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北京 > 异地高考“遇冷”成事实 媒体称相关部门需反思

异地高考“遇冷”成事实 媒体称相关部门需反思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浙江符合异地高考报名条件者超过一万,实际参考人数却仅为984人,在安徽、江苏、辽宁等地,异地高考实际报名人数也只有区区数百人。备受关注的异地高考在其“破冰”首年“遇冷”已成事实。“冷”也是政策试水期的阵痛,或许在所难免,但相关部门需要从中深入思考,对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作进一步的修缮。

从数据上看,今年异地高考应者寥寥,但并不能就此忽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考的热切期望。首先在于,各地异地高考相关政策的出台集中在最近半年,大都已过了2013年的高考报名时间,他们中的许多人其实并未赶上。

其次,今年率先开放异地高考的省市并非矛盾突出地区,人口流入相对少,高考竞争也激烈,符合条件者认为回原籍高考更为划算。等到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京沪等地开放异地高考时,情况也许会完全不同。

这些现实原因令“遇冷”不足为怪。但是,不少人抱怨的“门槛太高”却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在各地已公布的异地高考方案中,通常都对考生学籍、在该省区市就读时间、父母合法稳定工作、社保证明等条件作出限制。北上广等人口流入地区,对异地高考的限制则更严格。繁琐的程序、普遍过高的门槛无疑还是挡住了不少考生的去路。

高考事关千万中国考生的命运,异地高考改革更是需要站在整体公平的角度求解。不降低门槛,异地高考者的权益无法保障;条件放得太宽,又如何保证不出现“高考移民”现象,产生新的不公平。政策制定者需要抓住当前试水期的机遇,深入研究具体情况,对今后的政策进行科学调整。

异地高考背后涉及户籍、社保等诸多基础性问题,影响范围之大、争议之多、情况之复杂,远超一般教育议题。但在教育公平的呼声面前,政府还需增强紧迫感,并拿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打破利益藩篱,扎实地往前推进。

今天,哪怕只有一个考生参加异地高考,也是高考公平的体现。今后,则更需坚持探索和改革,广开青年成才路,让教育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当年的高考作文:2012北京写火车巡逻员... 下一篇:2013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文言阅读传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