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011计划?2011院校对学生培养有特殊之处吗?”这也是咨询的考生及家长关心的话题之一。据悉,“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第三座里程碑,是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国共认定了1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共计14所高校。南工大牵头的是“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南大牵头的是“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并共同参与“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哈工大牵头的是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共同组建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部分高校已经迅速将“2011”与本科生培养结合起来。
“我们今年开始设立‘2011学院’,在2013级理科新生中选拔120名优秀学生,学习生物与化学制造相关试点专业,包括四大类:生物工程类、化工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独立编班,培养实行全程导师制、全员书院制。选拔的条件是,新生中高考成绩在前5%,选测科目为物理、化学,且至少一个科目达到A。进校后,第一年不分专业,第二年再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选择专业。”南工大招生负责人介绍说。
高分AC考生可联系南工大
2013年江苏取消“点招”政策,按考试院公布的政策,预留计划将由5%减少到1%,可用于调节生源地线上生源不平衡问题,或用于招收少量有学科特长的考生,以及用于缓解我省现行高考方案中分数与等级不匹配的矛盾。不过对预留计划的使用“标准”比往年提高了。“简单地说,就是高分低等或低分高等。”南工大招生负责人解释说,要么文化总分超过院校投档线但两门选测科目中的一门比院校规定的等级要求低一个等级,要么文化总分达到同批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但两门选测科目等级均达到且至少有一门超过院校规定的等级要求,且具有其它学科特长等。“380分以上的AC考生或本一线上双A+考生可以与南工大招办取得联系。”按照江苏省的有关规定,高校应在录取工作开始前将预留计划的录取原则和办法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不过到目前为止,公布预留计划录取原则的仅有南工大一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