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校生源扎推,薄弱校门庭冷落;如今,这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在黑龙江牡丹江市正被打破。2011年秋季起,牡丹江市先后在市直6所初中学校进行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
在牡丹江市,过去的“小升初”是一场硬仗。教育资源较丰富的四中、十一中和十六中3所学校是热门初中,如今共有9754名学生,占全市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0%。在这3所学校,每个班六七十人十分普遍,不少“名师班”甚至达到90人。
形成反差的,是一些薄弱学校的生源萎缩、质量下滑。“新老城区学校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质量等并不均衡,中心区域的初中学校少、生源多、班额过大。”牡丹江市教育局局长李雁方说。
结盟
热点校与薄弱校联姻,城乡学校建立办学联合体
为彻底打破这种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现象,牡丹江市于2011年秋季起在黑龙江省率先推行“学区制”改革,让全市3所热点初中与附近相对薄弱的3所初中“1+1”结盟。
牡丹江市把优质学校作为本部,在薄弱学校设立“学区制改革管理实验部”,学区长全面管理“一校两部”,推行“五统一”,即统一教师调配、统一财务核算、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考核评价。学区内还实行电脑分班,实现了班额均衡和学生学习能力均衡。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从“学校人”转变为“学区人”,意味着没有了热点校与薄弱校、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之分。去年,牡丹江市在全市14所城乡学校建立7个办学联合体,联合体内学校实现“三个共享”:即教学设施共享、优秀师资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目前,联合办学已有近百名教师实现了城乡交流。此外,牡丹江市还成立了区域课改共同体,推动资源整合与差异合作。
双赢
校际差异减小,学区内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
“以前硬件设施跟不上,生源少,授课热情总会受到影响。”原牡丹江市十二中的康老师说,“现在学生多了,讲课更有动力了,还可以和十一中的老师交流经验,受益不少。”
学生们的进步更明显。“刚到十一中这边上课,我们成绩最高的只能排人家那边100多名。”原十二中学生李文旭说,“现在差距越来越小了。”强弱联姻,带来弱校的全面提升。
“热点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牡丹江市教育局中学教育科副科长马德海介绍,由于生源过多、生均占地少等因素,过去3所热点校始终迈不进标准化的门槛。改革后,学区内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分别提高到6.8平方米和4.9平方米,学区内学校全部实现达到标准化。
如今,学区制改革推行了近两年,3个学区的785名教师无校籍流动,择校热、大班额得到有效缓解,3所热点初中平均班额比改革前下降了15人。目前,3个学区各分校优秀率由17%提高到近30%,及格率由43.6%提高到68.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4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湖北省夺85项... 下一篇:黑龙江省市重点高中今年扩招4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