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晚上别出门,有幽灵!”当一个4岁孩童说出这样的话时,家长会是怎样的感受?
11月1日是西方传统的“万圣节”,10月31日则是“万圣节”前夜,不少情侣借机浪漫一把,已算不得新鲜事,可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和幼儿园也加入到庆祝“万圣节”的队伍中来,甚至将其当做一项颇为隆重的娱乐活动,就是件不得不讨论一下的事情了。
就在上周,不少家长都接到了学校或幼儿园布置的“家庭作业”——给孩子置办“万圣节”装扮。各种专供孩子使用的“万圣节”商品纷纷涌现,颇有等着大赚一笔的意思。而且这些商品的价格也不便宜,一根塑料魔杖20元,一顶帽子25元,一块布做的斗篷40元,一整套的服装则动辄要100多元。
相比于置办服装,更让家长发愁的是如何给孩子们解释“万圣节”的内涵。其实,很多成年人也未必知道“万圣节”的由来。尽管现在的“万圣节”有了南瓜灯和小面具的装点,还有了“不给糖就捣乱”的游戏,但据说这一节日最早是对亡灵的祭祀,因此总逃不脱沉重的死亡气息。
至于小学或幼儿园组织“万圣节”活动的初衷,或许本是出于善意。比如有的校方或园方就认为,孩子应该接受各国多元文化,从小培养国际视野。但是,在缺乏相应的文化环境的前提下,就试图把“万圣节”灌输给年幼的孩子,明显忽略了对孩子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量。在一些出售“万圣节”用品的商场柜台前,就有孩子被骷髅、僵尸造型的饰物吓得哇哇直哭。而当这个所谓的节日过去之后,恐怖的“幽灵”不知何时能从孩子们的头脑中退散。
近年来,除了“万圣节”之外,“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各种“洋节”纷纷受到国人的追捧。不可否认,这些“洋节”通常是人们寻求欢乐、制造娱乐的一个噱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了解外来文化的一种途径,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一种节日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文化因素,如果忽略了这些文化因素的作用,那么所谓的“过洋节”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模仿,甚至可能因为文化理解上的差异,而变得扭曲滑稽。
另外,还要说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人们乐此不疲地过着“洋节”的时候,对于本土的传统节日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却总是有种“一笔带过”的意思,多少令人感到尴尬。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校和幼儿园与其不辞劳苦地去追求西方的形式感,倒不如从传承本土文化的角度去设计一些孩子们真正乐于参与的活动,也许会更有意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