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浙江省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联系县第十次现场会在义乌召开。本报学周刊《学生不减负教育无出路》相关报道,尤其是义乌稠城第一小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做法,引起180位参会人员的热议。
“这次‘轻负担高质量’放在义乌开,其实是对义乌改革探索的支持,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推广’。”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李斌表示,至于全省是否推开,得因地制宜。不过,“我们还是坚持小学低段不留书面家庭作业,高段允许有一定量的作业,但要控制在一定时间内。”
读者:减负治本重在老师
昨天8点,首位读者打进热线,跟我们聊“减负”。他还有一个身份:杭州市一城区的音乐教研员。
他用“痛恨”形容孩子的加班加点学习。12年前,他女儿念杭二。“我对她说,晚上9点必须睡觉,健康身体第一位。如果作业做不完,我跟老师去说。”
义乌的做法,他挺欣赏,“课程少、活动多,孩子视力就好了。如果能真正做到,并一直做下去,挺好的。”
他自己,“一辈子都在研究减负”。在他看来,“减负的治本,重点在老师。老师的专业素质高了,教学质量自然提高,孩子才能真正减负。”
如果老师搞题海战术,那是“自身条件不过硬,没有好好备课,没有研究过教学目标”。
那么,怎样的老师,质量才算过硬?他的评判标准是:知识结构和敬业精神兼优。可是,对于教师现状,他略显无奈,“人事制度、考核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说,有时限制了老师的质量。”
前年,分管该区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他,做过一次测评。测评设计了一个达标线,但结果,并不如人意。他发现,有的音乐老师竟然不会弹唱;还有大学科班出身的老师,音乐理论竟差得出人意料。现在,他每年都坚持对全区新老师做一次这样的测评。
家长:早报减负报道令我们反思
“这组减负报道,我看了深有感触。”杭州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许女士说。翻阅报纸的过程,“也是我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我的家庭教育,反思我对学校的看法。”
作为一名民办初中学生的家长,她感到巨大的压力。“孩子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她的概念里只有3个字,‘做作业’。”出去旅游、玩吉他,女儿通通放弃。
“孩子还有漫长的路,可学校为什么现在就搞得这么紧张?给孩子这么大压力?”她眼见着女儿眼镜加厚、运动减少、艺术修养放弃,不禁担忧道:“这样的孩子,培养出来,有什么用呢?”
不减负,就没出路。成长需要多元化的教育,可前提是,“确实减轻了负担,孩子快乐地学习。”
尽管现在出台不少政策,许女士也抱有期待,可落实才是关键。“如果孩子仍然窝在家里写作业,那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学生:父母的理解,更重要
杭州初二的吴同学家里订有《今日早报》,昨晚回到家,她就听妈妈说起“减负”的话题。翻看报纸,她惊讶道,“没想到,这么早之前,浙江就在喊减负了。”
可是,她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还是不小。在她看来,最难的就是减负。“一方面,大家都在竞争,中考的竞争。一方面,又要减负。这两者,怎么兼得呀?”
吴同学上的是公办初中,“这比起民办,负担轻好多。”她的一位小学同学,进了一所知名民办,寒暑假补课都是常事。而这,对其他学校形成潜在的压力。
“我们学校不会补课的。但有的家长坐不住啦,只能把我们送进培训班啊。”
这就像一个悖论:有人在培训了,就必然另一个会跟着培训,生怕落后。渐渐地,培训的人越来越多。
幸运的是,吴同学家里还算开明。对于学业,父母对她并没有特别要求。“这样反倒给了我发展的空间。”她开心地说。
吴同学喜欢英语,就报了英语班,“不是学科那种”。她还喜欢画画,还上了素描班。“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的理解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
教育部门:全省是否推开,将因地制宜
全面取消书面家庭作业,大胆尝试家庭素质作业是义乌开展“减负”的自选动作。对此,义乌市教育局局长朱国清说,家庭素质作业改革,倒逼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身体健康了,知识面广了,活动能力强了,反过来又促进了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也可以发挥更多的引导作用,而不是让教师的作业包办了,学校与家庭教育各自归位。”朱国清说。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李斌认为,义乌一些学校的“家庭素质作业改革”是推进“轻负高质”的一项有效举措和有益探索,“课堂之外的家庭书面作业和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一定有着较大的关联度。”
“从义乌的实践来看,除了受学生欢迎外,教师很认同,家长也支持。跟踪这些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小学的毕业生,初中的反馈是,不管是知识基础还是学习习惯都不比其他孩子差。”李斌说,义乌在家庭素质作业改革方面的探索,给了教育行政部门很大的鼓励,也说明减负工作只要坚持用力去抓,用心去做,一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既然省厅认同义乌的“减负”自选动作“家庭素质作业”改革,那么下一步,会不会在全省推广?
“这只是一定区域的实践探索,全省是否推开,要因地制宜。我们还是坚持小学低段不留书面家庭作业,高段允许有一定量的作业,但要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李斌说,“局部学校的成功,希望对全省各地起到示范作用,促进各地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做好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从而让我省的减负工作有更大的成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