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湖南 > 教育考核让不少孩子被“智残”教育考核让不少孩子被“智残”

教育考核让不少孩子被“智残”教育考核让不少孩子被“智残”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3年春节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表里,近200名学生被标注为智力残疾,他们中大多数人在班级排名靠后。记者在灌阳县新街镇调查发现,为了免计成绩,有不少孩子是在本人和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智残”。

经过调查证实,在这将近200名“智残”学生中,真正持有智力残疾证明的,只有20多个。明明是智力正常的学生,却被学校标注为“智残”,原因就在于当地教育系统有个“潜规则”,那就是允许老师把自己所教的5%的学生,其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学成绩考核。于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就被以“智残”之名排除在班级成绩之外。

由此可见,这些被“智残”的学生,实际上充当了教师教学考核的牺牲品。“智残”意味着什么,孩子和家长都知道,一旦谁被扣上这么一顶帽子,不但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而且被他的同学和小伙伴们知道,就会沦为被耻笑的对象。这样的影响,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可以说是致命的。站在教育的角度,这不是在育人,而完全是在毁人、害人、糟蹋人。

面对被“智残”学生家长的强烈质疑,当地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出台“5%学生不计成绩”的规定,也是有现实原因的。随着当地外来人员越来越多,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就变得很突出,而这些外来工子女的学习成绩往往不太好,导致学校不愿意收,为了减少学校和老师的顾虑,所以教育部门才出台了这一政策。

表面上看,当地教育部门的做法初衷似乎是好的,但实际上还是经不起检验。一方面,按照有关规定,当地的中小学不能拒绝外来工子女入学,不能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如果不是拿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唯一标准,相信绝大多数老师也不会出此下策,如此作贱自己的学生。说到底,先有过于“聪明”的教育考核,才有被“智残”的学生。

在事件被曝光以后,当地有关部门迅速介入,对涉事学校领导和教师做出了处理,并且向学生家长道歉。闻过能改值得肯定,但需要从深层次进行反思的,还是目前的教学考核标准,以及滞后的教育理念。如果不能改变目前这种“唯成绩论”的教学考核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介体系,那么就无法真正避免学生被老师“弱智”的现象。即便不采取这种手段,部分老师也会采取其他手段。

从教育理念的角度,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是一线老师都应该明白,教育从来就不是把好学生变得更好,对“差学生”听之任之,把“差学生”变成“好学生”,才更加符合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因为这不但关乎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还关乎教育的公平,权利的平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挪威留学学霸养成指南 怎样规划在挪威的留... 下一篇:湖北艺考提高文化分湖北艺考提高文化分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