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聚餐名目繁多,部分学生对新规表示赞成,部分学生不理解
■学校希望刹住不正之风,有专家认为应包容,有专家明确表示反对
昨天,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出台“禁酒令”的第10天。
10天里,有一个周末。从星期五到星期天的这3个夜晚,对于宿舍管理员刘德辉而言,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每个周末总会遇到五六个“酒疯子”的现象消失了。
这一切变化,都缘自校方10月18日出台的“禁酒令”。
然而,关于“禁酒令”的争议才刚刚开始……
1 禁酒令
严重者可以开除学籍
周末是校园聚会的高峰期。马上又到周末了,何刚(化名)却发起了愁:本周末他有一场聚会,但辅导员再三强调,校方严禁学生团体集体外出聚餐饮酒,到时应酬该怎么办?
同学们议论的“禁酒令”,是学生工作处发出的一份文件。这份“禁酒令”明文规定:
一、严禁以学生团体的名义组织聚餐和饮酒。
二、学生干部因组织院系活动耽误就餐的,在活动结束后可外出进餐,严禁饮酒。
三、学生团体若确因工作需要聚餐,系级需事先向本系书面申请,院级需向院团委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聚餐。
四、学生私人聚会,要有节制,严禁酗酒
……
文件指出,学生初次违反规定,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作出检查。第二次违反规定,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并取消评优资格。因酗酒滋事造成不良影响者,加重处理直到开除学籍。
2 学生说
一个月聚餐花掉400元
任何一个新政出台,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酒店管理系大一新生何军(化名)就觉得,这个“禁酒令”把他给解放了。
何军来自新疆,入校后成为院纪检宿舍分队的新干事。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他满怀憧憬。然而1个多月来,参加了5次聚会后,他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累。
每个月,何军的父母给他800元生活费。5次聚餐,都是不同的组织发起的,每一场他都没理由推脱。
尽管全是AA制消费,但每次至少得交费50元,吃了又去唱卡拉OK,还得重新“凑份子”。本月21日,是他最近参加的一场聚会。结束后,他算了一笔账,这段时间仅聚会就花掉400多元。
“这是我半个月的生活费。”他说,过高的人情消费让他感到了压力,但又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只好在生活费上节省些,“现在最怕的是谁又叫我去聚餐”。
“被喝酒”心中不爽
“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的聚会,都要被灌酒。”言语间,大一新生李明(化名)怨气十足。
李明说,从小学到高中,他很少喝酒。只有高考后,他和同学来到一家馆子“一醉方休”。
上大学后,他积极加入一些社团,并在学生会当干事。一次聚会,让他体会到了“被喝酒”的不良风气:“酒桌上称兄道弟,不过是些酒话而已,大家都是在灌对方喝酒,保护自己的老大。”
他说,入学第一个月,聚餐的名目很多,校园内社团之间交叉聚餐,校园外不同高校的社团交流。每次社团都要签到,并说新人需考验一个月,为挣表现不得不去。去吧,钱包消受不起,还要替老大挡酒,心中很不爽。
3 小调查
女生多赞成男生多反对
除了举手赞成的外,还有些学生认为此举是哗众取宠,是学校为了博得眼球进行的炒作。
昨日,记者在该学院做了一番小调查。70%的女生认为喝酒后失态,应该严管。但9名受访男生中有6人认为,这个规定很雷人,
大二学生罗建(化名)说,大学生都已成年,有自己的行为能力。现在,社会上喝喝酒、吃吃饭就能拉近关系,更有利于沟通感情。如果校方一味地把校园打造得很“纯情”,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可能显得格格不入,不利于学生的后期发展。
网友“白开水”也说,校园生活需与社会衔接,校方的管理措施不能仅考虑到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
网友“大浪淘沙”说,禁令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疏而不是堵。
四川大学的研三学生“Ice-Cream”说,她认识一名教师,还倡导学生们喝点酒,说不会喝酒以后
会在社会上吃亏。
4 宿管员说
学生醉酒闹事时有发生
迎接这个周末,与以往相比,宿舍管理员刘德辉显得更从容。
刘德辉从事了8年宿舍管理工作。他和另外3名同事,负责校园里2000多名男生的宿舍管理工作。
他掰着手指说,节假日、开学、毕业这三大季是校园出现醉酒汉的高发期。
以刚过去的“十一”国庆节为例,每天扶着的、背着的、抬着的醉汉至少有五六人。在他从业的这几年里,最集中的一天他处理了10来名醉酒学生。有的学生喝醉酒在校园里大吵大闹,到处躺着,摔东西,脏物吐了满地,甚至还有人砸坏校车、拔掉樱花树等粗鲁举动。
禁酒令发布10天来,他明显感觉到周末的校园安静了,没有出现一名醉汉。
5 学校说
让学生脱离不良社会风气
对此,成都信息工程技术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的院长助理徐鸿裕说,在以往的教学管理中,曾出现过学生醉酒后惹出事端的问题,且部分学生、学生组织以各种名义,组织同学外出聚餐、饮酒,加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为了刹住这种不正之风,校方特制定这个禁酒令。
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魏佳说,校方还希望通过禁酒,让学生们脱离社会不良风气。
必须指纹打卡、必须背书包、必须上早晚自习……
这些规定到底雷不雷人?
要求学生必须指纹打卡、要求学生必须背书包、要求学生必须上早晚自习……最近,这些外界看来雷人的举动,都出自于民办高等院校。
专家们对此如何看待呢?昨晚,记者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和四川大学的专家。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孙禺:
外界要包容校方的新规
禁酒令并不新鲜,很多年前在清华大学也曾发布过,校园的餐厅也不提供酒,倡导学生过艰苦朴素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对校园的冲击,这些禁令早已不复存在。尽管如此,校方仍然不鼓励学子们喝酒。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问题,民办高校的种种外界看似雷人的新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们好,采取一些别于常规的措施也未尝不可。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些规定是好是坏。”他强调,主要是看这些措施是否有效。他认为,外界对于民办高校的这些做法,应该更包容一些,给他们时间,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小元:
新规与大学精神相违背
大学是一个充满自由和创造力的地方。学生们的创造力,来源于不是很严厉的细节管理。校方的这个禁酒令,与大学精神相违背,会受到大学生、社会人士和高校教师的普遍抵制。大学生禁酒令与公务员和驾驶员禁酒令不能相提并论。即使是公务员禁酒,也不是禁止工作时间之外,驾驶员禁酒,是因为要对公众产生威胁。大学生不可能在课堂饮酒,课后这样的规定很没道理。
张小元认为,校方的禁酒令混淆了饮酒和酗酒的概念,“反对高校进行中学生管理”。
张小元说,校方更应该抓教学质量,让学生们主动回归课堂,学习本领,而不是搞这样博人眼球的规章制度。(信息来源:华西都市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成都有望再添加两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下一篇:百万年薪难招飞,西藏航空成都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