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河北 > 发展应用型征程中,校企合作如何闯关?

发展应用型征程中,校企合作如何闯关?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随着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开展,校企合作也成为是目前现代职业教育积极探索的一个热点课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虽然校企合作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在现实运行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多方面因素制约校企合作

这些问题包括,比如学校虽然对校企合作有着强烈的意愿,但是企业却热情不高,校企合作实质性进展缓慢,校企合作“叫得响、落不实”;企业为学校设立奖学金、赠送实训设备的个案虽有存在,但是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程度不高等等情况。我们纵观困难的背后,存在着几大相关的因素。

首先,政策因素。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没有结合实际制定激励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制定校企合作的约束机制,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

其次,企业因素。部分企业关注短期利益,缺乏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意识,其次,企业设置的部分课题,与教学计划配合不够紧密。

从学校因素而言,目前的校企合作对学校而言大多为纸上协议,距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企业而言大多停留在用工关系上,缺人时依靠学校推荐的学生打工,不能真正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并对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师资方面,当前,部分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大多来自高校,部分来自企业一线,行业、企业专家比重较低;另一方面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期间,考虑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以及技术的保密性,学生多从事一些技术含量相对低的工作,或仅仅是参观。而且,学校大多教师没有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担任指导教师仅限于挂名而已。

对策的关键是细化多方位对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制约和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校企合作,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利益,学校追求的是教学质量,二者之间如何切实找准合作的契合点是关键内容。

这方面,有着长期摸索经验的民办职业类院校也许更有深切体会。对此,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原名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吴满财、吴书博提到,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发展中的民办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探索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一,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比如调整办学定位。2007年以前学院专业主体为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其比重达到60%。随着办学定位的调整,学院针对河北省城市化过程中各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陆续增设了建筑工程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新的专业,努力使学院办学和地方产业对接。

同时,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2009年初开始学院开展了对全院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其中9个专业编制了学习领域课程计划。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差、沟通表达能力不强等问题,分别增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沟通交流等公共基础课程。

学院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方面,由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从2010年开始学院先后将5家企业,成功引入校园。比如学院引进的河北华恒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实训室、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开展深度合作,建立订单班,开展2+1培养模式,即前2年基础教学在学院内完成,最后1年教学在华恒信培训中心完成,学生学业完成后,由华恒信安排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就业,截止目前校企订单培养人才450名。

关于这方面,还包括建立校企互动机制。学院设立了产学合作处,各系成立了产学合作领导小组,由院系两级共同负责相关事务的管理;同时学院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学院成立了产学合作委员会。

二,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一方面,编制课程标准,使课程内容对接行业技术标准。在完成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并取得一定成效后,2011年底学院又启动了全院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课程编制400多门,基本涵盖了现有专业的各门课程。

另一方面,完善“双证书”制度,使毕业证对接从业岗位。学院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2013年学院毕业生获得证书率达98.96%,部分学生还获得了多个证书,为今后就业提供了保证。

三,探索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首先,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使设置的专业课程对接企业典型任务。从2011年初开始,学院着手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在一线专家的参与下,校企合作开发出课程75门,并编制了9个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之后学院又开展了学习情境设计、编制学习单元计划、撰写教案等一系列工作。

其次,共享企业资源,使专业教学实训对接企业真实生产。

引企入校后,学院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开展专业教学实训。比如将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建筑装饰材料》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搬到了学院与河北世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组建的“校内质检站”,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电子工艺》、《电子测量检测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等课程实践教学搬到了学院与石家庄朗口水处理有限公司组建的“校内电子元器件装备生产研发生产线”等。

此外,还有涉及到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对接 、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方面的探索。

实践证明,通过校企有效对接,对学院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不仅解决了学院的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学生就业等发展瓶颈,也为企业提供了场地、技术、人力等发展条件,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19、20日进... 下一篇:福建永安率先实行学前大班免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