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月9日通报,将在全国开展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专项工作,禁止和查处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中的不规范和违法违规行为。
事实上,主管部门对这一问题曾频频出招,但教辅市场乱象始终未能彻底铲除。
2011年至今,中央牵头多部委联合下发多项通知专门治理教辅市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7544人次;检查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印刷复制企业、批发销售单位25841家(次);抽查中小学教辅出版物1012种;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637家;收缴非法出版教辅材料73757册。
成本两三元卖20元,流通环节层层获利
业内人士初步统计,小学阶段平均每人每年教辅花费约100元,初中阶段约200元,高中阶段约300元。那么,一本教辅到底值多少钱?
一位教辅批发商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图书批发市场上,各类教辅书几乎都能四折“拿货”。一本两三元成本的书,可以标到近20元,即使两折出货,他们还能有钱赚。高定价、低折扣,才能给教辅书的每个流通环节留出加价获利的空间。“‘高价低折’已经是教辅行业的操作‘规范’。”
“但学生不管是自己购买,还是由学校统一购买,大都是以七八折或者原价。”
由于教辅的次刚性需求,全国约90%的出版社都参与教辅策划与出版。此外,“一纲多本”的改革后,一个学科的教材版本少则几种,多则达30多种,与之配套的辅导书更是不计其数。记者在当当网上输入“中小学教辅”,网页显示有17万多种商品。
但实际上,真正由学生和家长自由选购的教辅只有约20%,约80%的教辅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统一征订实现的。根据统一征订量的大小,县级以上(包括县、市、省)的统一征订称为大征订,学校一级(包括校长、年级主任、备课组长、任课老师)的统一征订称为小征订,各占约40%的份额。
统一征订的初衷是为学生推荐优秀教辅,平抑教辅价格。但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为了诱使教育部门统一购买,给以高额回扣和贿赂,或以高码低折诱使老师购买。“教辅界”流传一句话:“攻下一所学校就有饭吃,攻下一个县城就有车开,攻下一个地区就有房住。”
评议公告被操作成垄断手段,甚至监管部门也涉利其中
“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编写教辅材料,编写人员必须要有相应科目的专业背景并获得一定职称。”中部某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出版管理处处长告诉记者,2012年他们依照总局要求规范教辅出版,将本省出版的教辅材料清除了一半,从源头上对本省出版的教辅材料进行质量把关。
“但这是一个全国大市场,对于出版地在省外的教辅材料的质量,监管起来有困难。”
他坦言,出版监管部门已制订出台了许多制度和规范保障教辅材料质量,教辅价格也必须经由物价主管部门审核并获得批文,但想要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并非出版管理部门一家之力所能及。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员鲍红认为,关于教辅管理,各地监管部门执法重点和力度不一,不排除有些地方借此强化自己的利益。
因为存在种种弊端,七部委连续多年明令禁止教辅推荐目录,但教育部通知中的评议公告,被不少地方操作成教辅目录,成为当地强化垄断、排斥异己的手段,甚至监管部门也涉利其中。
“有的教辅进入A省必须同A省的出版社合作,进入B省又必须与B省出版社合作,这样明显不利于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大市场的形成。”鲍红认为,正常来说,对于那些内容较差的产品,读者也是能辨别的,市场竞争可以逐渐淘汰下去,但关键问题在于,有人强迫或利诱学校购买一些质量不高的产品。
有出版社负责人透露,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为了保护本地出版集团利益,往往在教辅书评议阶段,排斥原创出版社以及外省出版社的教辅图书进入推荐目录;另一方面,当地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会给教育部门一定比例的利润返还,每年大约上千万元,双方结成了“利益链”。
“总体来说,无论大征订还是小征订,都是在花别人的钱,就容易不讲节约或不讲效益。”鲍红说,购买主体和使用主体不统一,这样的制度本身就有缺陷。
把选择权交给使用者
要彻底净化教辅市场,一方面,要通过严格的质检与评议保证教辅质量;另一方面,要规范教辅的销售与采购,把选择权交给使用者。
鲍红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直有针对教辅的质检,规定的处罚很严厉,如停业整顿、取消出版资格等,但实际上未能完全执行。因此,落实这些规定就能起到警示作用,如加大罚款金额,限制出版人的职称与良好出版社评审,并将不合格产品及时向社会通报。“如果一个出版机构的产品连续几年被通报不合格,哪个学校还敢选用它的产品?”
针对教辅销售和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江西省图书发行协会副会长刘润生建议,要将采购权下放到最基层的消费者,“这样有利于打破教辅市场的垄断,充分竞争,优胜劣汰,让价格回归合理。同时,也能让学生和老师有更多的选择权,客观上有利于因材施教。”他还提出,对于统一采购,完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至关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学困生”是功利教育之祸 下一篇:南京市招办公布2014中招政策 两天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