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省卫计委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73例,比去年同期增加28.78%。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校大学生占新感染人群的5.22%,达140多人。
据介绍,在校大学生在新发感染人群中占的比例这么高,这还是首次,过去都是零星发现被感染的。根据统计学规律,被发现的感染者只是“冰山一角”,还有相当多感染者隐藏在“水下”没有被发现,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已迫在眉睫。
“大学生缺少防艾滋病和避孕常识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许多同学不知道性接触会传播艾滋病,有的同学甚至还认为蚊子叮咬会传染艾滋病。”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门诊部主任管文辉说,调查显示,大学生第一次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达六成,50%的人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这些“冒险”的行为,不仅可能让女生怀孕,而且可能导致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此外,从今年发现的感染的学生来看,相当部分是‘男同’,这说明在部分青年学子中性取向出了问题。”
作为从事这个领域临床治疗和研究十多年的专家,管文辉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咨询电话。他说,一提起艾滋病,许多人往往会与“卖淫、吸毒、嫖娼”等联系起来,认为艾滋病人都不是好人,他们得病是应有的惩罚,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有许多人是一念之差被感染的,有的甚至是糊里糊涂感染上的,他们都不应该受到歧视。
刚从高校毕业不久的阿陈(化名),就是这样一位感染者。在电话中告诉,他出生在一个还算不错的家庭,父母都在县城有稳定的工作,但母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后来考上南京某大学脱离了母亲管教后,阿陈觉得轻松无比,在大学时谈了一个女朋友,“恋爱两年后的暑假,我把女朋友带回老家,没想到妈妈坚决反对。第一次恋爱就这样结束了。”
女朋友与他分手后,阿陈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男友”。“我当时也不知道‘男同’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非常好奇。”阿陈说,发生几次关系后,他就与“男友”分手了,很长时间没再联系。直到很久后,“男友”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说自己刚查出来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希望他也去查查。他于是到省疾控中心门诊部去抽血化验。一周后,他最后一丝侥幸的希望破灭了,报告上清楚地写着“阳性”。
几乎像所有的感染者一样,这一年多来,阿陈也经历了崩溃绝望、痛恨、寻找希望、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冷静平稳期几个阶段。后来阿陈在省疾控中心专家的帮助下,加入了南京“快乐人生”互助小组——一个艾滋感染者自发形成的组织,圈子内有几百位与他有着差不多经历的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勇敢面对现实。如今,阿陈已经走出了阴霾,正在努力找工作。“但我希望永远守住这个秘密,直到终老。”
省疾控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防治所所长还锡萍说,由于多数人对艾滋病知识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谈“艾”色变,现在很多病人在知道自己被感染后,最担忧的不是病情,而是害怕病情暴露后可能遭受到的各种压力。其实艾滋病只要坚持服药治疗,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能长期存活的慢性病。所以,社会应该为艾滋感染者建立一个良好、宽松的大环境,让他们树立信心,坦然面对自己的病情。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帮助这些人,还有义务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和传染途径,使全社会都能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还锡萍说,青年学生感染比例增加,首先与艾滋病总体疫情仍呈上升趋势有关;其次,大学生占新感染者的5.22%,只有140多人,与全省大学生比,绝对值很小。但对这个群体的关注非常有意义,因为这个群体有知识有文化,早期对他们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性安全意识,相当部分人群可以避免感染。
南航人文学院教授邱建新认为,大学生感染者在上升,说明这一群体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预防艾滋病知识。其次,近年来大学校园越来越开放,大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人际交往、异性间交往复杂程度正在上升,而学校在性知识、性安全教育方面远远滞后。
邱建新认为,家庭对孩子的性教育也不可或缺。在中学阶段,父母往往对孩子严加约束,但一旦进入大学,父母往往鞭长莫及,再面对网络、社会不良风气等众多的诱惑,缺乏免疫力的孩子对待性问题可能会迷失。因此,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循序渐进地给其灌输性安全知识,这样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原标题: 2014年前三季度江苏140多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淮安将赴清华大学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 下一篇:北京部分学校门口交管成盲区:每天上演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