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黑龙江 > 黑龙江省第一个学生自办广告节的文化创意实践

黑龙江省第一个学生自办广告节的文化创意实践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记者:贾晶

“黑大广告节”,黑龙江大学的学生愿意这样亲昵地称呼它,本埠媒体文化圈的朋友愿意这样亲切地支持它,省外广告业界的同行们也愿意这样亲近地了解它。“黑大广告节”,即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这是一个由学生自己创办的创意文化节,也是东北三省高校创办最早的广告节。从2002年至今,已经十三个年头,整整举办了十二届。从最初几个学生的“自娱自乐”,到全校一年一度的文化交流盛会,再到同城、全省、乃至省外文化创意的交流展示,其规模逐渐由黑龙江大学扩展到哈市和省内各主要高校,其独特的创意和文化也吸引了世界顶级广告公司的目光,将橄榄枝抛向了这些最有激情的“创意先锋”们。

梦想与坚持十三年的不懈努力

10月24日,黑龙江大学第十二届广告创意文化节在黑大音乐厅拉开了帷幕。历时一个月的文化盛会包括广告创意大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公益广告创意大赛、“随手创意拍”手机创意摄影大赛、“创意想天开”主题户外活动,手机摄影专题课堂等特色活动。广告节期间,主办方还邀请广告和传媒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举办高端学界讲座。更令学子们兴奋的是,传媒人才专场招聘会也会在广告节期间举办。

开幕式上,回忆起“黑大广告节”十二届的点点滴滴,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亚楠老师感慨万分。“2002年金秋,我接到了第一届广告节开幕式的邀请函,那个时候广告系刚刚成立两年。我清楚地记得,就是那样几个青春洋溢的孩子对我说,‘我们是第一届广告系的学生,想自己做点事情,把我们奇思妙想的创意都展现出来。’当时我就有一种想法,这不仅是一个开始,更是一种延续与传承,我们要将它做成广告系的品牌。”

黑龙江大学2000级广告系学生张宝龙是“黑大广告节”的创始人之一,如今在母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任教,也是今年第十二届广告节的带队老师。张老师告诉记者,“2002年的时候,我们听老师说起复旦大学有一个学生自己办的广告节,把世界各地优秀的广告放在一起做展播,同学们有好的创意也可以展现出来。当时我们眼睛一亮,下决心自己也要搞一个这样的广告节。那个时候条件很简陋,网上的资源不多,有的时候为了找一个好的广告甚至要到外省去,或者将电视上的节目录下来。宣传手段更是简单到只在食堂旁边贴一张手绘海报。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黑大广告节’越做越大,专业讲座越来越高端,传媒人才专场招聘会更是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今年我们还增加手机摄影专题,更符合互联时代的发展趋势,宣传手段也分为线上和线下,开幕式还没开始,微博上的预热就已经热火朝天了。”

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朱志勇老师同样见证了“黑大广告节”的成长,也有着下一步的打算。“明年想把这个品牌做大,以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为基础,举办全省高校首届创意文化节,为我省高校中有创意的学生搭建平台,做好孵化,做好对接,促进就业,为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积蓄人力资源。”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高校的责任担当

“关于广告节的定义,我们是三易其名。”朱志勇老师向记者介绍,“2008年的时候,我带队筹备广告节,那年的主题是‘以广告的名义,侠行天下’,和省疾病防控中心合作,打的是公益牌。也是在那一年,‘广告节’变成‘广告文化节’,内涵更丰富。2011年,更名为‘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紧密结合互联时代特点,在广告的舞台、创意的展台、文化的平台,全方位发力。”朱老师认为,于广告来说,浅层而言是商业文明,是站在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审美大众化的一种体现;深层而言,广告可以承载一个国家的审美和梦想,体现了无限的创造力。所以,要超越广告来看广告,广告的内核就是创新、创意,这也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

郑亚楠老师认为,“在大学里,不但要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一种创造性精神。孩子们的创意可能有些幼稚,但我们要保护这种不成熟的创意,大学校园里如果创造不自由,还有哪里能更自由呢?我经常对同学们说,创意是天性使然,只需一个平台、一个机会便能让藏在你内心许久的创意之门打开,为我们展现绚丽多彩的独特世界。我们的广告创意文化节就是这样一个平台,给你一个机会,为你们打开创意这扇门。”采访中郑老师还反复强调这样一个“契机”。她说,前不久陆昊省长主持召开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他强调,世界银行在佛罗伦萨1998年年会上将文化要素定义为包括设计、时尚、传媒、广告、艺术、交响乐乃至餐饮、旅游、软件设计、博物馆等在内的广泛的元素。文化力有人才经济、创造力经济、注意力经济三种形态,我们要深入研究,尤其要重点关注文化力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上的作用。在全省大力提倡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直以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为己任,一直在关注和实践着文化人才的培养、创造力的养成、注意力经济的内容制作研发。在这些方面,可以说,黑大广告创意文化节就是最好的注脚。

以“节”为纽带连通梦与现实

傅圆伟是2005级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第五届广告节负责人之一,毕业后应聘到世界顶级的广告公司电通公司。提起母校的广告节,傅圆伟有一肚子的感激。“我记得当时的参赛作品《奥运精神无处不在》获得了一等奖,在场专家们肯定了我的创意,又提出了很多专业指导,整个过程使我的专业执行能力大大提升。同时,作为广告节负责人之一,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了很大的进步。毕业后能应聘到电通公司与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专业锻炼,特别是广告节的历练有很大关系。”

去年从黑大广告学专业毕业的张哲宇如今在青岛从事广告工作,连续参加好几届广告节的点点滴滴还让他记忆犹新。“我还记得当年我的创意得到了某个企业的赞赏,但是缺点是介绍产品的功能部分少了,而我同学的创意则当场被这个企业采纳,成为当年这个企业新品在杂志上的平面广告。借助广告节的平台,通过良性的竞争,当时就让我们觉得自己离广告人越来越近了。”

的确是这样,“黑大广告节”以“节”为纽带,让学校、学生与业界企业建立了联系,表现好的学生更会得到去广告公司实习的机会,很多在校生为企业新品做的作品经常被采纳,使学生的设计和策划真正走向了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

朱志勇老师向记者介绍,“广告节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业界朋友看到‘黑大广告节’的宣传视频后,都赞叹不已。他们觉得黑龙江大学的师生能够坚持十几年一直在做这样的文化创意实践,诚难可贵。沟通多了,就有了很多合作的意向。比如2013年第十一届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启动活动就是一个高规格的讲座。是由中国教育部和日本电通公司联合主办的,是迄今为止,东北三省最大的一次高水准广告业界讲座。三名国际著名创意专家在广告节上做专题讲座,创意不断、交流正酣、激情迸发,学生收获很大。今年7月11日,北京电通2014实习生项目‘小鬼计划’正式启动,在全国高校选拔39名学生参加训练营,经过层层考试,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被录取了11名,最后有4名同学被留在电通工作,这个成绩是很让我们骄傲的。”说到这里,朱老师有些动容,他说,“黑大广告节”的成长实践不仅让他感到自豪,更感到深深的责任。朱老师说,“我们已经与国内排名前十的广告创意企业中的三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电众数码(北京)广告有限公司签署了为期三年实习基地的合同,每年选派学生去北京、上海实习,考核合格的可进入公司工作,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订单式培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黑龙江省3年内改扩建300所公办幼儿园 下一篇:国考最热职位竞争比达1300:1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