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宁夏 > 毕业生就业率造假 高校也是被逼无奈么

毕业生就业率造假 高校也是被逼无奈么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1

在高校毕业证发放、论文答辩与就业协议挂钩等压力下,大学毕业生想出各种花招来签就业协议以应付学校,“被就业”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对此,今天教育部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率造假,将会通过多种方式核查并处理。

对于“被就业”,笔者也是深有体会的:在一式三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上填上自愿回户籍地就业后,交回学校,你就算是被统计为已就业的范围内了,其实回到户籍地,依旧是个没有工作的人员。如果不按照学校的要求填写,可能就要被学校扣上毕业证了。

可以这么说,高校毕业生“被就业”早已不是新闻了,在高校已是公开的事情。今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年,“被就业”的人数肯定会有不少。在教育部的三令五申之下,为什么高校还是会乐此不疲的造假就业率呢?原因很简单,就业率的高低与学校的利益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高校扩招以前,高等教育基本上是“计划教育”,招生多少,毕业基本上就能分配多少出去,就业率基本上是100%,而且毕业生是抢手货,多家单位抢着要。而扩招以后,毕业生的市场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了,也就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囧境,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的境况一去不复返了。

与此同时,财政对高校的拨款已不足以支撑迅猛扩张的高校的日常运转了,高校开始走上了市场化的运作道路,靠收取学费来维持日常运转。如果学校的就业率太低了,势必就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招生少了,学校的收入就会降低,从而无法支撑高校的日常开支,影响对教育的投入,难免就此形成恶性循环。再说,现在的高校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就业率是学校领导最重要政绩的组成部分,太低的就业率会直接影响着学校领导的仕途。

另外,教育部也出台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硬性规定,达不到要求的,不仅会被要求减少招生名额,甚至会被停止招生,从而直接影响高校的名和利。而按照目前的毕业生规模和就业规模计算,无论如何都会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是无法就业的,在此情况下,为了达到规定的就业率,高校除了造假,也无他法了。

所以,要从根本上遏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行为的发生,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要求不能简单下达硬性指标,评价、考核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如何应从就业指导、就业规模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要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同时,地方政府也应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培训指导,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挪威留学学霸养成指南 怎样规划在挪威的留... 下一篇:调查显示:91.2%受访者坦言身边存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