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北京 > 高考迎来大变革时代 应试指挥棒能否“下课”?

高考迎来大变革时代 应试指挥棒能否“下课”?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2013年,教育部对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发出“最强”改革的声音。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将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由教育部发布的考试招生总体方案透露出的相关信息引发社会热切关注。

“文理不分家”,是增负还是促进培养“全才”

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的那一天起,沿袭30多年的文理分科的高考形式,即将“寿终正寝”?在教育部推出的高招改革方案中,这一条引起的争议最大,可谓众语喧哗。

在北京海淀区一所中学读初三的温菁菁坦言:非常担心自己的命运。“我从小逻辑能力就很差,对理化科目一点兴趣都没有,属于典型的‘偏才’;原本的打算也是高二读文科,将来选择文科专业。现在我们这一届很有可能赶上文理不分科,我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影响我的总体成绩,对未来感觉很惶恐。”

林静是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她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学科成绩也比较平均。对于今后或取消文理分科的高考改革,林静认为,过早的文理分科导致“专才”多,而“通才”少,文理不分科会对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起到积极作用。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这是大势所趋,基础教育就是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家网站做了一个调查,多数网友担心,“在改革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还是不要轻易变动,要不然会让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更重”。

事实上,取消文理分科可谓老生常谈。全国多地都曾有过高考文理不分科的尝试,但最后均无果而终。如广东在自1999年到如今的10年间,经历了数次改革,从不分文理的“3+X”到折中选择的“3+大综合(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到2010年最终取消X科完全恢复为有文理划分。而另一个高考改革的前沿省份江苏也曾在文理不分科的尝试中败下阵来,大综合模式只实施了一年,就改成语数外加文综、理综的模式。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新的改革方案最快2017年实施。考虑到政策效应的“观察期”,这个时间表或将延后。

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崔允表示,此举有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只学“考试导向”课程的现状,让他们从“埋头死读”到“抬头看天”,尽早认识个人志趣、自身特长,建立高中选课与高校选科的关联性。

不少人担心文理不分会不会意味着文理打通、门门都学、负担更重?对此,教育专家柯政对媒体表示,应该还给学生更多更大的课程选择权,“千万不能回到每个学生都学同样课程的老路上去”。教育政策出台,必须审慎稳妥,对政策逻辑进行分析和判断,对试验成败进行评估和论证,并事先信息公开、决策透明,以免招考制度反复折腾。

英语退出 “ 高考届 ” , 走下神坛 ?

与不少人担忧“取消文理分科”可能给学生增负相比,“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得到了几乎一边倒的叫好之声。

其实,早在今年10月,北京市就宣布,从2016年起,高考中将降低英语科目的分值比重。很多教育人士都认为,北京此举是中国未来高考改革的“风向标”。

果然,2个月后,教育部的方案就提到了英语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更彻底: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探索“社会化一年多考”。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详解政策细节时指出,外语考试将交由社会机构来承办,但是在过渡阶段肯定还是各级考试中心来承办,学生可以选择多次考试,考试结果是分数呈现,外语的分值以120分为宜。

不少家长、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消除了单次考试的偶然性。英语,无论其教学方式,还是评价方式,还是要还原其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

北方交通大学附中一位英语教师对记者表示:“这种改革思路是对的。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在学生的学习精力中占了许多时间,这是我们整个考试机制的顶层设计问题。英语的教材和考试设计使得学生的功利性太强,而实用性很弱,学生兴趣调动不起来。学生压力太大,英语老师的压力也是很大。英语的改革会促进学生学英语更注重实用性,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收效很小。中高考应该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引导作用。

也有人担心,“如果实行一年多考,为了获得一个‘最高分’,相信绝大多数考生都绝不会放过任何一次考试机会。如此一来,会不会变成新的‘追分大战’?”

告别“一考定终身”,考验设计者的智慧

此外,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是教育部提出的高考改革方案的一大特点。方案指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计最好成绩。”“这意味着平时成绩也将与高考挂钩,可一定程度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多数人在表示赞成的同时也提出,如何统一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保证其透明度公平性是一大难题。

在不少受访者看来,“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是2013年教改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具体配套措施尤其令人期待。根据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实施的学业水平考试情况来看,由于高考招生录取如何参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没有明确规定,使得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录取中起不到实质作用,导致此项考试基本流于形式。因此,这项改革如何设计,还需要制定者科学研究。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合格和等级方式呈现,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与当前的高考招生制度接轨才行。毕竟高考按分数录取,差一两分往往就会淘汰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如果成绩只分合格和等级,怎么拉开招生的层次?”一位家长忧心地对记者表示。

对此,有专家建议,高考录取势必要与其他的非分数因素结合,逐步向自主招生过渡。不过,这样一来,如何避免招生腐败,保障招生公平,就成为更紧要的问题了。

面对高考即将探索的多项改革措施,人们还对综合评价能否客观、多元录取能否透明能否公正持有疑问,特别是高考招生的公平性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杜绝综合评价内容出现造假?”“如何避免好政策反而给学生增负?”“如何给不同地区的孩子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家长的疑问,成为制度设计者的考题。

其实,从30多年前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尤其是近十年来,不同省市地区的不同方案频出,令人眼花缭乱。有的省份几套方案几年来来回折腾,弄得教师、学生、家长无所适从,苦不堪言。改革应该保证最大多数人受益、最少数人受损,在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上下工夫,这考验着高考改革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制定者的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学生申请 班级公示 江苏镇江期末考试学生... 下一篇:江苏11所省属高校自主选拔政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