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中小学图书室之困
“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数量有限,按道理说这些图书早该翻烂了,可是没有学生喜欢看的书,有些书我们老师自己都看不懂”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些偏远地区走访发现,当地不少中小学图书匮乏,缺少适合青少年的读物,不少校园图书室沦为摆设。专家建议加强图书室建设,让每个学生都有书看,使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记者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黄金蓝天小学采访发现,校园图书室基本上常年处于关闭状态,里边的藏书很少,且主要是初高中学生阅读的图书。
而在忻城县遂意镇朝公村朝公小学,记者发现原本用作学校图书室的地方已被学校厨房占用,学校体育器材室的一个小角落被当作了图书室。两张破破烂烂的桌子上放着从来没有更新过的陈旧图书,一个年久失修的书柜里装着几十本过时的书籍。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长二中心小学,这里的校园图书室集学校厨房和办公室于一体,一个破旧的书柜里摆着发黄的旧书,书柜里布满了灰尘。
而在金秀镇共和小学,图书室的图书不仅数量少,而且书架上陈列的《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营销传播7步技法》等书籍,根本不适合学生看。
“这些年学校图书从来没有更新过,我觉得完全就是摆设。”黄金蓝天小学一位负责人表示,许多图书躺在图书室里很少有人翻阅。
在崇左市宁明县峙浪乡峙浪中学,图书匮乏的情况同样存在。记者发现这里的校图书室是用一间教室改造的。在这个平时锁着门的图书室,记者一走进就闻到一股霉味,不少图书陈旧破损,甚至被老鼠咬掉了边边角角。记者随手翻开一本小册子发现,这本破损的图书出版于1979年,距今已有35年。
校长邓和文介绍,峙浪中学共有老师40人、学生396人。“由于一度被列入撤并计划,学校近几年经费很少,没钱购置新图书。”邓和文表示,学校的图书都是上级教育部门发放的,这是目前校园图书室获得图书的唯一来源,由于之前的图书管理员已退休,学校图书室如今没有专业人员。“现在负责图书室的陈老师专业不对口,还要负责文印室等事务,即便如此他几个月后也要退休了,这种情况在贫困地区并不少见。”
根据教育部2003年确定的标准,一类小学人均藏书30册、二类小学人均藏书15册;一类初中人均藏书40册、二类初中人均藏书25册。按此标准,广西不少贫困地区差距很大。
全国政协委员覃文静走访广西多个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发现农村孩子人均藏书仅有5~10本,远低于教育部的标准。
“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数量有限,按道理说这些图书早该翻烂了,可是没有学生喜欢看的书,有些书我们老师自己都看不懂。”黄金蓝天小学教师罗小素说,“一些学生走进图书室,发现书都是旧的,然后立马转身出去了。”
记者在忻城一些乡村学校图书室看到,诸如《苏格拉底》《鲁迅风波》之类的深奥书籍常出现在一些校园图书室,并不符合特定年龄段学生的兴趣。
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小学二年级学生陶路航和苏文彬告诉记者,由于图书室的书籍陈旧,又没有自己喜欢看的,学校图书室几乎从来没去过。“希望有更多的适合我们口味的课外读物,尤其是图文并茂的书籍。”
覃文静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类的图书拿来凑数,还有些是练习册,根本不是学生所需要的课外读物。“经过多年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硬件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很多地方都有了漂亮的希望工程教学楼,但是软件跟不上,一些中小学没有配备阅览室,不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滋润其心灵。相比同龄城市孩子,阅读资源的匮乏导致很多贫困地区学生知识单一、思维僵化,他们的眼光、视野容易受到限制,在考大学、获取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业内人士表示,贫困地区中小学图书匮乏既与当地经济欠发达导致教育经费不足有关,也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一些工作不够给力密切相关。覃文静表示,不少社会公益组织在给贫困地区学童募集课外图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本身不够规范、政府部门未能提供有效帮扶引导,公益组织难以定期供给图书,其组织的公益活动没有常规化。
“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现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建议启动民族贫困地区学生阅读工程,拓展学生视野。”覃文静说。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覃文静提交了《关于启动“民族贫困地区学生阅读工程”》的提案,并在小组讨论上呼吁:“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把民族贫困地区学生阅读工程做好,才能让农村孩子顺利成为市民。”
她建议加大政府投入,让贫困地区中小学能有资金采购课外读物,加强校园图书室建设,并规范公益组织的图书捐赠。“图书出版企业也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每年向贫困地区供应一定的免费图书。”
忻城县教育局电化教育站站长蓝俊雄表示,中小学图书室是学校重要的公共化教育资源,也是夯实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他建议中小学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努力把图书室从静态的藏书场所,变成动态的读书乐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