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来自吉首的全国人大代表张苹英收到了一份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名义寄给她本人的特快专递,里面是一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语气诚挚的附信中,留有详细的意见反馈方式。
3月1日,张苹英代表从湘西乘坐了23个小时火车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抵达北京后,发现另一名来自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正有手中也有同样一份寄给他本人的特快专递。
记者走访多名来自湖南教育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发现,目前,《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已经引起了热议,多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收到教育部寄给本人的信件,我们这些来自不同领域普通教育工作者,都觉得受到充分的尊重。”
代表们普遍认为,这份划定中国教育未来十年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没有回避“教育公平”等社会聚焦的教育热点话题,而是努力对目前存在的教育体制弊端作出积极改革,承载着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梦想和中国千万家庭的期望。
2010年也是“湖南教育改革年”。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在抵达驻地后的第一时间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就湖南教育改革先行先试提出了崭新的思路。
记者: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出台的背景下,我们湖南教育的改革重点在哪里?
张放平: 目前《规划纲要》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同志,我们都十分关注。今年作为湖南的教育改革年,厅里的同志正在积极研究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我认为,教育的改革,重点在于促进教育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
记者:湖南的教育改革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放平:一是积极探索地方高校教育水平评估新体系的确定。就是探索怎么衡量哪些高校办学水平高、哪些办学水平低的问题,然后将政府投入与评估结果挂钩。
二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下放大学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各高校的办学积极性,鼓励各高校办出各自的特色。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这次高校改革的一大亮点。这次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归纳起来主要是三句话: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所谓多元录取,就是在择优录取的同时,试行多种录取方式。譬如,推荐制度,学校、校长可以推荐,也可以考生自荐。
三是怎么构建职业教育的沟通立交桥,比如,让中职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到高职接受教育,这些渠道打通后,就能构建起立交桥,把职业教育这一块搞活。
四是在两项督导评估方面,准备进一步完善它的机制、体制。
具体的改革正在一项一项进行研究,我们将等《纲要》正式颁布,一项一项落实。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教育中长期规划的内容,各地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先行先试。
记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今年的提案内容能否提前透露?
张放平:我主要是就两个教育问题进行提案。一是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这是一个惠及民生的大好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下面的资金缺口很大,我希望国务院能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二是从去年开始,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施补贴,教师得以享受与公务员同等水平的工资,为教师待遇的改善、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同时有一部分县市区因财政困难,兑现很难到位,希望在这一方面,中央能对困难地市县加大投入。
相关新闻
张苹英:学前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
张苹英是吉首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院长。“虽路旅途颠簸,但感觉很值得,很兴奋。”张苹英觉得“值得”和“兴奋”,是因为在这23小时的“漫长”车程中,她仔仔细细地阅读着《规划纲要》,思绪一直处在活跃状态中。记者留意到,张苹英的这份《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上,除了很多需要再次重点分析和阅读的地方被折角标记外,还有很多关于教育改革的新观点、新思路被她细心地划了出来。“尤其是在学前教育这一块,更是令我眼前一亮,”张苹英说,“在如此重要的文件当中把学前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章节单独列出来,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虽身处高校,但近几年来,张苹英一直在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她曾多次对湘西自治州的相关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
“有一次去调研,先去了乡里一个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其实就是一间民房,夫妻搭档,女的又当园长又当老师,男的就干粗活,两人看管着几十个孩子,基本就是托儿所的性质,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学前教育。”
简陋的条件让张苹英十分心痛。“这种乡镇中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孩子们基本是留守儿童。而在大城市里,人家的幼儿园又是双语教学,又是研究生当幼师,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对比,让我很是心痛,”她动情地说,“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权益就不对等。”
张苹英认为,《规划纲要》中关于学前教育的改革举措要落到实处,必须要保障经费投入。对此,她特别准备了提案《关于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建议》,打算提交全国人大,她认为,“如果能把学前教育业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国家增加投入,则能有效解决我国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存在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素质不高、办学条件落后等问题。”
吴正有:不应歧视职业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吴正有是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委书记。他注意到,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第六章专门就职业教育的改革进行了阐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吴正有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首先,社会应改变人才观。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职业教育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 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比较普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有段时间曾出现大学生毕业后回炉职校的新闻,引起议论纷纷。其实,回炉职校干嘛要成为新闻,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成为学术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吴正有说,“长时间以来,职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中考、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也正是对这个群体的偏见。”
结合自己多年的职教经验,吴正有指出,“目前,职业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职业教育中,升学比例比较低,学生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途径比较狭窄,职业教育学生进一步升学的可能性比较小。”吴正有说,以他所供职的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高职升入本科的学生比例仅为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