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仅一个月,香港大学学生刘丁宁决定放弃优厚的学习条件和高达72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回家复读,准备重考北京大学。与“辽宁省文科状元”的头衔相比,这个举动更让刘丁宁一夜之间“红”遍全国,并带出一个话题:赴港读书是否适合每个内地大学生?
学会选择:“喜欢哪门选哪门”
说起香港高校的学习氛围,几乎所有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自由!
通识教育在香港、澳门高校早就成为了一种传统。大部分港澳大学在填写志愿时都不需要提前报专业,只需要填学院,如文学院、理工学院、商学院等。其中,商科因其贴近香港社会情况,受到了香港本地的年轻人青睐。
港校课程体系设置丰富,必修课外,学生有很大自由空间在全校范围内选择选修课。香港城市大学通讯工程专业的李晨霖就选修过韩语、德语、欧洲文化、心理学等。她告诉记者,“学校里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课程,大陆并不多见,比如电影中的性文化分析。这些课程都有资深教授授课,内容不仅不会肤浅低俗,反而更有收获。”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博士生张欣介绍,单就新闻传播专业而言,就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深教授担任理论课程教师,还有不少一线媒体从业人员执教实践类课程。图书馆全香港联网,从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就可以借阅到几乎整个香港的图书。
洪沁是香港大学法学院09级学生,也曾就读北大元培班。她告诉记者,在港大,每节课结束后紧接着就是督导课,由一个导员带着十几个学生就每周教授布置的阅读内容进行讨论,每个人的发言表现算入期末成绩,这就保证学生每周都必须要看一定量的阅读材料。一门课程结束后,学生时常是身着正装,将调研报告在同学和教授面前展示讲解。对于香港学生而言,表达这个强项,就是在平时的课堂中历练出来的。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郭紫音老师介绍说,港大学习环境国际化,全校超过半数的老师来自海外,学校同时与世界六大洲超过285所院校开展学生交换活动。所有港大学子均有机会获得全额奖学金前往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顶级名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工学院学生也可以前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为期约10周的研究学习等。
丰富教学资源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生自主选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是“填鸭式”学习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与香港和澳门高校自由学习模式并不合拍。
学会交流:请“报团”取暖
澳门大学毕业生方萌(化名)曾这样描绘她读书的日子:“从我上大学的第一天开始,我每堂课的同学都是不一样的。”在港澳高校中,并没有所谓的班级制度。因为选课的自由度很大,即使是同一个专业的同学,课程安排也大相径庭。
相比之下,赴港读书的学生,需要忍受孤独和迷茫也许更多。因为粤语的限制,想要融入香港本地学生的圈子,对内地学生而言并非易事。李晨霖说,“大部分内地生还是互相抱团的,与内地高校相比,朋友会较少。一届学生里面,内地生也就两三百人,同个专业的甚至只有个位数。”
不少在港读书的学生都建议,想要尽快适应当地生活,“社团”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港澳高校中,社团文化异常活跃。漫画、击剑、攀岩、网球、话剧、舞蹈、辩论队等不一而足,每个社团组织的活动也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不过,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从来都是学生,学校几乎从不统一组织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张罗。从策划、宣传到最终的实施,全凭学生自己一腔热情。
学会规划:挑战学业和就业压力
不少学生选择在港澳读大学,要么将此作为跳向欧美的跳板,要么想在香港搏得一寸生活空间。如果是想毕业之后回国就业,其实就读港校并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还会冒着与国内形势脱离的危险。方萌毕业时就曾面临这样的困境:“国内不缺名牌大学,并且人力成本比起澳门来是要低很多。来港澳读书的学生,因为付出了更多的金钱和辛苦,自然在回报上会提高期待。但是越是临近毕业要找工作了越郁闷,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同时,来港澳读书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困惑。在李晨霖看来,香港适合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同时又比较自信的学生。“如果怀着自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心,在香港待多久都无法适应。在我看来,那些家境较差的学生比较难融入港校环境。他们每天三点一线,宿舍、图书馆、食堂,不参加任何需要缴费的社交活动,日子单调而压抑。从我自身的感受出发,香港的学生对来自台湾以及上海的学生比较感兴趣。”
郭紫音强调,内地学生来港就读,同时面对由中学到大学,由内地到香港的转变。中学和大学教育方式的变化,内地与香港在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上的差异,使得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而香港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也为学生提出了很多的机会与挑战。总体而言,勇于接受挑战、积极乐观、愿意尝试的学生,通常会比较快地适应在香港的大学生活,并能从中最大获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