈室。经过近一年排练打磨,舞蹈《秦俑魂》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上大获成功。
这次比赛改变了王志刚的命运——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抛出“橄榄枝”,他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8年里,他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登上央视春晚、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委会开闭幕式舞台,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坚强、包容和担当。”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信心培养,“丑小鸭”成为父母的骄傲
蒙蒙曾经是父母的一块心病。20年前,刚出生3个月的她,就被确诊耳聋。邻居小伙伴嘲笑她、欺负她,叫她“傻子”。四处求医无果,绝望的父母觉得天都塌了。
蒙蒙7岁时,妈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把孩子送到了市一聋校。六一儿童节,蒙蒙爸妈第一次看到登台跳舞的女儿,高兴地说:“这真是咱家的蒙蒙吗?”
就是在杨小玲的舞蹈课上,蒙蒙开始找到自信,找到上学的理由。在杨小玲的培养下,蒙蒙成了学校舞蹈队队长、班长、校学生会主席。2008年,舞技出众的蒙蒙跟杨小玲一起,站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演出那天,蒙蒙一家高兴地像过年一样,四里八乡的乡亲知道了,也都竖起了大姆指。“我的残疾孩子一样不比别人差”,那一刻,蒙蒙妈妈心中充满了对杨小玲的感激,“杨老师只是没有生她,说到付出,她操的心比我这个当妈的还要多。女儿交给她,我一百个放心。”
不离不弃,让每个稚嫩的心灵充满自信
聋哑孩子,往往有好强又自卑的双重心理。
舞蹈队的学生青平,是一位充满灵气、很有舞蹈天赋的女生。可是,她性格孤僻,谁对她好与不好,都记在了心里。一次训练中,她不认真的态度让杨小玲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她。她扭头就走,杨小玲一把抓住她,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冲出排练厅。
当时,杨小玲的眼泪唰唰地往下掉,觉得自己好委屈。“是我的方式有问题吗?”冷静下来,杨小玲悄悄找到青平的班主任和同学。一打听才知道,青平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早餐经常只吃一个馒头。大强度的舞蹈训练,她体力肯定跟不上。
杨小玲为自己的莽撞而自责。她主动找到青平,真诚向她道歉,请她继续学习舞蹈。以后的日子里,杨小玲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给她补充营养。训练结束,杨小玲总会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微笑、一份赞许……渐渐地,青平在舞蹈室里快乐了起来,也乐于和同学们交往了。高三毕业,青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并在大学毕业后到了广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后来,青平在信中对杨小玲说:“是您给我插上寻梦的翅膀,是您让我找到追梦的自信,是您在我心里撒满梦想的阳光。敬爱的杨老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像您那样,继续这爱的接力。”
献身特教,播撒更多爱的火种
2009年秋天,杨小玲得到消息,一聋校排练的舞蹈《楚风乐韵》有机会代表全省教育系统,去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
这可是第一次与健全孩子同台竞技,机会难得。杨小玲和孩子们非常兴奋。离展演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得加紧排练。
11月29日,排练中,杨小玲正使劲跺脚,忽感脚下一软,跪倒在地。送往医院,她被确诊为左脚跟腱断裂。
比赛时间越来越近,杨小玲实在放心不下。坐着轮椅、打着石膏,她出现在舞蹈教室,指导孩子们排练。看着老师辛苦的模样,孩子们训练间歇都跑过来帮她揉揉胀痛的腿脚,有的孩子心疼地掉下了眼泪。
听不见音乐、听不到掌声,一聋校舞蹈队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舞蹈超越了所有健全孩子,捧回第一名。这一刻,他们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都值得。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经过半年的艰苦训练,她带的B队成为艺术团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一年演出70多场,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中残联艺术团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爱人工作、女儿读书都不成问题。“艺术团的学生离开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跟他们比,一聋校的孩子更需要我。”一年后,杨小玲踏上回武汉的列车。
杨小玲的热情也点燃了其他同事,市一聋校陆续涌现出一批市区骨干教师。培智班老师胡欣主动与她搭班,一搭就是4年;学校美术老师甘云山是残疾人,曾经意志消沉。是杨小玲激发起他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并将100多名聋哑学生送进大学。
如今,武汉的10万教师成立了1000多个“杨小玲助残扶困小组”,服务残疾困难学生和社会残障人士。“杨小玲特殊艺术工作室”还对广州、南京、深圳、宜昌等地区特教学校进行培训指导。4 5 6 7 8 9 1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不留作业”可能吗? 下一篇:沈阳向困难农民工子女发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