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遇到科学:2013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昨与中国美院艺术家对话
一位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生,在过去的30年,一直致力于自己最初的研究领域;另一位同样在中年时期,获得专业领域至高荣誉。
两位男神级专家,相遇在“科学+”活动现场——
美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教授,由于揭示了思维是如何在神经中发生传递,成为2013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
宋建明,中国美院副院长,色彩学专家,创立了中国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体系,成为中国色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这两位艺术界和科学界的高手,来了一场对话。现场的托马斯,严谨、中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很抱歉,我有点不同意您的观点。”而宋建明,表现温和、儒雅,他对艺术的科学性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奇妙解读。
第一次不同意:科学与艺术,不是理智与情感的交锋
对于世界顶尖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对话,主持人替大家提出了一个疑惑:科学家和艺术家这两种角色,是不是代表了人类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像简·奥斯丁的小说里描述的,这场对话,是不是一场理智与情感的交锋?
“很抱歉,我可能有点不同意这个说法。”托马斯并不愿意顺着他不接受的逻辑思考。
“也许因为我是科学家,我喜欢清晰,喜欢透明度。我认为这部小说,可能是想要展示感性和梦想、现实之间的冲突。”
托马斯认为,艺术与科学并不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立。“艺术和科学,只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努力的途径,艺术可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科学是从非常客观的角度出发,也就是非个人的角度。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要去描述现实的,只是我们的角度是不同的,会用不同的方法达成目标。科学家用科学描述现实,可以通过数据等一些事实,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信服;艺术家往往用个性化的方法描述作品,是很多独立的创作。”
再一次不同意:科学的过程要寻找逻辑,还要打破逻辑
在对话之前,宋建明对托马斯的研究项目做了不少功课,他很快找到了共通点:“托马斯博士研究的是细胞的运作规律和人这个生命体的关系,而我的研究,可以把城市看成一个生命体,城市生命的健康状态、面貌状态都是通过建筑和建筑的色彩来呈现的。”
宋建明说,色彩在每一个建筑的风格形成和色彩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这是他需要寻找到的逻辑规律,“我发现这些色彩来自于地理、历史、人文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逻辑的衔接和起点。”
宋建明的工作室对中国将近60个城市的色彩进行调研,他们找到了这个规律,他认为这是艺术工作中,蕴含的科学特质。
“抱歉,我又有点不同意您的观点。”
托马斯认为,其实有时候,科学的过程需要打破逻辑,这样才能克服既定经验的模式,能够更进一步接近真理。在托马斯看来,艺术也有同样的方法。“比如在西方传统当中,艺术是创新的,他们改变了我们看待事件和事物的方法,打破了既定的传统的逻辑纽带。而科学其实也是以相同的方法,我们很多的前景不是只由逻辑推动的,而是用相反的思维来推动。”
宋建明说他可能更积极一点,他相信逻辑是起点,也是终点,只不过它在变化、进步。“逻辑是一种观念,观念是由于某一个时代人的经验的产物,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艺术,其实都是先要建立逻辑,然后逐渐地当逻辑进行非常清晰地掌握之后,我们在更多的实践里发现逻辑的局限,所以我们很多人要创新,形成新的逻辑或者观念。我们用中国古语来说,从无法到有法,这是一个很高的层次。”
第三次不同意:小时候,艺术不一定要与科学融合
现场有一位工业设计领域的创业者,他提出一个疑惑,在他的团队里,科学和艺术并不能顺利融合、沟通,科学背景出身的同学,艺术素养不够;学艺术的同学,科学思维能力又跟不上。
宋建明曾经在法国留学,他谈到中西方教育的比对,“中国人口多,竞争太激烈,于是我们的学生在从小的教育里面比较偏科,为了应试,所以我们在艺术和科学的教育上,没有很好地在早期进行融合、发酵,在科学的体系里,艺术、人文教育比较弱,在我们美术学院里,学生对科技的内容相对是比较陌生的。”
宋建明作为一个学者,在思考用一些手段,让艺术跨界去和科学衔接。当然他更希望孩子小的时候,就能够有这样的经验。
托马斯好像不太同意了。他认为科学知识,小时候懂得不多没事儿。许多科学事实,孩子长大了了解都不晚。“小时候大人可能要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学习他们长大后不太容易能够习得的本领。”在这事上,托马斯自己有个梗。他太太是中国人,他要学习中文这么难的语言,显得后劲不足,“我只能说大概3个词,但是我的孩子会说中文,所以如果他们不想让我听懂什么,他们就会说中文,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中文对于我来说,各种音调都是一样的。”
要怪自己小时候没有学中文吗?在托马斯教授很小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将来要娶中国太太,那到底学个什么语好呢?
他的核心观点是:“创造性的爆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从童年时期给他们提供太多的科学工程数学的知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广西南宁法制“老师”入职打工子弟学校 下一篇:广西河池:16.5万农村寄宿小学生吃上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