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让莘莘学子在中国古典中涵泳
教师节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北师大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主席的话迅速引起了强烈关注和广泛反响。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京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他还表示,教材修订并非临时决定,“我们不是听了习主席的建议才修订的,只是巧合”。
小学阶段学习古典诗词不少于100篇,所选诗词是不是恰当,这样的数量是不是合适,当然还要通过实践检验才能知道。不过,从现行的一些小学教材来看,一个学期只学一两首古诗,实在是有些偏少了。增加古典诗词的数量,这是在做加法,是对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的强化。但此前,也有的地方是在做减法,只是不愿承认这样做可能会削弱传统文化教育,此刻自然更不愿承认。其实,在教材中删除古诗,肯定有相应的理由,如果痛快说出来,大家也好充分讨论。修订教材绝对是个重大事项,不能几个人说改就改,但近些年来,教材的增删似乎是有点过于频繁且有些轻率了。
习主席的话针对的是教育,指向的则是如何看待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问题;习主席的话说得很重,但轻视、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难道不正是“去中国化”的表现吗?很多人都赞成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当然不能仅仅立于传统文化之中,但如果连自己文化的根都丢掉了,“言必称希腊”,又如何自信得起来?已故学者陈乐民先生说得好:“治西学者不谙国学,则漂浮无根;治国学者不懂西学,则眼界不开。文化割弃了传统,是贫瘠的文化。”只有学贯中西的人,才能说得出这样有见地的话。今天的中小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体,他们未必都会走上治学的道路,但他们的成长不能也不应建立在“贫瘠的文化”之上。
从经验来看,习主席建议之后,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古典诗词和散文,应该会成为一个方向。不过,也有家长担心,这样会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涉及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平衡课内与课外学习的问题。
孔孟的思想,老庄的文章,司马迁的《史记》,李杜的诗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之所以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成为文化的瑰宝,是因为它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现在的中小学生对它们发生兴味、产生兴趣,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中国古典之窗,这对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老师讲得味同嚼蜡,只知道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古文诗词比例即使加大,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反倒可能成为学生的一个负担。此外,我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而教材的容纳空间总是有限的,再精彩的课堂教学在时间上也是有限的,因此,提高学生的古典修养和人文素养,教辅的编排、课外的补充以及学科之间的配合也不能忽视。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从长远看,教材的问题未尝不关乎国家的治理,对教材的改易修订也应抱着“烹小鲜”的态度。让更多的中国古典作品进入教材,让莘莘学子涵泳于中国古典,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