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正在酝酿这样一条规定: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星期都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汇报学习情况,并让父母提一个学习要求。学生将电话情况上交院团委后,可获1至2分的学分。
这个设想,缘于学院上周举行的一次特殊班会——让100多个学生以PPT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和家庭。然而,一圈介绍下来,不少学生谈到自己父母时“没话可讲”。当地媒体就此作了随机调查,发现“一个班级30多人,70%的学生一个月才同父母通一两次电话,而电话内容无疑是要生活费。”
大学生的亲情观念到底怎么样?11月19日,记者委托南京财经大学社会调查实验室研究生勾姝宇组织了一项随机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5份。调查发现,就现在的大学生亲情观念,2.53%的学生认为“淡漠”,72.41%觉得“一般”,25.06%选择“浓烈”。7%的学生一两个月才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大部分学生(58.75%)一周与父母通一次电话。在“您觉得大学生都是需要父母给生活费了才给家里打电话,这种情况多吗”一题中,选择“非常多”、“多”和“一般”的共占52.66%,而持否定意见的占47.34%。
从调查看,大学生的亲情观念并非那么不尽如人意。那么,为什么很多父母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亲”、不够“粘”,觉得电话打得少,来了电话也寥寥数语,“除了要钱就没别的话要说”?
扬大体院党委副书记解小青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因为独生子女多,在万千宠爱中长大,只有自我而无他人,不知感恩,有些孩子打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子感情淡漠;另一方面,也有的父母粘孩子粘惯了,一旦离开就不适应,而孩子到了大学,玩伴多了,情感有地方寄托,很多大学生羞于表达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对父母的关爱。
“‘打电话、得学分’,目的是让学生从电话报平安、聊家常等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知恩、感恩之心,引导大学生重亲情而且会表达、愿表达。”辅导员桂翔说,自从开了班会、搞了活动,这几天,同学给家里人打电话的频次明显增加。
而南京工业大学团委书记刘大卫对此有不同看法:“‘90后’大学生同父母的交流方式,跟以前人们不一样,打电话次数的多少、能不能记住父母生日,这些并不一定能代表大学生亲情观念的强弱。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注入,光让学生给父母打电话、记住父母生日、给父母洗脚,也是无助于大学生亲情观念增强的。”他认为,扬州大学创新大学生亲情教育模式,值得鼓励,“而用学分的形式进行约束,实际考核和操作起来可能有难度。”
“重视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和健全人格,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这是对的。但是,亲情培育和感恩教育,一定要避免流于形式。”南京师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建华教授提醒,一些大学生亲情观念淡薄,这值得注意,“‘百善孝为先’,大学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然而,亲情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适宜循序引导,若在校园把亲情教育形式化、机械化,反而适得其反。”比如,孩子在家主动为父母洗脚捶背,感人而温馨。但是要把给父母洗脚、捶背变为一种有组织、上规模、大场面的活动,这种过于刻意的形式主义方式,反而导致亲情尴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苏教国际大学联盟”提供3000万奖学金 下一篇:大学生订自律公约 清新网络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