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坚持政府统筹,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政府行为,为均衡发展提供保障
2005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2007年,省政府部署了以学区建设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08年,省政府制定《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从2006年起,省政府召开了3次河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重点推广一些地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省政府建立了对县级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制度,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和进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2008年,省政府决定每两年表彰一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09年初首次表彰了14个先进县(市、区)。
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均衡发展新途径
从2005年起,河北以农村学区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县域教育管理新体制。以县(市)为单位,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学区;以学区为单位,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办学,形成学区内经费、师资、设施、装备等办学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学区的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保证其顺利推进,我们重点抓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科学编制学区建设规划,初中和小学三年级以上实行相对集中办学,一、二年级和学前教育实行一体化管理。二是取消乡(镇)中心校建制,设立学区中心校并附设学区研训室,统筹管理学区内的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学区为单位,按照人口分布建设规模适度的标准化中小学。目前,河北省一半以上的县(市)已基本完成学区建设工作,建立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区中心校和学校三级管理的县域教育管理新体制。
自2006年起,我省探索推进城市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目前已经初步探索出联合校、兼并校、建分校、新建校等“四种模式”。“联合校模式”是将区内义务教育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捆绑成相对固定、联系紧密的办学共同体—联合校,统一教学计划、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活动安排、统一质量要求、统一年终考核,联合校内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兼并校模式”是优质学校跨区兼并薄弱学校,构建“一个法人单位,一套领导班子、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的管理体制,彻底转化薄弱学校。“建分校模式”是由财政投资,优质学校在区内建立分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新建校模式”是抽调管理骨干和教师骨干,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新学校。
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均衡发展力度
一是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办学条件均衡。2006年以来,我省改造中小学危房168.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校舍43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初中校舍47万平方米,为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装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为1万所农村学校更换了部分课桌凳,为14000多所学校配备了安全的采暖设施。 2009年,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目前已全部完成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河北省开工项目579.5万平米。上述各项工程累计投资达60多亿元。
二是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均衡。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到2008年底,河北省城镇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已经向农村学校流动了约2万人。建立了支教制度,连续三年实施“万人支教”工程,河北省已累计选派3万多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建立了师范院校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制度,三年共选派8500名师范院校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2006年以来进行了3.5万人次的校长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三是加快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促进初中生源均衡。从2005年开始,全面推行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指标,按比例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分校录取。我省逐年提高“名额分配生”比例,09年已提高到70%。这项改革有效缓解了“择校”矛盾,社会反响良好。
四是高度关注特殊群体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达到94%。09年,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普通学校的10-15倍,特教学校小学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提高到1500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河北省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更加深入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