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学生终于可以在宽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教室里安心学习了。”提起新建校舍,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校长李锦堂满心喜悦。该校原来的三层教学楼建于1956年,已超期服役多年。“这次我们新建的教学楼、综合楼是按照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建设的,抗震设防符合国家标准。”
09年4月,太原市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将其列入为全市人民办的10件实事之首,当年投入就达25亿元。截至今年1月,太原市已经完成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268所,危房改造面积69.71万平方米,共投资26.99亿元。目前“工程”已确定项目学校637所,规划面积为168.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5亿元。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说:“我们要举全市之力,彻底消除校舍安全隐患,为子孙后代负责,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太原市常务副市长李俊明介绍说:“早在2008年4月,太原市就启动了‘百校兴学’工程,准备连续3年每年新建和改扩建100所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启动后,我们将‘两项工程’同时规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就是要解决目前太原市教育硬件不足等问题,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不均衡问题。”
与其他省会城市一样,太原市土地资源紧张,校舍近20年几乎没有新建,许多校舍逐渐成为危房。在09年全市校舍排查中,有706所学校、1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没有达到国家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其中D级危房约51万平方米。因此,增加教育用地、改善教育现状迫在眉睫。
做好规划是工程实施的关键。太原市按照“撤并最差、加强薄弱、扩大优质、统筹城乡”的原则,精心编制了《太原市城区中小学建设布局规划》和《太原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造建设规划和分年度投资计划》,将工程重点放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以及原企业移交学校。同时将工程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按照合理学校布局、均衡配置资源的要求,在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各选址规划新建1所优质学校,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缓解城乡接合地区群众上好学校难的问题。
3年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65亿元,这在太原教育发展史上可谓空前。可是钱从哪来?为此,太原市政府搭建“建设项目融资平台”,采取政府投入资本金,向金融机构融资。2008年5月16日,一份“百校兴学”工程金融合作协议在太原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山西分行间正式签署,当年贷款金额就达9.78亿元。2009年,市政府将向开行申请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全部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市人大常委会每年要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资金使用和还贷情况的报告,依法实行监督。
资金问题解决了,更大的审批手续等难题接踵而至。为此,市政府搭建了“建设工程手续办理平台”,成立工程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李俊明牵头,发改委、建管、教育、财政等18个部门负责人协调配合,开辟了办理手续的“绿色通道”,在短短8个月时间里,仅工程领导小组就召开了25次协调会议、42次现场办公会,逐项听取进展情况,谁家的工作做得好,通报表扬;谁家的工作有问题,就得说出“卡”在哪儿了?为什么“卡”?怎样才能“疏通”?直至拿出解决办法。
由于项目学校多,管理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太原市本着“市长建校、校长办校”的原则全面推行以“项目代建”为重点的工程管理制度改革。即对项目学校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和代建制,公开招标选择专业项目管理单位对学校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代建企业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并按合同约定代行项目建设法人职责,对项目终身负责。项目建成后交付学校,即“交钥匙工程”。“由于工程交由项目代建公司总承包,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相关领导仅以第三方的角色对工程建设和质量实施监督,从而实现了全过程阳光操作,从制度上杜绝了腐败问题的发生,保证了‘建好一批学校,不倒一个干部’。”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说。这套“政府建设学校、财政筹集资金、学校提供需求、教育局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还将校长从建校的“无力”与“无奈”中解放出来。太原综合高中校长吴裕民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科学、规范的全新管理办法非常好,校长再不用为修建学校‘劳心费神’,可以安心抓学校管理。”
在太原市综合高中一楼大厅的墙上,一块铜制的牌匾十分醒目。记者看到上面详细地排列着代建、鉴定、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名称。“我们每项工程完工后都在醒目位置立有这样的牌匾,主要起警示作用。”李俊明说。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太原市教育出现了“四加四减”的新局面,即“安全校舍增加,危旧校舍减少”;“优质学校增加,薄弱学校减少”;“学校容量增加,班级容量减少”;“学校规模增加,学校数量减少”,初步实现了学校布局均衡、办学条件均衡、教育结构均衡和优质资源均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