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海南 > 海南:农村校门口各种零食卖得欢 食品安全隐患多海南:农村校门口各种零食卖得欢 食品安全隐患多

海南:农村校门口各种零食卖得欢 食品安全隐患多海南:农村校门口各种零食卖得欢 食品安全隐患多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原标题:海南农村孩子食品安全隐患多 校门口各种零食卖得欢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家庭的“开心果”,让儿童吃得好、长得结实,是所有父母的最大愿望。保障儿童食品安全,成为全国食品市场安全整治的重中之重。农村儿童食品市场既是监管的重点环节,又是监管的薄弱环节。为此,近日针对农村儿童食品市场进行了调查。

校门口各种零食卖得欢

10月28日中午11时,海口市美兰区灵山中心学校,在进入学校的路旁,摆放着各种零食和冷饮小摊。每个摊位前都站着买零食的孩子,使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显得十分拥挤。

“给我一杯绿豆,给我一块鸡肉。”孩子们对着卖绿豆和炸鸡肉的阿姨说。注意到,校门口的摊位是流动小摊,没有任何工商营业执照,装绿豆和炸鸡肉的桶和箱子很脏,但生意很好,热乎乎的炸鸡肉用白色塑料袋装着。

10月28日下午2时20分,来到定安县定城镇第一小学、第二小学,门前也都摆放着各种零食流动摊位,售卖热狗、烫菜等,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卖出去。在零食小卖部,摆卖着各种有包装的零食,但上面灰尘很大。

“不知这些零食是否安全,总感觉不干净。”家长小云对说,孩子放学总要买一些零食,做父母的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对海口、定安等地的部分家长采访时获知,父母对流动摊贩上卖的儿童食品不放心,觉得存在安全隐患,但不知如何是好。

农村儿童食品隐患不少

经过调查,发现农村儿童食品存在几方面问题。

一是卫生状况差。在农村销售的儿童零食缺少必备的卫生条件,食品的安全隐患大。二是食品质量差。许多小作坊制作的果冻、汽水、油炸食品等,在制作过程中乱添各类色素、香精等,质量不过关。三是包装粗糙。有不少食品与玩具混装在一起,一些小作坊自制的小食品甚至全无包装。

不合格的食品对儿童的身体危害大,如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偏低、添加剂和色素严重超标,长期食用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发育不利。

造成农村不安全儿童食品猖獗的原因很多。一些“三无”食品生产厂家造假牟利,零售商进货只图价钱低、利润高,不顾质量优劣,导致大量“三无”食品充斥农村市场。农村经济条件落后,一些人购买力低,为“三无”食品存在留下了空间。另外,农村地区的孩子消费维权意识淡薄,即便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往往不了了之。

“市场监管不足为不合格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农村销售点分散带来的监管成本高,也成为食品执法监督的难题。”一位家长忧心忡忡地说。

对儿童食品监管势在必行

农村儿童食品存在隐患多,如何保障农村儿童食品安全?为给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食品环境,一些家长和专家建议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共同重视这一问题。

一方面,各部门协同作战,从源头上堵截假冒食品进入农村消费市场的通道。工商、食品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加强农村儿童食品市场的监管。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食品销售市场如小超市、杂货店等进行检查和巡查,不留监管死角;严格市场主体准入,从严执行食品质量监管标准,重点整治“三无”食品,对非法经营企业一律取消生产资格并给予重罚。

另一方面,加大社会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农村家长食品消费安全意识。开展讲座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农民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假冒食品防范技能和维权能力,主动检举、揭发、抵制假冒食品,让假冒食品无处藏身。

为了加强我省农村儿童食品安全,近日,海南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儿童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加强农村儿童食品市场监管。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儿童食品生产企业,农村食品加工作坊、市场食品批发零售商、学校食堂为重点单位,以婴幼儿配方食品、儿童食品为重点品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食品监督检查,切实保障维护好广大农村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海南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要求我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农村儿童食品监督抽检。针对农村儿童食品市场的特点,与农村地区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的食品品种,特别是农村儿童喜欢食用的食品品种为重点,突出食品添加剂、易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微生物、污染物等项目指标,加大对农村地区或面向农村地区生产的食品的监督抽检和快速检测力度。对监督抽检中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该召回的依法及时召回,该销毁的坚决按规定及时销毁,严防改头换面后再次流入市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海南一中学13岁男生跳楼摔断腰 称被老师... 下一篇:山东高考阅卷:作文下笔不困难 满分必定有...